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錄/試論民營企業文化塑造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先行。這已是企業實現經濟騰飛的必要和先決條件,是每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共識。民營企業外部環境惡劣,自身素質不高,企業形象差,缺乏人才,加之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民營企業處在一個很關鍵的歷史時刻。如何解決目前民企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民企競爭力?這是許多民營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本文從企業文化塑造的角度對上述問題做了分析。

  民營企業文化塑造的必要性

  民營企業主要包括個體工商戶和私營體業以及由此發展而來的公司制有限責任公司。在這裏,是針對國營和外企而言的。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發展一波三折,歷經磨難,最終發展成今天的欣欣向榮的景象,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據統計,民營企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比重已達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比照其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那麼民營經濟在中國可以稱為一個奇跡了。儘管民營企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並不表明民營企業目前狀況有多好。實際上,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十分惡劣,用內憂外患來形容毫不為過。

  一 民營企業生存環境惡劣

  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即哲學上講的外因,從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後出現就一直困擾民企發展。由於歷史的原因,民營經濟在我國曾一度絕跡。改革開放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民營經濟開始發展。歷經質疑和論戰,民營經濟得到了“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的說法。直至十五大報告中承認其為“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才算在政策上得到穩定承認。儘管如此,民營企業還有幾個關鍵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第一:融資管道。這是困擾民營企業擴大規模、提高檔次、提升現代化程度的首要問題。以往國內金融機構政策味太濃,把“關愛”都給了國營企業。即使現在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卻又因為民營企業資信規模問題仍然“惜貸”。上市融資更是國企優先,而且目前上市資格卡的過高,也非一般靠自我積累起家的民營企業所能通過。因而當二板市場即將推出的消息一經披露,民營企業家便爭先恐後、望眼欲穿,希望二板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但二板市場何時正式運作,至今仍是個謎。除了上市和銀行這兩個管道,民營企業便基本上沒了合法的管道融資,也有民企通過民間集資解決資金問題的。但這種方式成本高、風險大,當年的某知名民營企業便是栽在“非法集資”上。

  第二:正當權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各級“吃飯財政”要靠企業稅收,工商稅務、環保、城管、衛檢等等各部門都必須要收入和紅包。民營企業成了他們的搖錢樹,實際上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企業要真正想成為市場主體,還尚需時日,因為所受的管制太多。舉個例子說,假如企業根據市場狀況決定搬遷總部到離市場最近的地方去,但這根本不可行,為什麼?地方利益,你不能走,你走了,誰向我交稅,我一大幫公職人員靠誰吃飯。

  第三:得不到國民待遇。政策待遇比不上國營企業也就罷了,國企正在攻堅脫困關鍵時刻呢!但比不上外企就讓人說不過去了。其實質就是地方行政領導自身利益和仕途官運問題。引進外資表明其有搞經濟能力,加官進爵。而民企成了“沒娘的孩子”無人愛,從稅收、土地使用、進出口自營權等各方面得不到優惠政策。

  二 民營企業缺乏文化支撐

  民營企業主要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一些有限責任公司。由於其所有制性質和生存環境決定其利潤導向型的價值觀。許多民營企業主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賺錢。有時甚至不惜坑害消費者利益。於是,假冒偽劣商品也成為部分民營企業謀取利潤的手段。

  民營企業家素質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於沒有有效約束,一些民營企業家自身也沒有太大追求,導致稍微賺了些錢,便追求享樂,不思進取。只顧購房子,養情婦,把企業經營管理拋之腦後。

  企業員工也因為缺乏共同價值理念,一方面為個人利益私下搞第二職業,挖企業牆角。另一方面,員工之間爭權奪利,不能團結共事。因為來企業就是為了賺錢,少幹活多拿錢是每個員工的願望。在這種企業,"打工"的感覺和思想在員工身上表現得十分清楚。

  民營企業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信用缺乏。因為企業價值觀決定企業行為,利潤導向的價值觀只能導致民企市場行為缺乏信用。例如:拖欠貨款,甚至銀行貸款,向消費者的承諾不兌現以及不按合同辦事等。

