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出國指南/俄羅斯經濟 的原始碼
←
出國指南/俄羅斯經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出國指南/內容頂部}} 【中文題名】:俄羅斯經濟 【外文提名】:EconmIe 【分類號】:K952.1 【關鍵字】:俄羅斯經濟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 俄羅斯是前蘇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在當前世界也是經濟大國。從工農業總產值來看,它占原蘇聯工農業總產值的70%。與原蘇聯平均水準之比(%),199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14%,人均消費為108%,人均國民財富為117%,工業勞動生產率110%,農業勞動生產率為108%。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占原蘇聯國民生產總值的58.7%。 〔工業〕 俄羅斯已經形成了以9大工業部門(能源、黑色冶金、化學和石油化工、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紙、建築和材料、輕工、食品和微生物)為中心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無論從經濟實力的基礎情況來看,還是從工業、科技區域佈局來考察,俄羅斯佔有了原蘇聯工業的絕對優勢。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集中了原蘇聯紡織工業1/2以上,機械工業1/5。以聖彼德堡為中心的西北區是原蘇聯重要的加工工業區,精密機械製造、機電、化學和有色冶金等部門均較發達。北方區木材採伐、鋸木制材、經濟用材運出量和制漿造紙工業均居原蘇聯的首位。烏拉爾區的採煤業居原蘇聯第二位。 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有原蘇聯經濟中也佔有決定性地位。主要產品占原蘇聯同類產品的比重,分別為:發電量占62.5%,石油占90.9%,水泥占60.2%,天然氣占77.3%,煤占55.4%,鋼占57.9%,商品木材占91.6%,紙占84.6%,玻璃占61.9%,機床占50%,汽車占80%,拖拉機占45%。能源電力,1988年發電10660億度,1991年為10460億度。煤1988年為4.25億噸,1991年為3.53億噸。石油,1988年5.69億噸,為歷史最高紀錄,1990年 5.15億噸,1991年減至4.6億噸。鋼鐵 1988年鋼產量為6387.7萬噸,1991年為5510萬噸,原蘇聯5大鋼鐵基地中的烏拉爾、中央區和西西伯利亞3個位於俄羅斯境內。1991年大多數消費品生產比1990年下降2~6%,食品生產下降9%。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工業很不發達,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占1/3,而工業部門結構中又以輕工業為主,其產值約占工業總產值的2/3。本來就十分落後的俄國工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後外國武裝干涉及國內戰爭的破壞,使工業瀕於崩潰的邊緣。國內戰爭結束後,在國民經濟恢復基礎上,原蘇聯通過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決議。決議明確規定,工業化的總路線的基礎就是從重工業開始,從發展重工業的核心,即機器製造業開始,這實際上就是偏重於甲類工業,即生產資料生產。當前,俄羅斯已成為擁有高度發達的機械化農業的工業強國。這是原蘇聯幾十年間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成果。目前,工業在俄羅斯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俄羅斯工業的特點是:重工業發展始終占優先地位,同時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湧現出許多新興工業部門。工業生產集中程度很高,這是俄羅斯生產力佈局政策的結果。俄羅斯工業部門分工很細,現共有12個行業及其下屬300多個不同的部門和相當數量的個別生產部門。 12個行業是: 電力工業; 燃料工業(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工業); 黑色冶金工業; 有色冶金工業; 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 微生物和複合飼料工業; 醫藥及醫療器材工業; 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 (包括:動力和機械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 冶金設備製造業、機床製造業、化工和石油機 械製造業、建築機械和築路機械製造業、機車 車輛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造船業、航空工業、 軸承製造業、拖拉機製造業、農業機械製造業); 林業、木材加工業、制漿造紙業; 建築材料工業; 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縫紉工業、制鞋工業); 食品工業。 在工業生產中,俄羅斯把以上工業部門分成幾個綜合體來進行計畫和組織發展。