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難壹第三十六 的原始碼
←
難壹第三十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壹 晉文公將與楚人戰,召舅犯問之,曰:“吾將與楚人戰,彼衆我寡,爲之奈何?”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僞。君其詐之而已矣。”文公辭舅犯,因召雍季而問之,曰:“我將與楚人戰,彼衆我寡,爲之奈何?”雍季對曰:“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以詐遇民,偷取壹時,後必無複。”文公曰:“善。”辭雍季,以舅犯之謀與楚人戰以敗之。歸而行爵,先雍季而後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謀也。夫用其言而後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壹時之權也;雍季言,萬世之利也。”仲尼聞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壹時之權,又知萬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對,不當文公之問。凡對問者,有因問小大緩急而對也。所問高大,而對以卑狹,則明主弗受也。今文公問“以少遇衆”,而對曰“後必無複”,此非所以應也。且文公不不知壹時之權,又不知萬世之利。戰而勝,則國安而身定,兵強而威立,雖有後複,莫大于此,萬世之利奚患不至?戰而不勝,則國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萬世之利?待萬世之利,在今日之勝;今日之勝,在詐于敵;詐敵,萬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對,不當文公之問。且文公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謂“不厭詐僞”者,不謂詐其民,謂詐其敵也。敵者,所伐之國也,後雖無複,何傷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則所以勝楚破軍者,舅犯之謀也;以其善言耶?則雍季乃道其“後之無複”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則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禮君子,不厭忠信”者:忠,所以愛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愛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詐僞”者,軍旅之計也。舅犯前有善言,後有戰勝,故舅犯有二功而後論,雍季無壹焉而先賞。“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賞也。 二 曆山之農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歎曰:“耕、漁與陶,非舜官也,而舜往爲之者,所以救敗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處苦而民從之。故曰:“聖人之德化乎!” 或問儒者曰:“方此時也,堯安在?”其人曰:“堯爲天子。”“然則仲尼之聖堯奈何?聖人明察在上位,將使天下無奸也。今耕漁不爭,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敗也,則是堯有失也。賢舜,則去堯之明察;聖堯,則去舜之德化:不可兩得也。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堯、舜之不可兩譽,矛盾之說也。且舜救敗,期年已壹過,三年已三過。舜有盡,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有盡逐無已,所止者寡矣。