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洛克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內容目錄集體 道德 民族 教育 失敗 理想 天才 時間 工作 成功 民主 友情 智慧 學習 婦女 人才 奉獻 心理 勞動 團結 青春 人格 讀書 真理 科學 幸福 生活 思想 企業 兒童 節約 友誼 鄉愁 事業 勤奮 信仰 愛情 國家 自由 人生 修養 志向 社會 青年 願望


簡要介紹

  1. 熱愛真理的確實特徵,是對任何一個命題的接受絕不超過其證據所顯示的程度。 類別:真理
  2. 為了使兒童具有自信,獲得一點點與人相處的技能,就去犧牲他的天真,讓他和那些沒有教養的邪惡的孩子交往,這是很不對的;剛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為保持他的德行。男孩子有了與人交接的機會,沒有不能學得鎮定的,只要時間夠。 類別:兒童
  3. 為了使兒童具有自信,獲得一點點與人相處的技能,就去犧牲他的天真,讓他和那些沒有教養的邪惡的孩子交往,這是很不對的;剛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為保持他的德行。男孩子有了與人交接的機會,沒有不能學得鎮定的,只要時間夠。 類別:時間
  4. 謙遜和服從使他們更適於受教導;所以事先盡可以不必過於注意自信的養成。最該花時間,下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們獲得德行的原則、實踐和良好的教養。這才是他們應該事先多加準備的事,免得後來容易失掉。 類別:修養
  5. 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類別:教育
  6. 假如自負,虛榮心或憤怒使兒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聽恐怖心的勸告,這種心理便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消除掉,應該使他稍稍考慮一下,降低火氣,三思而後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險。 類別:修養
  7. 權力和財富,甚至德行本身,其所以被人人看重,也都是因為它們能夠增進我們的幸福之故,凡是幫助別人,而幫助時的態度不好,使得別人感到不安的人,從別人的幸福看來,他是不會受到歡迎的。凡是知道如何使得對方感到舒暢,而自己又不至於奴顏卑膝,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說得到了處世的真訣,到處都會受到歡迎與重視。所以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類別:青年
  8. 為了使兒童具有自信,獲得一點點與人相處的技能,就去犧牲他的天真,讓他和那些沒有教養的邪惡的孩子交往,這是很不對的;剛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為保持他的德行。男孩子有了與人交接的機會,沒有不能學得鎮定的,只要時間夠。 類別:修養
  9. 禮節太繁,執意把過分的,別人受不了感到愚蠢,慚愧的禮節強加給別人,這種情形看起來與其說是尊重人家,還不如說是嘲弄人家。 類別:修養
  10. 一種天性的粗暴,使得一個人對別人沒有禮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別人的傾向、氣性或地位。這是一個村鄙野夫的真實標誌,他毫不注意什麼事情可以使得相處的人溫和,使他尊敬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類別:修養
  11. 他們一旦進入社會,與人交接,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知識和自信,同時也容易使他們失去他們的德行;所以他們對於德行是不能不在事先多如準備,使它深深固定在他們身上的。 類別:社會
  12. 對於對方的無禮的一種無言的非議和責備,而這種譏諷是使誰都會感受到不安的。 類別:修養
  13.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復的。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並不是在家庭裏面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如果說家裏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類別:青年
  14. 假如自負,虛榮心或憤怒使兒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聽恐怖心的勸告,這種心理便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消除掉,應該使他稍稍考慮一下,降低火氣,三思而後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險。 類別:心理
  15. 即使是最深刻的言論,如果一個說的時候態度粗暴,傲慢或者吵吵嚷嚷,即便是在辯論上面獲得了勝利,在別人心目中也是難以留下好印象的。 類別:修養
  16. 年輕人不可中途插嘴,說的時候要用請教的態度,不能像教訓別人似的。應該避免固執的態度和傲慢的神情,要謙遜地提出問題。謙遜不會遮住他們的才能,也不會減弱他們的理由的力量。它反而可以使他們得到更好的注意,使他們所說的話宜於讓人接受。 類別:修養
  17. 凡是一個能夠受到大家歡迎的人,他的動作不僅是有力量,而且要優美,堅實是不夠的,就是有用也無濟於事,無論什麼事情,必須具有優雅的辦法和態度,才能顯得漂亮,得到別人的喜歡。 類別:修養
  18. 權力和財富,甚至德行本身,其所以被人人看重,也都是因為它們能夠增進我們的幸福之故,凡是幫助別人,而幫助時的態度不好,使得別人感到不安的人,從別人的幸福看來,他是不會受到歡迎的。凡是知道如何使得對方感到舒暢,而自己又不至於奴顏卑膝,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說得到了處世的真訣,到處都會受到歡迎與重視。所以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類別:修養