  上述種種現象其原因就是企業沒有文化,就像一個人失去了精神動力。其實企業就像人,應該有靈魂、思想、理念。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思想、理念。有許多民企在中國迅速作大又很快破產倒閉,陷入困境,就像瀋陽飛龍,巨人集團以及三株。這一現象也引起人們的思考:中國民企為何作不長,長不大。現在,人們終於發現問題出在企業文化上。

  另外,民營企業都抱怨融資困難,卻很少人有提到民企信用差。沒有任何一個金融機構會把錢借給一個信用及差的個人或企業。這與文化缺乏有很大關係。

  三 文化塑造有助於民營企業困境求生

  1. 充實人力資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1世紀市場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掌握了人才,便掌握了競爭的優勢。

  以往的民營企業也曾因工資待遇高和靈活吸引了一批技術管理人才,但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和外企的入駐,這種優勢將不復存在,民企出現了人才流失現象,怎樣吸引並留住人才成為困擾民營企業得一大難題。

  知識經濟的來臨說明了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而人是知識的載體,因而,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但什麼是以人為本?這個問題許多民營企業家卻沒弄清楚。

  人的社會性決定人的需要具有層次性,當生存需要解決後,人們便有了更高層次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這就決定了人們工作的目的不僅為了錢,還希望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例如,有些企業在社會上口碑好,形象佳,能在這種公司工作,是許多人的心願。

  有些專家提出“企業文化對員工來說應該是一種待遇”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企業文化搞得好的企業肯定對人才更有吸引力。工作在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的公司,員工心情舒暢,更易做出成績,而且,有一種無形的激勵促使員工為完成企業目標勤奮工作。

  面對人才競爭中的劣勢,民營企業只有進行企業文化塑造才能解決問題。如若不然,民營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必然會一敗塗地。

  2. 改善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民營企業管理不規範、家族管理、決策隨意是其管理的主要特徵。既然要參與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就要按遊戲規則辦事,就要與標準的管理規則接軌。那麼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是民營企業的必然選擇。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軟性管理,是硬性規章制度的必要補充,但軟硬管理不是獨立的,硬性規章體現著軟的人性管理,符合人的本能需求,而軟性管理卻也內含鐵的紀律和約束力量,誰若觸犯,無形的懲罰也會讓觸犯者銘記在心,永不再犯。

  實施企業文化塑造,並非務虛,而是務實,是從務實中體現出企業文化。所以企業文化塑造並非僅僅是喊口號,搞運動。他要求從物質層(產品 辦公環境 廠房綠化)制度層(規章制度 行為準則)和精神層(價值觀 經營理念等)全面規劃塑造。從有形中體現無形,用無形強化有形。

  企業文化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上的,沒有科學管理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文化也必然流於形式,無所依附。

  3. 改善企業形象,塑造企業品牌

  民營企業由於其生存條件的限制,在以往發展史上不僅沒有塑造好產品或企業的品牌,而且還破壞了自身的形象。當年溫州的假冒偽劣商品全國聞名,給民營企業形象造成的影響至今難以消除。

  企業文化塑造既有對內的文化氛圍的培養,又有對外的企業文化傳播。因此只有企業文化塑造才能擔當塑造品牌改善企業形象的重任。

  4. 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 

  民營企業家素質決定了企業的前途和發展規模,企業文化塑造可以解決這一企業發展瓶頸。由於民營企業在發展初期產權單一或個別股東所占比例極大,導致企業決策管理權集中於一人。於是企業的命運也集中一人身上。但實際上民營企業家的能力素質並不能勝任日益擴大的企業規模。企業文化宣導的是民主決策和學習精神。前者保證決策的正確,後者則不斷提高全體員工(包括民營企業家)的文化素質、知識能力 、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水準。

  民營企業家素質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企業家素質不高,那麼民營企業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前途。我國民營企業主很多,真正稱得上企業家的寥若晨星,其中就是素質問題。企業主必須主動充電,瞭解現代管理、財務、人事、市場等知識,並加強資訊意識、國際化經營意識的培養,唯此才能勝任,才能在21世紀帶領企業在市場上競爭。

  企業文化重在全體員工素質的提高,這對於企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提高有很大好處。

