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漢語詞典/訝 的原始碼
←
漢語詞典/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漢語詞典 |拼音=yà, |繁體=訝 |部首=訁 |部首筆劃=02 |五行=土 |簡體筆劃=06 |繁體筆劃=11 |吉凶寓意=凶 |拼音輸入=ya |五筆輸入=yaht |筆順=捺折橫折豎撇 |詳細解釋=訝 besurprised; 訝 (1) 訝 yà (2) (形聲。從言,牙聲。本義:迎接) (3) 同本義[meetfacetoface;movetowards] 訝,相迎也。從言,牙聲。周禮曰,諸侯有卿訝發。按,乍接必以言,故從言,俗字作迓。周官有訝士,有掌訝。――《說文》 跛者訝跛者。――《公羊傳·成公二年》 從者訝受皮。――《儀禮·公食大夫禮》。注:“迎也。” 厥明,訝賓於館。――《儀禮·聘禮》 (4) 又如:訝客(迎接賓客);訝賓(迎賓) (5) 詫異,感到意外[wonder;surprised] 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呂氏春秋·必已》 (6) 又如:訝奇(驚奇) (7) 責怪[blame] 本欲往見,以下痢乏力,未果,想未訝也。――蘇軾《與郭功父》 (8) 通“譽”(yù)。稱人之美[praise] 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呂氏春秋·必己》 訝然 yàrán [looksurprisingly]驚奇詫異的樣子 聽到此話,他不覺訝然 訝 (訝) yà ㄧㄚˋ (1) 驚奇,奇怪:~然。~異。驚~。 (2) 古同“迓”,迎接。 鄭碼:SHI,U:8BB6,GBK:D1C8 筆劃數:6,部首:訁,筆順編號:451523 besurprised; |序號=7018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首字注音索引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漢語詞典/訝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