這幾種綜合體是:燃料動力綜合體、冶金綜合體、機器製造綜合體、化學森林綜合體、建築綜合體、社會綜合體和東部的區域性生產綜合體。這裏要著重強調一下俄羅斯東部的工業。東部包括西伯利亞和遠東,面積為1276.59萬平方公里,占俄羅斯面積的2/3以上。近年來東部的地位越來越高。俄羅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聯邦,東西兩大部分的經濟發展水準相差很大。歐洲部分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產值占全俄羅斯的3/4以上。可是,歐洲部分因其資源有限,經濟進一步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東部地區卻擁有各種各樣蘊藏量極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這裏的工業基礎薄弱,部門單一,資源遠未得到充分利用。為了改變這種生產力佈局的不合理狀況,俄羅斯實行了工業東移政策,稱之為“綱領性政策”。目前,俄羅斯經濟對東部地區的依賴日益增強。今後,東部地區在增強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保障出口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將是“亞太時代”的下個世紀,俄羅斯將更為重視其東方的發展。 俄羅斯的電力工業包括火力、水力和核能發電三大部門。發電量僅次於美國,居第二。其中火力發電為主,約占72%。俄羅斯豐富的電力資源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地區。進入70年代後,由於歐洲部分有機燃料日益匱乏,俄羅斯決定在該地區加速發展核電工業。目前,俄羅斯擁有8座核電站(1985年)。俄羅斯電力生產的突出特點是高度集中,絕大部分電力是由大型電站生產的。目前,俄羅斯已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輸電系統,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90%,保證了主要工業區的動力供應。俄羅斯電力的主要消費部門是工業,其用電量占全國用電量的60%。俄羅斯電力也用於出口,由於經互會的解散,現在出口量急劇減少。 俄羅斯的燃料工業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工業。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工業國家唯一燃料能夠完全自給並可保持一定出口的國家。 石油工業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工業部門。天然氣工業是俄羅斯一個發展很快的新型能源部門。煤炭的生產在能源生產工業中一直占重要地位,它是燃料平衡的基礎。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在十月革命前是俄羅斯工業部門中最薄弱的一環。當認識到化學工業是保證工業物質基礎最重要的部門,是推進國民經濟工業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時,俄羅斯才採取緊急措施來建立和發展這一部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俄羅斯化學工業有了顯著提高。俄羅斯的化肥、硫酸、焙燒蘇打的產量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80年代以來,在化學工業中,化學制藥工業、基本化學工業、化學纖維工業發展最快;在石油化學工業中,基本有機合成產品發展最快。俄羅斯目前共生產9萬餘種化工產品,其中90%以上的生產工藝不是最先進的,品質亦不如國外產品。為此,俄羅斯開始進一步擴大新型結構材料的生產,增加品種和提高品質。但是,近幾年,由於政局動盪,經濟急劇衰退,能源和原材料工業萎縮,化學工業產量也急劇下降。 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是俄羅斯的工業核心、科技進步的基礎。其發展受到極大重視,發展速度亦十分迅速。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只有3個獨立部門:機車車輛製造業、造船業和農機製造業。現在,俄羅斯這個部門已發展到100多個分部門。其產品已超過13萬種。機器製造業發展的方向是:迅速發展能保證技術進步和提高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準的分部門;大幅度增加自動化工具、儀錶和儀器;金屬加工設備中優先增長先進的鍛壓設備、資料控制機床、速控和速算成套設備。 建築材料工業建築材料工業是俄羅斯的傳統工業部門之一,十月革命前就已具有一定的生產基礎。主要部門有水泥、混凝土預製件和玻璃製品工業等。俄羅斯建築材料工業70%集中在歐洲部分。俄羅斯發展建築材料工業的基本方向是,優先發展既能降低金屬用量、降低造價和勞動量、減輕建築物重量,又能提高其保暖程度的建築材料;擴大高標號、多成份和特種水泥的生產;增加拋光玻璃、強化玻璃和玻璃纖維布以及建築用瓷器等高效裝修材料的生產。進一步研製開發新產品並注意提高其傳統產品品質。 輕工業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傳統工業部門之一。十月革命之前,俄羅斯輕工業就已初具規模。輕工業的主要部門有紡織工業、皮鞋業、針織業等。俄羅斯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區。