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漢語詞典/缶 的原始碼
←
漢語詞典/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漢語詞典 |拼音=fǒu, |繁體=缶 |部首=缶 |部首筆劃=06 |五行=水 |簡體筆劃=06 |繁體筆劃=6 |吉凶寓意=凶 |拼音輸入=fou |五筆輸入=rmk |筆順=撇橫橫豎折豎 |詳細解釋=缶 f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麵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制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 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制的[earthenjarwithbigbellyandsmall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象形。――《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貳用缶。――《易·坎》 以二缶鐘惑。――《莊子·天地》。按,鐘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鄭注:“汲器。” 坎其擊缶。――《詩·陳風·宛丘》 擊甕叩缶。――《史記·李斯傳》 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禮記·禮器》 (3) 汲水的瓦器[earthwareforsuckingwater] 具綆缶,備水器。――《左傳·襄公九年》 (4) [考古]∶一種陶瓷樂器[fou,aclaymusical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易·離》 缶 fǒu 〈量〉 (1) 一種古容量單位,等於十六鬥。一說三十二鬥[fou] 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鐘。――《小爾雅》 (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缶 fǒu ㄈㄡˇ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鄭碼:MAEZ,U:7F36,GBK:F3BE 筆劃數:6,部首:缶,筆順編號:311252 |序號=11943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首字注音索引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漢語詞典/缶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