  5. 企業文化通過塑造品牌,提高企業競爭力

  民營企業規模一般比較小,在產業與產品選擇上也是拾遺補缺,許多民企選擇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加工製造。因而也很少能創造出品牌來,只能為大企業打工,做些加工服務。企業文化塑造有助於樹立品牌,從而提高競爭力。品牌是21世紀企業競爭最後一張王牌,品牌意味著市場份額;意味著競爭力。因此,許多專家學者把企業文化當作一種競爭力研究,即文化力。

  總之,企業文化塑造對於增強民營企業內在競爭力,對於民營企業解決有關問題或為之做好準備,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民營企業迎接入世後的國際競爭又是非常緊迫的。

  二 民營企業文化塑造的任務

  民營企業文化塑造是從克服外部不利環境,強化民企自身素質的角度著眼的,所以文化塑造有以下任務:

  1.塑造並傳播全新的企業形象

  民企形象改善關係到民企來發展的重大問題。如果不能徹底改變民企在人們印象的舊形象,民企就沒有未來。

  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形象,把民企的不良行為改掉。代之以生產高品質產品、提供高品質服務、重信譽、守信用、有社會責任感的新型企業。

  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相交叉融合,沒有優秀企業文化就沒良好的企業形象。

  2.改善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部分,企業文化也只有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才能發揮作用。民企文化塑造要求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產權明晰,管理科學。大部分民營企業產權都很明晰,但有一部分民企由於歷史上“戴紅帽子,假集體經濟”的影響,還需根據國家政策,抓緊改制。民企管理上家族控制較多,必須通過企業文化塑造,變家族管理為社會管理,家族影響力應該逐漸消失,市場經濟的契約關係應該在民企真正推行。

  3.打破家族治理,廣納良才

  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以人為本。而傳統的家族型企業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用人是以才能還是以血緣為選擇標準決定企業是否以人為本。民企必須讓有能力的人來講營,否則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而許多民企所有者最不願也不敢做的就是“放權”。這與社會習慣有關,但要生存就必須按現代企業要求去做,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家族作為所有者可以進董事會,但不能干涉經營,經營管理應該由職業經理來做。

  民企塑造一種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的環境,給每個人以實現自身價值和展示才能的舞臺。對於不合格的家族人員,堅決不用。只有如此,民企才能吸引並留住人才。

  4.創新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由於家族管理的影響,傳統民企在用人,分配等方面都不能按個人才能去定職位和報酬,導致不公平競爭,不按貢獻分配,不尊重知識的價值,加之內部成員的爭權奪利,所以經營管理效率不高,成本上升。

  企業文化塑造一種全新的機制,鼓勵公平競爭,按貢獻分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克服內控制成本,故而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例如聯想在分配上坐到了“四不” 不惟學歷,惟能力;不惟資歷,惟業績;不看苦勞,看功勞;不看過程,看結果。

  5.形成積極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

  企業價值觀概括了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目標和精神需求,為企業整體所崇尚,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過去,民企是利潤導向,企業文化要求企業社會價值導向。通過塑造企業文化,使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共同價值高於個體價值;協作價值高於單個價值。

  企業文化並非不讓企業贏利,而是換種方式贏利。就像某企業的企業行為價值觀“讓人得到我得利,與人方便我方便”。被譽為“民族高科技產業一面大旗”的聯想集團價值觀是“科技報國”ATT(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價值觀“萬能的服務”,旨在對一切可能的用戶提供標準化,高度可靠服務。

  積極的企業精神或價值觀對鑄造企業之魂,凝員工之心,使員工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激勵每個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都起了很大作用 。

  三 民營企業文化塑造的目標

  民營企業文化並不是建而有之,而是生而有之,只不過沒有經過科學總結和利用而已,不管是新建的民企還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民企,都有一個更新、重塑或改善企業文化的問題,其目標一般如下:

  1.使企業成為真正意義的企業,長壽的企業

  在現代市場經濟下,真正意義的企業應該是社會的企業。企業文化塑造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人本管理,從而市民營業成為真正意義的企業,長壽的企業,企業文化不解決企業短期贏利問題,而是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問題。它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2.適合經濟大潮,符合市場經濟要求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網路化以及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使民營企業面臨新的挑戰,“順者昌,逆者亡”,民企只有主動更新觀念,迎接變革,才能適應新經濟要求。企業文化塑造要求企業文化具有開放性、相容性,以不斷吸納先進思想和知識。