賞罰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賞,弗中程者誅。'令朝至暮變,暮至朝變,十日而海內畢矣,奚待期年?舜猶不以此說堯令從己,乃躬親,不亦無術乎?且夫以身爲苦而後化民者,堯、舜之所難也;處勢而驕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將治天下,釋庸主之所易,道堯、舜之所難,未可與爲政也。” 三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將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將谒之。願君去豎刁,除易牙,遠衛公子開方。易牙爲君主,惟人肉未嘗,易牙烝其子首而進之。夫人唯情莫不愛其子,今弗愛其子,安能愛君?君妒而好內,豎刁自宮以治內。人情莫不愛其身,身且不愛,安能愛君?聞開方事君十五年,齊、衛之間不容數日行,棄其母,久宦不歸。其母不愛,安能愛君?臣聞之:‘矜僞不長,蓋虛不久。'願君久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蟲出屍不葬。 或曰:管仲所以見告桓公者,非有度者之言也。所以去豎刁、易牙者,以不愛其身,適君之欲也。曰:“不愛其身,安能愛君?”然則臣有盡死力以爲其主者,管仲將弗用也。曰“不愛其死力,安能愛君?”是君去忠臣也。且以不愛其身度其不愛其君,是將以管仲之不能死公子糾度其不死桓公也,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明主之道不然,設民所欲以求其功,故爲爵祿以勸之;設民所惡以禁其奸,故爲刑罰以威之。慶賞信而刑罰必,故君舉功于臣而奸不用于上,雖有豎刁,其奈君何?且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君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計數之所出也。君有道,則臣盡力而奸不生;無道,則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數于桓公也,使去豎刁,壹豎刁又至,非絕奸之道也。且桓公所以身死蟲流出屍不葬者,是臣重也。臣重之實,擅主也。有擅主之臣,則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壹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間,使善敗不聞,禍福不通,故有不葬之患也。明主之道:壹人不兼官,壹官不兼事;卑賤不待尊貴而進論,大臣不因左右而見;百官修通,群臣輻湊;有賞者君見其功,有罰者君知其罪。見知不悖于前,賞罰不弊于後,安有不葬之患?管仲非明此言于桓公也,使去三子,故曰:管仲無度矣。 四 襄子圍于晉陽中,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爲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爲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仲尼聞之曰:“善賞哉!襄子賞壹人而天下爲人臣者莫敢失禮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賞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使襄子于晉陽也,令不行,禁不止,是襄子無國,晉陽無君也,尚誰與守哉?今襄子于晉陽也,知氏灌之,曰竈生龜,而民無反心,是君臣親也。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爲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明主賞不加于無功,罰不加于無罪。今襄子不誅驕侮之臣,而賞無功之赫,安在襄子之善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 五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歎曰:“莫樂爲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爲寡人戒。” 