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名/趙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朗朗上口百家姓歌谣

>> 点击查看完整《百家姓歌谣》

姓氏:

數據:
  • 拼音:zhào
  • 百家姓排序:2
  • 人口比例:2.3%
  • 人數排名:7

趙姓起源

  1. 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壹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壹次西行至昆侖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裏,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國初年,叔帶的12世孫趙襄自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公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
  2. 為少數民族改趙姓而來。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
  3. 趙宋王朝賜姓。先後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馭馬能手。受幸於周穆王,傳說他曾取良馬八匹,獻予王而禦之,西行至昆侖,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後聞徐州徐偃王反,遂親禦車駕,載著穆王日行千裏,適時而返,得以平定亂事,因功被賜於趙城(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下傳至趙襄子時,與韓、魏三分晉地,建立趙國,公元前222年趙為秦所滅。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趙姓,並尊造父為其始祖。

各支始祖:

  • 趙令仲:譜稱宋太祖子燕王德昭五世孫,南宋乾道二年遷上虞縣孝義鄉,逝世後葬於西華裏,為上虞趙氏始祖。
  • 趙不抑:譜稱漢王元佐之後,建成炎中扈南遷,寓居上虞等慈寺,生有五子,幼子趙善信,居邑城南門楊巷橋墩,官歷車略院事。為楊巷趙氏始祖。
  • 趙景發:趙不抑九世孫,元朝年間自上虞翦陽贅遷邑之鎮壓龍橋。
  • 趙元佑:宋太宗長子,建炎南渡,裔孫占籍上虞等慈寺。趙元佐二十世孫趙天福,後改名趙淮,明朝中葉因遭牛山這變遷甑山。為上虞趙氏始祖。
  • 趙孟伊:又名孟潮,宋元之際自臺州寧海遷山陰華舍,為紹興趙氏始祖。
  • 趙元份:宋太宗第四子。明洪武初自嵊縣贅遷山陰迎恩廂,為嵊縣趙氏始祖。
  • 趙永思:明洪武初自嵊縣贅遷山陰迎恩廂,為越州趙氏始祖。
  • 趙應麟:始祖趙誌四,清康熙間自溧水石場村遷潤州,為潤州趙氏始祖。
  • 趙子:宋建炎南渡,先居鎮壓江,繼遷丹徒大港鎮洪溪,為丹徒趙氏始祖。
  • 趙元份:譜稱碧溪趙氏系出宋太宗子商王元份,建炎南渡,元份七世孫揚自鄭州遷於玉山,及孫蕃,再遷東裏八都柳馬屋後,為玉山趙氏始祖。
  • 趙孟堙:元泰定二年自浙江遷常州武進縣改成鄉西盍村,為武進趙氏始祖。
  • 趙天佑:明朝末年自武進殷村遷張橋郡城青山門。
  • 趙成九:世居泰邑趙家坊,於明末清初始由趙家坊遷延令何家莊,為延令趙氏始祖。
  • 趙萬六:元季自諸暨銀治遷桐廬肅絳孝泉,為桐廬趙氏始祖。
  • 趙士伸:南宋建炎三年自中原南遷福州長府連江縣東湖裏,為連江趙氏始祖。
  • 趙由鏜:明季自臨安入贅會稽廿汴都謝氏,為西謝趙氏始祖。
  • 趙不玷:南宋時自睦州遷浦陽仁杏巷,為浦陽趙氏始祖。
  • 趙類四:元末自益陽八都差塘徒居邑之井頭,為井頭趙氏始祖。
  • 趙子玉:元至正間自湖北松滋縣仙樓鄉遷益陽書堂古李塘,為益陽趙氏始祖。
  • 趙崇贊:南宋自越州山陰遷旌德興仁鄉三溪,為旌德趙氏始祖。
  • 趙琳:明永樂間自山西洪洞縣棋盤街遷齊河縣桑園趙莊,為齊河趙氏始祖。
  • 趙圭:明洪武初自山陰遷興化縣城北郭,五傳而開四房,為興化趙氏始祖。
  • 趙普:族出北宋名相趙普後,普三世孫概自洛陽遷亳,為亳州始祖。五世孫趙期,建炎南渡,自亳居縉雲之雲塘,為雲塘趙氏始祖。
  • 趙九思:宋元之際人,世居臺州黃巖,子滸始自黃巖縣遷臨海逆溪。為臨海趙氏始祖。
  • 趙同文:明季自丹徒大港遷潤城白馬坊淥水橋,為洪溪趙氏始祖。