由於原蘇聯長期片面執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嚴重制約了輕工業的發展。俄羅斯輕紡工業的設備落後,長期以來生產品質差、產品款式陳舊。為了改變這些現象,原蘇聯和俄羅斯新政府都曾努力加速輕工業的發展。但是,整個國民經濟體制幾十年來一直重重工,輕輕工,一時難以扭轉。加之近幾年經濟衰退,輕工業生產趨於下降。 食品工業在俄羅斯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食品工業由24個分部門構成。主要部門有肉類及罐頭加工工業、奶和乳製品工業、捕魚業、制糖工業、飲料和麵食製品工業等。肉食品工業是本部門中最大的分部門,其產值約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1/4。大型肉類製品聯合企業大都建在大中城市。近年由於經濟全面衰退,肉食品工業產量亦大幅度下降。另外近年麵食製品亦明顯下降。長期以來,由於對食品工業投資的不足,加上農業生產不穩定,食品工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因為,市場供應長期緊張不是短期內所能改善的。 〔農業〕 從60年代以來開始實行集約化經營,主要是全盤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科學化和知識化,從而逐步改變以前的粗放經方式,使農業生產水準有所提高。 俄羅斯農業中的主要項目,如穀物、馬鈴薯、亞麻、肉乳等產品,占原蘇聯的1/2到1/3。近年來農業生產發展水準速度受到動盪局勢的影響。1991年農工綜合體產品總值,包括農業總產值比1990年減少5%,並低於最近5年的平均產值。1991年,國家穀類收購量達2250萬噸,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來最低的一年。1991年國家向日葵收購量170萬噸,比1990年少產25%。國家土豆收購量470萬噸比1990年少產6%,國家蔬菜收購量440萬噸,比1990年少產28%。1991年,向國家交售油料的數量是近6年以來最低的,土豆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來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國家已徵購到12300萬噸糧食,較去年增加150萬噸,糧產量為250萬噸,較去年增加50萬噸,土豆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年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2%。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值的57%。十月革命後,原蘇聯經歷了一條曲折的農業發展道路。 50年代以前,原蘇聯全力發展重工業,加上國內戰爭、衛國戰爭和農業全盤集體化政策失誤的影響,農業生產發展緩慢。50年代中期起,農業開始得到重視,舊的農業體制和政策都得到了一定的調整和改革。60年代,開始從粗放式經營轉向集約化經營,擴大農業投資,促進了農業發展。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農業生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戈巴契夫執政後實行了擴大農莊農場自主權,改善農村經濟關係,採用各種承包制、租憑制,改變農業投資取向,加強基礎設施和農業社會改造等措施,試圖挖掘農業的發展潛力,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力爭在短期內解決食品供應問題。 但是,近幾年來,由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混亂,從原蘇聯晚期開始,農業就處於滑坡狀態。1990年起,農業產值呈負增長。1991年,俄羅斯農業產值下降5%;到1992年,農業產值下滑速度更快,下降幅度達12%,畜產品下降幅度更大,如頭9個月肉產品產量下降27%。 種植業 俄羅斯的種植業主要包括穀類作物、經濟作物(棉花、甜菜、向日葵、亞麻等)以及土豆、蔬菜、瓜類、水果和飼料作物等生產部門。 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種植業以穀物為主,其播種面積占全部播種面積的90%。 1909~1913年,穀物年均產量為7250萬噸,其中每年出口15%。 十月革命後,種植業遭受到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以及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破壞,生產發展緩慢。50年代以來,種植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其內部結構也得到了調整。 1950年種植業中穀物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70%,經濟作物占8.1%,土豆、蔬菜和瓜果作物占7.4%,飼料作物占14. 5%。1988年,種植業中穀物種植面積占54%,經濟作物占6,4%,土豆、蔬萊和瓜果作物占4%,飼料作物占到34.6%。1988年與1950年相比,穀物播種面積比重有所下降,而飼料作物比重則明顯上升。 1.穀類作物 50年代中期,由於大面積墾荒,迅速擴大了穀物播種面積,穀物產量大幅增加。 60年代初,由於農業政策的嚴重失誤和墾荒地區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穀物產量增長緩慢。