  3.創建學習型組織

  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團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的源泉。學的更快也許成為一種競爭力。因此,民企老闆、員工都要學習充電,而且要變個人學習為團隊學習,使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

  企業文化塑造便是要在企業內部培養一種氛圍,使員工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思想,使企業跟上時代發展,永不落伍。

  4.培養企業聯盟文化、雙贏思維

  民企一般較小,無法與大企業正面競爭,而民企間的合作就特別重要。或優勢互補,資源分享;或彌補缺陷,分擔風險;或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或是聯手角逐市場。

  著名的麥肯錫諮詢公司提出21世紀企業新戰略是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成為許多企業合作的目的。

  民企之間合作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硬體方面可以合作,軟體亦可以合作,市場方面可以合作,管理方面也可以合作

  5.促進外部政策環境的改善,為民企進一步發展贏得公平的競爭條件

  企業文化建設通過改變企業形象,強化企業競爭力,可以獲得更快的發展速度,為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在與外國企業競爭中顯示更強的力量。這些有利因素都會促使其生存條件和發展環境的改變。

  民營企業塑造企業文化的途徑

  一 民營企業文化塑造的策略

  1.差別化策略

  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才有生命力。而許多企業文化塑造中忽視了這一點,尤其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大部分企業文化雷同,起不到標識企業特色的作用。

  企業文化、企業形象都是企業差別化戰略,企業文化作為組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例如,同仁堂“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浙江雅戈爾“裝點人生,服務社會”都體現了企業的個人特色和極深的文化底蘊。

  民企文化塑造要根據行業特點、地理特點、產品特點等,盡可能挖掘出有別於其他企業的文化特徵。

  2.塑造名牌企業形象策略

  名牌企業形象具有極大的號召力,不僅能佔領國內市場,也能佔領國際市場,相反,沒有企業形象,既不能佔領國際市場,也不能佔領國內市場。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許多企業都通過創名牌產品樹立企業形象。例如,美國的微軟,日本的彩電,中國的海爾冰箱都因其產品的卓越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對於民企來說,樹立名牌企業形象的任務還艱巨,但要生存,就必須如此。

  3.企業家現代化策略

  企業文化是旗手文化,企業家素質和自覺程度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文化,是經營者文化,是企業領導人文化。但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整體素質都不高,“土老闆”企業家數量很多,這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企業家的作用在民企中很重要的。他的價值觀和精神態度決定了企業行為和員工的價值取向。知識經濟、資訊時代,企業家的知識、智力、現代化文化素質決定企業競爭力和發展程度。日本人說,代表日本左右臉的是豐田和松下,因為豐田傳造的汽車生產革命和松下品牌與兩位企業家的智慧十分不開的。要搞好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家現代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立足自身,借鑒學習策略

  企業文化儘管不可模仿,但是可以學習。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企業的企業文化為人傳頌。海爾的“真誠到永遠”“有缺點的產品就是廢品”。IBM的“IBM就是服務”等都值得民企學習。民企在充分瞭解自身的基礎上,要積極學習其他企業的優秀文化,做到揚長避短,博取眾家之精華。

  二 民企塑造企業文化的方法

  1.企業診斷分析

  塑造企業文化,必須對企業有個準確的把握和瞭解。這樣進行企業文化設計時才能保證其適合企業,才能保證企業文化具有生命力。一般要瞭解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企業目前的物質環境(物質層),包括企業建築裝潢和生產經營環境; 生產或經銷的產品品質、信譽品牌; 企業為員工購建的生活設施或文化設施。通過對上述三方面的考察,可以對現存企業文化的優劣有個直觀認識。