繁衍播遷

西周時,造父的侄孫非子封於犬丘,建立秦國。造父的第七代子孫叔帶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晉,並且昌盛壯大,在三國分晉時建立趙國,史稱“去周如晉,趙姓始昌”。到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布於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秦始皇滅趙後,把代王嘉之後遷往甘肅天水,趙王遷被流放到今湖北房縣。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範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西漢末年,趙飛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遷徒至遼西郡,也是趙姓人在東北活動的開始。東漢末年為避董卓之亂,洛陽人趙達避難遷居江東,真定人趙雲趙子龍入蜀為將。北魏時,天水趙姓壹支遷居洛陽,其後裔孫趙貴鎮守並遷至武川(今內蒙古)。唐初,有趙姓將士在平“蠻僚嘯亂”中開赴福建並定居。五代時,有趙姓隨劉龔南漢政權在廣州定居。據《宋史·宗室世系表》載:宋朝宗室分為三個支派,即太祖(趙匡胤)支派、太宗(趙光義)支派、魏王(趙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為燕王(趙德昭)支派和秦王(趙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遷居如下地區:安徽潁州、四川蜀州(今崇慶)、江蘇泰州、鎮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廣東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則遷居如下地 區:浙江紹興、湖州、臺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蘇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則降調至房州(今湖北房縣),其子孫為官而遷徒地區有河南開封、洛陽,山東沂州、濟州,福建汀州,江蘇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恥之後,徽欽二宗被擄往五國城(今黑龍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東北廣大地區播遷繁衍。南宋初,康王趙構南遷杭州定都 ,則有趙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蘇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饒,南宋被滅,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壹帶繁衍。自宋代以後,趙姓遍布全國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趙姓的播遷。明末,有趙姓不惜冒險遠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構成多種多樣,聚居地為東南亞和美國。如瑤族中的趙姓在緬甸、老撾、越南和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都有分布;壯族中的趙姓散布於越南、老撾、泰國等地。

趙姓郡望

  • 天水郡:西漢時置郡。此支趙氏,其開基始祖為趙襄王太子、代王趙嘉。
  • 涿郡:漢高帝時置郡。此支趙氏為穎川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穎川太守趙廣漢之後裔。
  • 南陽郡:戰國時秦國置郡。此支趙氏為天水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太傅趙嘉。
  • 穎川郡:秦時置郡。此支趙氏,其開基始祖為趙王遷後裔西漢京兆君尹趙廣漢。

趙姓堂號

  • 半部堂:五代後周時,趙普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於是封趙普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削減了地方武裝,鞏固了中央集權,想方設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問:"愛卿!妳怎樣把國家治得這麽好的?"趙普回答說:"我不過是靠了半部《論語》罷了!"趙普死後,家人整理他的書箱,果真什麽寶貝也沒有,只有他活著的時候常讀的壹部《論語》。
  • 琴鶴堂:宋朝時殿中侍禦史趙忭是個清廉愛民的好官,人稱"鐵面禦史"。他當成都知府的時候,壹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了壹只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他窮得什麽東西都沒有,只有壹琴壹鶴。 趙氏還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渙" 、"愛日"等為堂號。

趙姓名人

  • 趙匡胤:本為後周大將,"陳橋兵變",代周為帝,建立宋朝,立國320之久,使趙姓的宗族聲望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
  • 趙文淵: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壹部六體書法字典。
  • 趙勝:平原君,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是趙氏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人物。
  • 趙雍:即趙武靈王,他提倡"胡服騎射",始創騎兵,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壹大進步。
  • 趙之深:清代"西令八家"之壹。
  • 趙之廉:清代傑出書畫家、篆刻家。其書、畫、篆刻對後世都有壹定影響,與任伯年、吳昌碩並稱為"清末三大畫家"。
  • 趙翼:明代史學家、文學家。長於史學,考據精賅,其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並稱"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 趙孟頫:元代傑出書畫家。精於正、行書和小楷,其筆法園轉遒麗,人稱"趙體"。
  • 趙雲:三國時蜀國大將,為"五虎上將"之壹。
  • 趙公明:相傳秦時得道於終南山。人稱之為"趙公元帥",被奉為"財神"。

參考網站

關于“百家姓名/趙”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