或曰:平公失君道,師曠失臣禮。夫非其行而誅其身,君子于臣也;非其行則陳其言,善谏不聽則遠其身者,臣之于君也。今師曠非平公之行,不陳人臣之谏,而行人主之誅,舉琴而親其體,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禮也。夫爲人臣者,君有過則谏,谏不聽則輕爵祿以待之,此人臣之禮義也。今師曠非平公之過,舉琴而親其體,雖嚴父不加于子,而師曠行之于君,此大逆之術也。臣行大逆,平公喜而聽之,是失君道也。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使人主過于聽而不悟其失;師曠之行亦不可明也,使奸臣襲極谏而飾弑君之道。不可謂兩明,此爲兩過。故曰:平公失君道,師曠亦失臣禮矣。 六 齊桓公時,有處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見。桓公曰:“吾聞布衣之士不輕爵祿,無以易萬乘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亦無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見之。 或曰:桓公不知仁義。夫仁義者,憂天下之害,趨壹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故伊尹以中國爲亂,道爲宰于湯;百裏奚以秦爲亂,道虜于穆公。皆憂天下之害,趨壹國之患,不辭卑辱,故謂之仁義。今桓公以萬乘之勢,下匹夫之士,將欲憂齊國,而小臣不行,見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謂仁義。仁義者,不失人臣之禮,不敗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內,執會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職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衆,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謂仁義。仁義不在焉,桓公又從而禮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隱也,宜刑;若無智能而虛驕矜桓公,是誣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則戮。桓公不能領臣主之理而禮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輕上侮君之俗教于齊國也,非所以爲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義。 七 靡笄之役,韓獻子將斬人。郄獻子聞之,駕往救之。比至,則已斬之矣。郄子因曰:“胡不以徇?”其仆曰:“曩不將救之乎?”郄子曰:“吾敢不分謗乎?” 或曰:“郄子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謗也。韓子之所斬也,若罪人,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敗也,法敗則國亂;若非罪人,則勸之以徇,勸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則國危郄子之言,非危則亂,不可不察也。且韓子之所斬若罪人,郄子奚分焉?斬若非罪人,則已斬之矣,而郄子乃至,是韓子之謗已成而郄子且後至也。夫郄子曰“以徇”,不足以分斬人之謗,而又生徇之謗。是子言分謗也?昔者纣爲炮烙,崇侯、惡來又曰斬涉者之胫也,奚分于纣之謗?且民之望于上也甚矣,韓子弗得,且望郄子之得也;今郄子俱弗得,則民絕望于上矣。故曰:郄子之言非分謗也,益謗也。且郄子之往救罪也,以韓子爲非也;不道其所以爲非,而勸之“以徇”,是使韓子不知其過也。夫下使民望絕于上,又使韓子不知其失,吾未得郄子之所以分謗者也。 