60年代中期,俄羅斯農業生產開始由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經營,增施化肥、培育優良品種、改良土壤和興修水利等措施,穀物產量有所提高,1976~1980年平均穀物產量比60年代上半期提高56%,同期穀物單產量提高了54.9%,1981年到80年代後期,由於旱災和經營機制方面的問題,穀物產量持續下降。 數十年來,儘管穀物生產有了大幅度增長,但由於飼料糧消費量的不斷上升,俄羅斯每年需大量進口糧食。近幾年,對糧食的進口需求量日勝一日。 在穀物播種面積中,小麥占重要地位,小麥的產量和國家收購量在穀物中均占首位。小麥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40%,產量占總產量的39%,國家收購量占總量的48%。在小麥播種面積中,春小麥占2/3,但單產較低;冬小麥單產比春小麥高得多。大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僅次於小麥。播種面積占穀物播種面積的26%,總產量占到穀物總產量的27.1%。 燕麥的播種面積比40年代減少了40%,但其單產高於大麥和春小麥,適於作飼料。播種面積占穀物總面積的10%左右。 黑麥的播種面積不斷縮小,這是單產較低沒有較高生產價值的原因所造成。 此外,俄羅斯遠東地區還種植水稻。另外還生產高粱、養麥等,但種植面積不大,產量也不多,不占重要地位。 2.經濟作物 俄羅斯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甜菜、亞麻和向日葵等。 十月革命後,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作物,採取了增加投資、提高收購價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因此,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上升。 棉花的生產在十月革命後得到迅速發展。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產量增長了一倍半。 亞麻是俄羅斯的傳統紡織原料之一。其種植面積一直在減少,主要原因是其收穫和加工的機械化程度低,費勞力,而亞麻的種植主要分佈在勞動力十分缺乏的中央黑土區。亞麻單產量也較低。 向日葵籽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播種面積約占全部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的3/4,產量約占80%。滁此之外,油料作物還有亞麻籽、棉籽、大豆、油菜籽、大麻籽。但產量都不是太多。 3.上豆、蔬菜和瓜果作物 土豆是俄羅斯居民的基本食品之一。但是土豆產量日益下降。主要因為,一部分土豆生產者是個人副業者,隨著農村居民的減少及其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土豆生產量下降。二是種植土豆機械化程度低。 戰後,蔬菜種植面積,一直都保持不變,其中約有2/3是水澆地。俄羅斯人均年消費量為100公斤。 瓜類作物的種植主要是西瓜、甜瓜和南瓜。俄羅斯盛行水果和漿果。為了提高水果產量,俄羅斯建立了大型果園。目前,鼓勵農村居民發展果園合作社,農莊農場協助合作社建立基礎設施,並提供農業技術與各方面服務。 畜牧業 俄羅斯的畜牧業包括的主要部門有:養牛業、養豬業、養羊業、養禽業。此外,還包括小規模的各個部門,如養馬業、養蠶業等。當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5%,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畜牧業的意義會越來越大。 十月革命前,俄國畜牧業的經營方式落後,畜產品產量不高。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農畜產品產量減少,到20年代末,已經超過1913年,然而,在農業全盤集體化期間,由於政策嚴重失誤,使畜牧業遭受重大損失。加之二戰的巨大創傷,直到1950年後,畜產品產量尚未恢復到1913年的水準。 50年代中期後,俄羅斯採取了增加投資、加快發展專業化和集中化、提高畜產品的收購價格、擴大品質差價和加強科研工作、採用科學的飼養工藝、加強飼料基地等措施,大大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全俄經濟衰退,投資危機、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致使畜牧業大大停滯不前。畜產品產量大幅度下降。1992年頭9個月,畜產品產量就下降21%。 1.養牛業 這是俄羅斯規模較大的畜牧業部門。目前這個部門提供98%的奶和40%以上的肉。此外,還提供高品質的皮革原料。 全俄飼養的牛,80%是由農莊農場、跨單位組織或其他農業生產企業飼養的:另外20%由個人副業飼養。 80年代末,奶牛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水準有所提高,有的地方出現了奶牛業跨單位綜合體或養牛聯合公司,其內部分為繁育、育成、飼養及產奶、加工飼養等專業化企業,以提高生產效率。 2.養豬業 這是俄羅斯第二大畜牧業部門。按標準頭數計算,養豬業約占牲畜總頭數的15%。養豬業提供肉類、皮革、豬鬃和其他輕工原料。 近些年來,養豬業進行了技術改造,逐漸建立了許多工業型大豬場。內部分為專業化繁育、肥育企業等具有完整工藝的大型企業,此外,還有專門從事良種畜培育和繁育的豬場,負責提供優良種豬。 3.養羊業 這也是畜牧業一大部門。按標準計算,綿羊和山羊占牲畜總數的14%。該部門主要提供肉、奶、油脂、羊毛、羊皮等。由於養羊業產品價格偏低,處於低贏利狀態。