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名/許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尋根溯祖

姓氏:

數據:
  • 拼音:xǚ
  • 百家姓排序:20
  • 人口比例:%
  • 人數排名:26
  1.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四嶽"(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 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壹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壹,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成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2. 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於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

遷徒分布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壹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芝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徒。許姓北上最初遷徒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

  • 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陜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
  • 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禦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
  • 宋末元初,許氏有壹支徒居廣東。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 明代永樂年間,福建人許沖懷、許申最先移居臺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臺灣遷徒,在清康熙時有泉州人許遠光、許太嶽分別入墾雲林縣麥寮鄉和臺北縣木柵鄉的社德坑等。
  • 明末至清代,入臺的許姓的人氏越來越多。從臺南擴至彰化、臺北、澎湖、嘉義等地。以後進而又有從臺移居海外者。

郡望堂號

堂號

  • 洗耳堂:堯帝時有壹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汙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 魯齋:在泰安徂徠山南麓乳山下有著名的“竹溪佳境”,東南峭石壁立,上有篆刻“貧樂巖”,“演易齋”遺跡,是元初大學者,理學家、集賢大學士許衡避世居此,演習《易經》,其室匾“魯齋”,學者因稱其為魯齋先生,許衡及其後裔自此以“魯齋”為堂號。

郡望

  •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 河內郡:河內郡是秦朝實行郡縣制時始置,治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元初大學者、理學家、集賢大學士許衡之後。

歷史名人

  • 許衡:許衡生於金衛紹王大安元年(宋寧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即公元1209年5月8日,卒於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即公元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學者稱之魯齋先生,祖籍懷洲河內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李封村)人。他是中國十三世紀傑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天文學家(陳正夫、何植靖著《許衡評傳》)。據《元史》,《許文正公世家譜》,《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蒙兀兒史記》以及《辭源》,《辭海》,《中國人名大辭典·歷史人物卷》等記載,許衡年幼時即勤奮好學,聞人有書既前往觀之,及長,凡經傳、子史、禮樂、星歷、兵刑、食貨之類,靡不精研,後與姚樞、竇默等講程朱理學,慨然以道為己任;元世祖忽必烈為親王時任京兆提學,於關中大興學校;世祖即位後,任中書省議事、中書左丞,與劉秉中等定朝儀官制,籌劃立國規模,上書言立國必行漢法;犯顏諫諍,剛毅不屈,有元代的“魏征”之稱;主持元初國學,任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眾多弟子如姚遂、耶律有尚等皆學有成就;對漢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學傳播和朱陸合流有較大影響;晚年領太史院事,與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改定歷法,主編《授時歷》,制作新儀象圭表等;治家嚴謹,教子有方,其子孫皆學有所成,第四子師敬先後三居相位,階光祿大夫,為元仁宗推行科舉制度及使天災頻生的泰定時期呈現治平的盛世,起了較大作用。許衡對政治、哲學、文化、教育、天文歷法、文學、歷史、醫學、周易等均有研究與著述,謚文正,封魏國公,著有《魯齋集》,《魯齋心法》,《讀易私言》等,經後世多次修訂編輯再版並易名為《魯齋遺書》、《魯齋全書》,《許文正公遺書》等並收入《四庫全書》。
  • 許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壹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壹生的定論,“壹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 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夫人:元初畬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抗元將領張世傑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範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壹。助武後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 行: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是戰國時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壹種理想,有學生數十人。
  • 許楊:西漢末年著名的水利專家,曾修復鴻隙坡。
  • 許慎: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說文解字》。
  •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壹代名將。
  • 許勝發:臺灣實業家,發起並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參考資料

關于“百家姓名/許”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