八 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寵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國之上。”管仲曰:“臣貴矣,然而臣貧。”公曰:“使子有三歸之家。”管仲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爲仲父。霄略曰:“管仲以賤爲不可以治國,故請高、國之上;以貧爲不可以治富,故請三歸;以疏爲不可以治親,故處仲父。管仲非貪。以便治也。” 或曰:今使臧獲奉君令诏卿相,莫敢不聽,非卿相卑而臧獲尊也,主令所加,莫敢不從也。今使管仲之治不緣桓公,是無君也,國無君不可以爲治。若負桓公之威,下桓公之令,是臧獲之所以信也,奚待高、國、仲父之尊而後行哉?當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不辟尊貴,不就卑賤。故行之而法者,雖巷伯信乎卿相;行之而非法者,雖大吏诎乎民萌。今管仲不務尊主明法,而事增寵益爵,是非管仲貪欲富貴,必暗而不知術也。故曰:管仲有失行,霄略有過譽。 九 韓宣王問于樛留:“吾欲兩用公仲、公叔,其可乎?”樛留對曰:“昔魏兩用樓、翟而亡西河,楚兩用昭、景而亡鄢、郢。今君兩用公仲、公叔,此必將爭事而外市,則國必憂矣。” 或曰:“昔者齊桓公兩用管仲、鮑叔,成湯兩用伊尹、仲虺。夫兩用臣者國之憂,則是桓公不霸,成湯不王也。湣王壹用淖齒,而手死乎東廟;主父壹用李兌,減食而死。主有術,兩用不爲患;無術,兩用則爭事而外市,壹則專制而劫弑。今留無術以規上,使其主去兩用壹,是不有西河、鄢、郢之憂,則必有身死減食之患,是樛留未有善以知之知言也。 ==翻譯== 壹 晉文公准備和楚軍作戰,召來舅犯詢問說:“我准備和楚軍作戰,敵衆我寡,怎麽辦?”舅犯說:“我聽說,講究禮儀的君子,不嫌忠信多;戰場上兵戎相見。不嫌欺詐多。您還是使用欺詐手段罷了。”文公辭退舅犯,又召來雍季問道:“我准備和楚軍作戰,敵衆我寡,怎麽辦?”雍季回答說:“焚燒樹林來打獵,能暫且多獵取些野獸,以後必定再獵不到野獸;用欺詐的手段對待民衆,暫且能得到壹時的利益,以後民衆就不會再上當了。”文公說:“好。”辭退了雍季。文公用舅犯的謀略和楚軍作戰,結果打敗了敵人。回來後用封爵行賞,先賞雍季而後賞舅犯。群臣說:“城濮的勝仗,靠的是舅犯的計謀。采用了他的計謀,卻把他擺在後面,行嗎?”文公說:“這不是妳們能理解的。舅犯的主張是權宜之計,雍季的主張才是符合長遠利益的。”孔子聽到後說:“晉文公稱霸是完全應該的啊!他既懂得權宜之計,又懂得長遠利益。” 有人說:雍季的回答沒有針對文公的提問。凡是回答問題,要根據問題的大小緩急而作相應的回答。提的問題博大。卻用狹小事理去回答,明君是不能接受的。現在文公問的是“以少敵衆”,回答卻是“以後壹定不再上當”,這不是針對問題作出的回答。再說,文公也不懂得權宜之計,又不懂得長遠利益。打仗如果取勝,就會國家安全,君位穩定,兵力強盛,威勢確立,即使以後能出現同樣情況,也不會比這次勝利獲益更大的了,還擔心什麽長遠利益不來呢?打仗如果不勝,就會國家危亡,兵力削弱,君主身死名滅,想免除眼前的災難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去等待長遠利益呢?期待長遠利益,在于今日戰勝敵軍;今日的勝利,在于對敵人使用欺詐手段;欺詐敵人,不過是爲了長遠利益罷了。所以說,雍季的回答沒有針對文公的提問。再說文公又沒有理解舅犯的話。舅犯所說“不嫌欺詐多”的話,不是指欺詐民衆,而是指欺詐敵人。敵人,是要討伐的國家,以後即使不再上當,又有什麽損害呢?文公之所以先賞雍季,是因爲他有功嗎?然而用來戰勝楚國打敗楚軍的,卻是舅犯的計謀。是因爲雍季說得好嗎?然而雍季說“以後不再上當”,這表明他並沒有講出什麽正確意見。舅犯則已經兼有功勞和正確的意見。舅犯說:“講究禮儀的君子,不嫌忠信多。”忠誠,是用來愛護下屬的;信義,是用來不欺騙民衆的。已經注意到既愛護下屬又不欺騙民衆,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話呢?但他之所以壹定主張采用欺詐手段,因爲這是戰爭汁謀。舅犯前有正確的言論,後有戰勝的功勞,結果,舅犯兼有二功卻排在雍季後面,雍季沒有壹點功勞卻排在前面受賞。“文公稱霸不也是很應該的嗎?”正表明孔子是不懂得正確行賞的。 二 曆山壹帶的農民相互侵占田界,舜到那裏種田。