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詢/痤瘡
使用說明: 友情提示:以下內容僅供參考,自我感覺患病請及時就醫!
【名稱】:痤瘡
【疾病綜述】:痤瘡俗稱粉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發於顏面及胸背部,多見於青年男女。主要損害為丘疹 膿皰 結節 囊腫 黑頭粉刺與疤痕等。一般認為本病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雄性激素亢進,皮脂作用,毛囊內微生物散者之間關係為發病的主要因素。此外與微量元素鋅在發育期相對缺乏及遺傳因素也有關係。
【臨床表現】:1 黑頭粉刺型:開始粉刺為白米粒大黃白色的錐形丘疹,以後頂端出現黑點。
2 丘疹膿皰型:紅色丘疹,其中央有膿皰性或癤腫性改變,此起彼消反復發生。
3 人工皮炎型:丘疹膿皰性粉刺經用力搔抓或擠壓後,使皮膚剝蝕,留有紫紅色疤痕。
4 囊腫型:除一般丘疹 膿皰外,還有大小不等的囊性損害,愈後形成疤痕疙瘩,有損面容。
【主要類型】:黑頭粉刺型 丘疹膿皰型 囊腫型 人工皮炎型
【治療】:中醫治療:
1 湯藥:(1)肺胃熱盛型:以紅斑 丘疹為主,口渴,多飲。用枇杷葉 黃芩 桑白皮 生地 生石膏 知母 茵陳 梔子 蟬衣 甘草等水煎服。皮脂多加苡仁 生白術。結節囊腫加夏枯草 浙貝。(2)熱毒型:以膿皰 丘疹為主。用金銀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黃芩 知母 白芷 赤芍 連翹 生甘草等水煎服。(3)血瘀痰涎型:以結節 囊腫為主。用桃仁 制半夏 丹參 象貝母 紅花 川芎 牡蠣 蒲公英 銀花 甘草等水煎服。
2 中成藥:(1)三黃片;(2)防風通聖散
3 單驗方:(1)連翹 川芎 白芷 黃芩 荊芥 桑皮 苦參 梔子等水煎服。(2)田七藥物牙膏洗臉,每日1-2次。
4 外治:(1)顛倒散(大黃 硫黃等量為末)調水外敷。(2)如意金黃散調水外敷。
5 針灸
西醫治療:
1 內服藥:(1)維生素類:維生素A E B;(2)抗生素:四環素 紅黴素 交沙黴素;(3)內分泌製劑:乙烯雌酚用於女性; 複方炔諾酮用於男性。(4)鋅製劑:甘草鋅或硫酸心;(5)面康淨;(6)碸類藥:氨苯碸,適用於囊腫型。
2 外用藥:(1)水楊酸硫磺製劑,睡前搖勻外搽;(2)四環素 紅黴素 鹽酸潔黴素軟膏外搽。(3)壬二酸霜或安體舒通霜外搽。
其他療法:
倒膜 面膜,適於丘疹膿皰型,配合按摩和有關中藥或西藥。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杜絕不良嗜好,保持精神愉快,精力充沛。
【序號】: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