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名/舒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簡要介紹

【姓氏】:舒

【內容】:舒源出於偃姓。春秋時期,江淮壹帶有舒、舒庸、舒龍等小國,相傳都是臯陶後裔的封國。這些小國後來陸續被徐國和楚國滅掉,他們的後代便都以舒為姓氏。舒位,清朝詩人,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他的詩多為羈旅、行役及詠史等內容,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諷刺。著有《瓶水齋詩集》、《乾嘉詩壇點將錄》等 屈源出於羋姓。春秋時期,楚武王的兒子瑕被封在屈邑,他的子孫就是屈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鮮卑族的屈突氏也改為屈氏,成為屈姓的另壹支源頭。屈原,我國歷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和浪漫主義詩人,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學識淵博。

  舒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47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76。

  [舒氏屬地]

  鉅鹿郡,今河北平鄉縣。

  [舒氏來歷]

  舒姓來源有三:

  源出於任姓,據說是黃帝之後,但具體得姓年月已不可考,大致推斷在春秋時期。

  源出於姬姓。春秋時,江淮壹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據傳都是臯陶後代的封國,號稱“群舒”。後來,這些小國陸續被楚國、徐國滅掉,國亡後,“群舒”國的後世子孫就以舒為姓,稱為舒氏。

  以國為氏,出自「偃姓」.據《左傳》所載,周朝, 臯陶的後代被封於舒國(安徽省廬江縣西).

  公元前657年, 舒子平被徐國所滅. 後又復國, 稱為舒鳩國。

  公元前552年, 又被楚國所滅. 子孫以"舒"為氏。

  [得姓始祖]

  臯陶。壹作咎繇,傳說中的少昊氏支裔,東夷部族首領之壹。活動據點在奄(今山東曲阜)。虞舜時,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獄官之長),以正直著稱。禹繼舜位後,繼續受重用。西周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並將臯陶的後代封於舒,建立舒國,為子爵,世稱舒子。舒子平時,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最後又被楚國滅亡。失國後的舒國子孫為了不忘故國,遂以國名為氏,稱舒姓。他們尊臯陶為其得姓始祖。

  [郡望堂號]

  舒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廬江郡,治所在舒城(今安徽廬江西南);2、巨鹿郡,治所在巨鹿(今屬河北);3、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西北)。

  堂號 “京兆”、“紫陽”、“蘭藻”、“厚德”等。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六五七年徐國滅舒,公元前五五二年,復國後的舒國再次被楚國滅亡。此後之舒姓在很長的壹段時間內,均以安徽廬江為其繁衍的中心,後逐漸昌盛為舒姓歷史上的第壹大郡望——廬江。並有舒姓子孫逐漸播遷於當時楚國的腹地——今湖南、湖北壹帶。  始皇統壹六國,不久又為高祖劉邦所滅,秦漢均為統壹的國家,時長安(今陜西西安)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孫遷居該地,並逐漸興旺昌盛起來,因該地長期屬京兆郡,故後世舒姓子孫有以京兆為其郡望堂號的。以後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後來舒姓成了北方的著姓之壹。  東漢時,舒姓才有人散見於史冊,其中的東漢義士舒邵兄弟為陳留(今河南開封)人。  三國時,陳留人舒燮播遷江南。兩晉南北朝時,由於社會動蕩,避居江南之舒姓漸多,並與原居於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開始成為南方大姓之壹。此際,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  隋唐之際,見諸史冊之舒姓漸多。  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更促進了北方舒姓的南遷,兩宋之際見諸史冊之舒姓日盛,從這些歷史名人的籍貫來分析,可以知曉舒姓已播遷繁衍於今浙江之蘭溪、東陽、慈溪、奉化、寧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  元時,今福建、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動的身影。  明初,山西舒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地。之後到清中葉,舒姓分布之地更廣,並有渡海赴臺,遠播海外者。  如今,舒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約占全國漢族舒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

關于“百家姓名/舒”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