壹年後,各自的田界都恢複了正常。黃河邊的漁夫相互爭奪水中高地,舜到那裏打魚,壹年後,大家都禮讓年長的人。東夷的陶工制出的陶器質量粗劣,舜到那裏制陶,壹年後,大家制出的陶器很牢固。孔子贊歎說:“種田、打魚和制陶,都不是舜的職責,而舜前去幹這些活,是爲了糾正敗壞的風氣。舜確實仁厚啊!競能親自吃苦操勞而使民衆都聽從他。所以說,聖人的道德能感化人啊:” 有人問儒者說:“當此之時,堯在哪裏?”儒者說:“堯在做天子。”“既然這樣,孔子說堯是聖人又該如何解釋呢?聖人處在君位上,明察壹切,會使天下沒有壞風氣。如果種田的、打魚的沒有爭執,陶器也不粗劣,舜又何必用道德去感化他們呢?舜去糾正敗壞的風氣,又證明堯有過失。認爲舜賢,就是否定堯的明察;認爲堯聖,就是否定舜的德化:不可能二者都對。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他的盾說;‘我的盾最堅固,沒有什麽東西能夠刺穿它。’又誇他的矛說;‘我的矛最銳利,沒有什麽東西刺不穿的。’有人說:‘拿妳的矛來刺妳的盾,會怎麽樣呢?’賣矛和盾的人就無法回答了。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沒有什麽刺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現在堯和舜不能同時稱贊,是同上面講到的矛和盾不能同時存在有著同樣道理的。再說舜糾正敗壞的風氣,壹年糾正壹個過錯,三年糾正三個過錯。像舜壹樣的人爲數有限,人的壽命有限,而天下的過錯卻沒有休止;以有限的壽命對待沒有休止的錯誤,能糾正的就很少了。賞罰能使天下人必須遵行,命令說:‘符合條令的賞,不符合條令的罰。’法令早上下達,過錯傍晚就糾正了,法令傍晚下達,過錯第二天早上就糾正了;十天之後,全國都可以糾正完畢,何苦要等上壹年?舜還不據此說服堯讓天下人聽從自己,卻要親自操勞,不也是沒有統治辦法嗎?況且那種自身受苦感化民衆的做法,是堯、舜也難以做到的;據有勢位而糾正臣民的做法,是庸君也容易做到的。要想治理天下,放棄庸君都容易成功的方法,遵行堯、舜都難以實行的辦法,是不能說他懂得治國之道的。” 三 管仲有病,齊桓公前去探望,詢問說:“您病了,萬壹不幸壽終死去,有什麽話准備告訴我?”管仲說:“您就是不問我,我本來也要告訴您的。希望您趕走豎刁,除去易牙,遠離衛公子開方。易牙爲您主管夥食,您只有人肉沒吃過,易牙就把自己兒子的頭蒸了獻給您。人之常情沒有不喜愛自己兒子的,現在易牙不愛自己兒子,又怎麽能愛您呢?您本性好妒而喜歡女色,豎刁就自己施行宮刑,以便管理宮女。人之常情沒有不喜愛自己身體的,豎刁連自己身體都不愛,又怎麽能愛您呢?衛公子開方侍奉您十五年,齊國和衛國之間要不了幾天的行程,開方丟下自己母親,做官很久也不回家,他連自己母親都不愛,又怎麽能愛您呢?我聽說:‘弄虛作假的不會長久,掩蓋虛假的不能持久。’希望您能遠離這三個人。”管仲已死,桓公不按他的話去做。等到桓公死後,蛆蟲爬出門外也得不到埋葬。 有人說:管仲用來面告桓公的話,不是懂法度的人所說的話。要除去豎刁、易牙的理由,是因爲他們不看重自身,而去迎合君主的欲望。管仲說“不愛自身,又怎麽能愛君主”,那麽臣下有拼死出力來爲君主的人,管仲就不會任用了。他會說“不愛惜自身而拼死出力的人,怎麽能愛君主”。這是要君主去掉忠臣啊。況且用不愛自身來推斷他不愛君主,這就可以用管仲不能爲公子糾而死來推斷管仲不能爲桓公而死,這樣管仲也在應當除去的範圍之內了。明君的原則不是這樣,他會設置臣民所希望的東西來求得他們立功,所以制定爵祿而鼓勵他們;設置臣民所厭惡的東西來禁止奸邪行爲,所以建立刑罰來威懾他們。獎賞守信而刑罰堅決,所以君主在臣子中選拔有功的人而奸人不會被任用,即使有豎刁壹類的人,又能把君主怎麽樣呢?況且臣下盡死力來換取君主的爵祿,君主設置爵祿來換取臣下的死力。君臣之間,不是父子那樣的親屬關系,而是從計算利害出發的。君主有正確的治國原則,臣下就會盡力,奸邪也不會産生;君主沒有正確的治國原則,臣下就會對上蒙蔽君主而在下謀取私利。管仲對桓公沒有闡明這種法術。他讓桓公趕走豎刁,另壹個豎刁又會出現,這不是杜絕奸邪的方法。再說桓公死後蛆蟲爬出門外還不得埋葬的原因,是臣下的權力過大。臣下權力過大的結果,就是挾持君主。有了挾持君主的奸臣,君主的命令就無法下達,群臣的情況也不能上通。壹個人的力量能隔斷君臣之間的聯系,使君主聽不到好壞,不了解禍福,所以有死後不葬的禍患。