  第二.企業目前制度環境和企業行為方式(制度層),包括規章制度健全與否,規章制度的執行狀況,企業在商業禮儀方面的運用,員工的行為方式:工作態度和精神面貌。

  第三.企業價值觀,包括有無明確的發展戰略和規劃,以及要實現的目標, 企業整體面貌:員工士氣、管理人員素質、對外的企業表現;,企業的知名人物,為何知名,企業發展歷史上所做的社會事務、公益活動等; 員工的認知方式,對企業的態度。

  2.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企業生存和發展環境的變化對構建企業文化有很大影響。因為企業不斷與外環境進行資訊和能量的交換。外環境變化,必然影響到企業文化的作用效果。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當前環境因素和未來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地域特點、地域文化的發展變化;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動;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企業文化特點。另外,還必須全方位掌握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信任度、知名度,掌握企業市場行情,產品銷售狀況等相關資訊。

  目前,影響民企文化塑造的三大要素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元化、文化相容化;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產品科技含量決定其競爭力;中國即將加入WTO,國際競爭迫在眉睫。民企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影響因素,才能在企業文化塑造中定位準確。

  3.企業文化定位

  經過對企業內外環鏡分析,準確把握了企業現狀,就要對企業文化塑造進行定位。定位準確,企業文化會很快被實施和接受,否則其推行將受到很大的阻力。這個定位必須經過企業各階層的深入分析、討論,請專家測評論證,最後爭取企業領導層的贊同和企業員工的一致承認,才能有實施的可能。

  企業文化定位一般有如下幾個類型可供選擇:目標型企業文化;競爭型企業文化;創新型企業文化;務實型企業文化;團隊型企業文化;傳統型企業文化。例如百事可樂企業文化定位的競爭性就很明確,他的競爭對手就是可口可樂,它就是要創新,趕超第一。而松下電器公司的企業文化定位“唯有本公司每一位成員和親協力,真誠團結,才能促成企業進步與發展”則是團隊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定位要具備長久性、穩定性、全局性,避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這關係到企業的前途命運和發展狀況。

  4.擬定企業文化塑造的計畫方案

  定位準確了,目標清晰了,便可以為達成目標擬定具體塑造方案了。只有在可操作的行動方案指導下,企業文化塑造才能成功。

  由於企業文化塑造的複雜性和系統性,所以文化塑造方案要周密考慮,防止各項關鍵因素的遺漏和對立衝突。我們可將整個方案細分為六大子工程,為每一個子工程制定實施要點。

  第一 文化理念定格子工程,主要是對企業價值觀、企業道德、企業精神、經營管理理念、服務理念和員工基本行為準則等定格。在定位過程中不能脫離企業的經濟活動,必須與企業的市場定位、經營方針、行銷策略緊密聯繫在一起。

  第二 文化理念傳播子工程,即通過員工培訓、文化研討與交流、媒體報導等途徑向企業內部員工和管理技術人員傳達並強化企業文化。

  第三 文化轉化子工程,即根據企業文化目標定位來修改規章制度、規範員工言行、優化組織結構、完善領導行為、塑造文化楷模等。

  第四 文化育人子工程,即通過企業文化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並使企業步入“人造文化——文化育人——新人再造文化”良性迴圈軌道。

  第五 文化激勵子工程,即用企業文化的高尚性去激勵員工把工作當事業來做,而不僅僅為錢工 作。

  第六 文化推廣子工程,即把定格後的優秀企業文化推向社會,一方面形成社會對企業的監督;另一方面也促使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轉變,為提升社會文明做貢獻。

  5.企業文化塑造方案的實施和效果評測

  方案制定完成,企業文化塑造成敗就在於實施力度和領導重視程度。對於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分析,並對方案做出調整。

  對方案實施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評測:一是經濟效益,看企業文化塑造是否帶了了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是否提高和市場份額是否擴大。二是社會效果,看企業的信譽度、知名度、美譽度是否提高了。

  企業文化的塑造應當隨時為企業發展增添後勁,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經營誤區及錯誤的經營理念,幫助企業儘快轉變思路,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措施手段,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民營經濟毋庸置疑將會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但沒有企業文化的民營企業將不能在21世紀生存,企業文化已成為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搞好企業文化塑造工作,是每一個民營企業的當務之急。只有塑造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民營企業才能真正長大,變強,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于“企業名錄/試論民營企業文化塑造”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