  19.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在於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敬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類別:道德
  20. 要間或故意地使他們受點痛苦,不過要當心,這要在孩子高興,而又知道使他受到傷害的人對於他們原是懷著好意去實行的。實行的時候,一方面不可有憤怒或不高興的痕跡,另一方面也不可表示同情或後悔;而且所施的痛苦要使兒童忍受得住,不可弄出怨恨,不可使他誤會。對於兒童要永遠地照顧他,愛護他,使他知道你純粹是愛他,然後他就可以逐漸習慣於從你那裏忍受極痛苦的事情和粗暴的待遇,不會畏縮,也不會怨訴。孩子越柔和,就越要找機會實施這種鍛煉。 類別:兒童
  21. 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類別:修養
  22. 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精神。 類別:教育
  23. 健康是為我們的事業和我們的福利所必需的,沒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麼福利,有什麼幸福。 類別:事業
  24. 不要每逢看見兒童受了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自己去憐憫自己。我們此時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安慰他們,可是千萬不能憐憫他們。因為憐憫可以使他們的心理變脆弱,使他們遭受一點點輕微的傷害就支持不住,結果往往是,他們更加沉浸於受傷的部分,傷害更加擴大化了。 類別:心理
  25. 我們不應該把自己想得太好,以致把自己的價值估計得高;我們也不可因為自己具有某些長處,別人沒有,便以為應在別人面前佔優勢;我們只應該在我們的本分以內謙遜地接受別人對於我們的給予。 類別:修養
  26.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類別:學習
  27. 心靈之愛真理,有過於眼睛之愛美麗。 類別:真理
  28. 一個人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 類別:教育
  29. 兒童恐怖的重要基礎既然是痛苦,鍛煉兒童使他們不恐怖不怕危險的方法就是使他們受慣痛苦。 類別:兒童
  30. 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 類別:道德
  31. 禮儀又稱教養,其本質不過是在交往中對於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輕視或侮蔑而已,誰能理解並接受了這點,又能同意以上所談的規則和準則並努力去實行它們,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教養的紳士。 類別:修養
  32. 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類別:兒童
  33.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復的。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並不是在家庭裏面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如果說家裏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類別:修養
  34. 沒有經過琢磨的鑽石是沒有人喜歡的,這種鑽石戴了也沒有好處。但是一旦經過琢磨,加以鑲嵌之後,綜們便生出光彩來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他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 類別:修養
  35. 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是忸憂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類別:修養
  36. 假如自負,虛榮心或憤怒使兒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聽恐怖心的勸告,這種心理便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消除掉,應該使他稍稍考慮一下,降低火氣,三思而後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險。 類別:兒童
  37. 良好的禮儀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與我們交談的人感到安適與滿足,沒有別的。要能做到通過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禮節與尊重,表明你對他人的尊敬、重視與善意。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這種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諂媚、偽善或卑鄙,是一種很大的技巧。 類別:修養
  38. 非難別人,找別人的錯處,這和禮儀是直接對立的。人們無論犯了什麼過失,或者當著別人的面,把它們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宣佈出來。任何人有了污點都會感到羞恥。缺點一旦被人發現了,他總會感到有點不安的,哪怕僅僅被人疑心有缺點也一樣。 類別:修養
  39. 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類別:學習