明君的治國原則:壹人不兼任他職,壹職不兼管他事;地位低的人不必等待地位高的人來推薦,大臣不必通過君主近侍來引見;百官都能逐級上通,群臣好象車幅聚集到中心壹樣歸附君主;受賞的人君主能了解他的功勞,受罰的人君主能知道他的罪過。君主事先對群臣的功過了解得清楚,然後進行賞罰,就不會受蒙蔽,怎麽會有死後不葬的禍患呢?管仲不對桓公講明這個道理,只是讓他趕走三個人,所以說管仲不懂法度。 四 趙襄子被圍在晉陽城中,晉陽解圍後,他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是受賞的首位。張孟談說:“晉陽的戰事,高赫並沒有大功,現在成了第壹個受賞的,爲什麽?”趙襄子說:“晉陽的戰事,我的國家危急,宗廟快完了。我的群臣沒有壹個不對我表現出驕傲輕慢樣子的,只有高赫不失君臣之禮,因此先獎賞他。”孔子聽到後說:“善于獎賞啊!襄子獎賞壹個人,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沒有壹個敢失禮了。” 有人說:孔子不懂得何爲善于獎賞。善于賞罰的人,百官不敢越權,群臣不敢失禮。君主設置法令,臣下沒有奸詐之心。這樣的話,就可以算是善于賞罰了。假使襄子被圍晉陽時,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這就等于襄子失掉了國家,晉陽沒有了主子,還有誰替他守城呢?現在襄子在晉陽被圍,智伯引水灌城,石臼、鍋竈進水,成了烏龜出沒場所,而百姓沒有背叛,證明君臣關系密切。襄子有君臣關系密切的恩澤,掌握著令行禁止的法令,這樣也還有驕傲輕慢的臣子,證明襄子失于懲罰。做臣子的,謀事有功就賞。現在高赫僅僅是不驕傲輕慢,襄子卻賞他,這是失于獎賞。明君賞賜不授給無功的人,懲罰不施于無罪的人。現在襄子不責罰驕傲輕慢的臣子,而獎賞沒有功勞的高赫,哪裏看得出襄子是善于獎賞的呢?所以說,孔子不懂得何爲善于獎賞。 五 晉平公和群臣壹起喝酒。喝得痛快了,于是感概地說:“沒有誰比做君主更快樂的了,只有他的話沒人敢于違背。”師曠在前面陪坐,拿,起琴撞了過去。平公拉開衣襟躲避,琴在牆上撞壞了。平公說:“太師撞誰?”師曠說:“現在邊上有個小人說話,所以撞他。”平公說:“是我呀。”師曠說:“呀!這不是做君主的人該講的話。”近侍要求處罰師曠,平公說:“免了,把這作爲我的鑒戒。” 有人說:平公失去了做君主的原則,師曠失去了做臣子的禮節。認爲對方行爲不對,就給予懲罰,這是君主對臣下應有的做法;認爲對方行爲不對,就陳述自己的意見,如果善意勸告仍然不聽,就離開他,這是臣下對君主應取的態度。現在師曠認爲平公的行爲不對,不去陳述臣子的忠告,而用君主才能使用的懲罰,拿琴去撞平公的身體,這是顛倒了君臣的位置,因而失掉了臣下的禮節。做臣子的,君主有過失就規勸,規勸不聽就放棄爵祿,來等待君主的省悟,這是臣下應有的禮義。現在師曠認爲平公的行爲不對,就拿琴去撞平公身體,即使嚴厲的父親也不會這樣對待兒子,但師曠卻用來對待君主,這是大逆不道的做法。臣下做了大逆不道的事,平公反而高興地聽從,這是失掉了做君主的原則。所以平公的言行是不能張揚的,它會使君主在聽勸上犯錯誤而覺察不到錯誤;師曠的行爲也不能張揚,它會使奸臣襲用極谏的美名來掩飾殺君的行徑。這兩種做法都是不能張揚的,也就是雙方都犯了錯誤。所以說:平公失掉了做君主的原則,師曠失掉了當臣子的禮節。 六 齊桓公時,有個沒做官的讀書人名叫小臣稷,桓公去了三次也沒能見到他。桓公說;“我聽說布衣之士不看輕爵祿,就沒有輕視大國君主的資本;大國君主不愛好仁義,也就沒有謙卑地對待布衣之士的肚量。”于是去了五次才見到小臣稷。 有人說:“桓公不懂得仁義。所謂仁義,就是爲了憂慮天下的災害,奔赴國家的禍患,而不顧及個人卑賤的地位和屈辱的待遇,才叫仁義。所以伊尹認爲中原國家混亂,通過做廚師向成湯獻策求得任用;百裏莫認爲秦國混亂,通過做俘虜向秦穆公獻策求得任用。他們都是憂慮天下的災害,奔赴國家的禍患,因而不顧及卑賤的地位和屈辱的待遇,所以叫做仁義。現在桓公以大國君主的勢位,謙卑地去見壹個普通的讀書人,打算是憂慮齊國的政事,而小臣稷不願出來做官,足見小臣程忘記了民衆。忘記民衆不能叫做仁義。所謂仁義,是不失掉當臣子的禮節,不顛倒君臣之間的位置。因此國境之內,拿著鳥獸朝見君主的,叫做臣;臣子的下屬官吏按不同職務掌理政事的,叫做萌。現在小臣稷在民萌之列,又違背國君的願望,因而不能叫做仁義;仁義不在小臣程處,桓公卻又跟著禮遇他。