百家姓名/寇
出自 Tw.18dao.net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趙 | 錢 | 孫 | 李 |
周 | 吳 | 鄭 | 王 |
馮 | 陳 | 褚 | 衛 |
蔣 | 沈 | 韓 | 楊 |
朱 | 秦 | 尤 | 許 |
何 | 呂 | 施 | 張 |
簡要介紹
【姓氏】:寇
【內容】:寇,先秦時,各朝都設置了司寇這壹官職,掌管治安、刑法、判案等。司寇氏多為擔任過司寇的人的後代。司寇氏後來簡稱為寇氏。寇準,北宋政治家,華州下圭人。為人剛直。景德元年(1oo4年),遼軍南侵,他力主抗,反對南遷,並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與遼訂立“澶淵之盟”。
壹、姓氏來源
來源有二:
壹是上古周朝時,蘇忿生為周武王司寇,其子孫以官名為姓,相傳姓寇;
二是古代春秋時,衛康叔為周司寇,支孫以官為姓,亦相傳姓寇;
三是從鮮卑族演化過來的,鮮卑族中有口引氏,後漢化時取發音近似的“寇”字為姓。
二、郡望堂號
漢置馮詡郡,現在陜西省大荔縣。
望出 馮詡、河南。
三、歷代名人
寇詢——字子翼。東漢上谷昌平人。光武帝 (劉秀)時拜河內太守,隨光武出征再到穎川,當地士紳向光武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壹年”。後因以“借寇”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
寇準——字平仲。宋華州下邦人。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入侵,準任同平章事,力排眾議,促使真宗親征,進駐擅州督戰,與契丹訂檀淵之盟。後為王欽若等所讒罷相。天瘩初年復相,封萊國公。又被丁謂等排擠降官。後貶死雷州。終年62歲。仁宗時追贈中書令,溢忠憨。
寇英傑——字粥臣。山東利津人,少年入伍第二次直奉戰爭後,任湖北 陸軍第二混成旅旅長、湖北陸軍第壹師師長,授陸軍中將、將軍府植威將軍、授涵威將軍。民國14年10月,任吳佩孚部第二路軍司令。民國15年3月,吳佩革任命為豫軍總司令,督辦河南軍務收束事宜。民國16年(1927年)1月去職,寓居天津。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汪偽政府參謀本部上將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