  40. 他們一旦進入社會,與人交接,一方面固然可以增加知識和自信,同時也容易使他們失去他們的德行;所以他們對於德行是不能不在事先多如準備,使它深深固定在他們身上的。 類別:修養
  41. 有些人,尤其是兒童,常常在生人或他們的長輩面前顯出一種村俗的羞怯態度,他們的思想、言辭、容貌,全都顯得狼狽不堪;自己在紊亂中也失去了主宰,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至少做來顯得不自然,不優雅,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悅與歡迎。醫治這種毛病的惟一辦法也與醫治其他毛病的辦法一樣,要使他們通過練習養成一種相反的習慣,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種朋友。 類別:兒童
  42.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復的。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並不是在家庭裏面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如果說家裏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類別:教育
  43.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類別:修養
  44. 道德活動既受政府長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約。 類別:道德
  45. 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輔助品,學問只能作為輔佐品德之用,對於心地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對於德行與智慧都有幫助;對於心地不是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就會使他們變得更壞。 類別:智慧
  46. 謙遜和服從使他們更適於受教導;所以事先盡可以不必過於注意自信的養成。最該花時間,下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們獲得德行的原則、實踐和良好的教養。這才是他們應該事先多加準備的事,免得後來容易失掉。 類別:時間
  47. 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類別:人生
  48. 權力和財富,甚至德行本身,其所以被人人看重,也都是因為它們能夠增進我們的幸福之故,凡是幫助別人,而幫助時的態度不好,使得別人感到不安的人,從別人的幸福看來,他是不會受到歡迎的。凡是知道如何使得對方感到舒暢,而自己又不至於奴顏卑膝,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說得到了處世的真訣,到處都會受到歡迎與重視。所以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類別:兒童
  49. 插嘴和爭辯也不符合禮儀的要求,別人談話的時候去插嘴是一種最大的冒犯,因為我們在知道人家將說什麼之前就去答復人家,若不是魯莽愚蠢,也是一種明白表示即對方的話他已經聽膩了,不願對方說下去。 類別:修養
  50. 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類別:成功
  51. 輕蔑,或者說是缺乏適當的敬意。這可以從容色、言辭或姿色上面表現出來。 類別:修養
  52. 不要每逢看見兒童受了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自己去憐憫自己。我們此時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安慰他們,可是千萬不能憐憫他們。因為憐憫可以使他們的心理變脆弱,使他們遭受一點點輕微的傷害就支持不住,結果往往是,他們更加沉浸於受傷的部分,傷害更加擴大化了。 類別:兒童
  53. 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因此有禮貌的人較之有用處的更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一個真摯朋友的能力、真誠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嚴肅與堅實的表示所產生的不安。 類別:修養
  54. 智育只能是德育的輔助品,學問只能作為輔佐品德之用,對於心地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對於德行與智慧都有幫助;對於心地不是良好的人來說,學問就會使他們變得更壞。 類別:修養
  55. 有些人,尤其是兒童,常常在生人或他們的長輩面前顯出一種村俗的羞怯態度,他們的思想、言辭、容貌,全都顯得狼狽不堪;自己在紊亂中也失去了主宰,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至少做來顯得不自然,不優雅,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悅與歡迎。醫治這種毛病的惟一辦法也與醫治其他毛病的辦法一樣,要使他們通過練習養成一種相反的習慣,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種朋友。 類別:修養
  56. 有些人,尤其是兒童,常常在生人或他們的長輩面前顯出一種村俗的羞怯態度,他們的思想、言辭、容貌,全都顯得狼狽不堪;自己在紊亂中也失去了主宰,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至少做來顯得不自然,不優雅,不能因此得到人家的喜悅與歡迎。醫治這種毛病的惟一辦法也與醫治其他毛病的辦法一樣,要使他們通過練習養成一種相反的習慣,而主要的就是多交各種朋友。 類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