假使小臣稷有智慧才能而躲避桓公,則是躲避,應當對他用刑;假使小臣稷沒有智慧才能而平白無故地在桓公面前倨傲逞強,則是欺騙,應當把他殺掉。小臣稷的行爲,不是該罰就是該殺。桓公不能整治君臣關系而去禮遇該罰該殺的人,這是桓公用輕視和侮慢君主的風氣來教化齊國,是不能用來作爲治國之道的。所以說;桓公不懂得仁義。 七 晉齊靡笄之戰,晉中軍司馬韓厥將斬人。主帥郤克聽說後,駕車前去救人。等他趕到,人卻已給斬了。郤克就說:“爲什麽不用他巡行示衆?”郤克的侍仆說:“先前您不是要救他嗎?”郤克說:“我怎敢不爲韓厥分擔別人的非議呢?” 有人說:“郤克的話,不能不加考察,它不是分擔非議的。韓厥要斬的如果是罪人,就不能去救;救有罪的人,是法令敗壞的原因;法令敗壞,國家就混亂了。如果不是罪人,郤克就不能勸韓厥把屍體巡行示衆;勸韓厥把屍體巡行示衆,這就便無辜的人更加冤枉;雙重冤枉,正是民衆産生怨恨的原因;民衆有怨恨,國家就危險了。部克的話,不是危險就是混亂,不能不明察。況且韓厥要斬的若是罪人,谷阝克要分招什麽非議呢?要斬的如果不是罪人,那麽已經斬殺了,郤克才到,這是韓厥的非議已經構成而郤克後來方才趕到。郤克說把屍體巡行示衆,不足以分擔斬人的非議,而又産生巡屍的非議,這就是郤克所謂的分擔非議。過去商約造出炮格之刑,崇侯、惡來又說斬涉水者的小腿,哪裏就分擔了對纣的非議?況且民衆對亡面按法辦事的希望是很強烈的,假使韓質沒能做到,民衆就會希望郤克做到;現在郤克壹樣沒有做到,那麽民衆對上面就絕望了。所以說:郤克的話不是分擔別人對韓厥的非議,而是增加了非議。再說部克前去救人,是認爲韓厥錯了;不講清他做錯的原因,而勸他拿屍體巡行示衆,這是使韓厥不知道自己的過錯。使下而的民衆對上面絕望,又使韓厥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我不知道郤克是怎樣來分擔非議的。 八 齊桓公解了管仲的捆綁而任他爲相。管仲說:“我已經得寵了,但我地位低下。”桓公說:“把妳的地位提到高、國兩大貴族之上。”管仲說:“我地位尊貴了,但我還貧窮。”桓公說:“讓妳享有俸祿豐厚的家業。”管仲說:“我富裕了,但我和您的關系還疏遠。”于是桓公把他立爲仲父。霄略說:“管仲認爲地位低下的人不能治理地位尊貴的人,所以要求位在高、國兩大貴族之上;認爲貧窮的人不能治理富裕的人,所以請求有俸祿豐厚的家業;認爲和君主關系疏遠的人不能治理和君主關系親密的人,所以得到了仲父的稱號。管仲並非貪心不足,而是爲了便于治理。”有人說:假使讓奴仆奉君命去告知卿相,沒誰敢于不聽,這不是因爲卿相地位低下而奴仆地位尊貴,而是因爲君命下達,沒有人敢于不從。假使管仲治理國家而不遵循桓公的旨意,即是沒有君主,國家沒有君主就不能進行治理。如果憑借桓公的威勢,下達桓公的命令,這是奴仆都可以取信于人的條件,何必要等待像高、國、仲父之類的高貴地位,然後才能行事呢?當今行事、都巫這些小官下達征兵征稅的命令。不回避尊貴的人,不欺侮卑賤的人。所以,如果依法辦事,即使宦官也可使卿相信從;不依法辦事的話,即使大官也會在民衆面前感到理虧。現在管仲不致力于尊敬君主、彰明法度,而幹著增加寵信和爵祿的事情,這要不是管仲貪心富貴,就壹定是他糊塗而不懂得法術。所以說:管仲有錯誤的行爲,霄略有錯誤的贊美。 九 韓宣王向樛留詢問:“我想同時重用公仲和公叔,可以嗎?”樛留回答說:“過去魏國同時重用樓鼻、翟強而喪失了黃河以西的領土,楚國同時重用昭、景兩大姓而喪失了鄢、郢兩地。現在您要同時重用公仲、公叔,他們必將內爭權勢而外通敵國,國家就壹定要有憂患了。” 有人說:過去齊桓公同時重用管仲、鮑叔,成湯同時重用伊尹、仲虺。如果同時重用兩個大臣是國家的憂患,那麽桓公就不能稱霸,成湯就不能稱王。齊湣王只重用壹個淖齒,結果自己被淖齒殺死在東廟;趙武靈王只重用壹個李兌,結果自己被李兌圍困餓死。君主有術,同時重用兩個人也不構成憂患;君主無術,同時重用兩個人就會導致內爭權勢而外通敵國,重用壹個人就會導致大臣專權而劫殺君主。現在樛留不能用術去勸說君主,卻叫他的君主不同時重用兩個人而只重用壹個人。這種做法,若沒有喪失西河、鄢、郢的憂患,就定有殺身餓死的禍害。即是說,樛留沒有好見解向君主恰當進言。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難壹第三十六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