所以,養羊業發展緩慢。 4.養禽業 這是俄羅斯一個作用日漸提高的畜牧業部門。養禽業提供高營養價值的肉、蛋以及絨毛和羽毛。 目前,俄羅斯養禽業產品的主要供應者是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提供的產品大大超過了副業。這改變了60年代以前主要靠個人副業提供禽產品的狀況。這是俄羅斯大力發展機械化養禽場,實現了養禽工序的綜合機械化的結果。 畜牧業部門結構近20年來變化較大。其中,養禽業由於技術改造和工廠化飼養方法的採用,發展速度最快。肉用養牛業發展也較快,而奶牛業由於工廠化程度低而發展也較慢。在養豬業中,肉用和醃肉用方向得到較大發展,這方面的產品,居民需求量很大。 從肉類總平衡表的結構來看,豬肉和羊肉的比重下降,牛肉和禽肉比重上升。這主要是經濟發展總水準的提高、產品消費量的增長和食品結構的完善起著重作用。 發展畜牧業最重要的條件是建立可靠的飼料基地,它對增加牧畜頭數和提高其產品率以及增加產品產量和降低成本有直接影響。俄羅斯飼料作物,以多年生牧草面積最大,此外有一年生牧草、玉米、大麥、燕麥、豌豆、飼用黑麥、糧豆作物、瓜類作物等。 另外,在農業集體化後,俄羅斯允許農莊莊員和國營農場職工經營個人副業,作為農村居民的收入補充。個人副業主要是經營畜牧業,其畜牧業產值約占其全部產值的2/3。 〔交通運輸〕 鐵路為主導,1990年鐵路運營線總長85000公里。西伯利亞7416公里長的鐵路中的6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電氣化鐵路。 公路在交通運輸中佔有重要地位。公路總長71萬多公里。以莫斯科為中心,14條公路幹線,四通八達。 海洋運輸和內河航運發展都較快。此外還有發達的管道運輸。航空運輸以客運為主,與80多個國家有航線相通。 商業概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戰略重點的調整,俄羅斯的商業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些不穩定因素。 幾十年來,商品零售總額逐漸增加,與此同時,商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零售總額之中,非食品商品(文化生活用品、日用品,特別是耐用品)的比重不斷增加,而食品的比重則相對下降。在食品商品中,高品質食品,如魚、肉、奶、蛋、水果等比重在增加,糧食製品比重下降。這反映了俄羅斯居民生活的提高和日用輕工業的迅速發展。 60年代以來,商業的物質技術基礎有所發展和改善。現代化的商業網絡和公共飲食業網相繼出現。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經營方式也得到一定的應用。 俄羅斯商業雖然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這是商業體制不完善、商業與工業嚴重脫節的後果。同時存在一些技術和設備上的問題,如商業網點、營業面積嚴重不足,設備陳舊,機械化程度低等。 近幾年,由於經濟全面衰退,商業也相應蕭條。這主要由兩個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社會產品急劇減少,尤其是消費品。1992年1~9月,消費品生產下降14%,其中食品生產下降23%,輕工業生產下降24%。二是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大大低於價格上漲速度,同時居民存款也大大貶值,這使居民購買力急劇下降。消費品嚴重不足加上居民購買力降低,致使1992年前9個月的零售商品流轉額下降39%。 伴隨著零售商品流轉額的急劇下降,商品價格急劇上漲。1992年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了33倍,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5倍,其中許多食品價格提高了上百倍,到1993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又上漲了數倍,尤其是食品價格。這些造成了商業的一片混亂。表現在市場上,一方面是商品供應奇缺,百姓家庭了無存儲,一方面是私營商人囤貨居奇,哄抬市價。 為了刺激商業的發展,俄羅斯政府推行私有化,把大量的百貨商店轉入私人手中。並訂出計畫,每月出售大約8000家百貨商店和服務性企業,這將大大提高商業私營化程度。 商業形式 目前,俄羅斯存在著四種商業形式。即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集體農莊貿易,以及近幾年隨著私有化的推行而日益壯大的私營商業。在這四種形式中,國營商業日益失去主導地位,而私營商業發展勢頭迅猛,極有可能會後來居上。 國營商業 這是國家所有制商業,國營商業是經營消費品的主要形式。國營商業除包括俄羅斯商業部系統的商業組織和企業外,還包括工業部系統的職工供應處、文化部、衛生部等非工業部系統的專業網點。 國營商業企業和組織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由國家預算撥款和本單位所得利潤組成。絕大部分國營商業網點設在城鎮,主要為城市居民服務。國營商業在全國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中仍佔優勢。約占48%的工農業部分產品目前還集中於國營商業。 合作社商業 這是集體所有制商業。其財產由合作社成員所繳入社費和股金、經營活動所得利潤形成。建立合作社商業的原則是自願原則和物質利益的原則。主要為農村地區和小城鎮居民服務。其出售價格與國營商業相比較為靈活。除提供商業服務外,合作社商業還從事收購農產品和原料,發展個人副業等。合作社商業占全國商業零售總額的23%左右。 從事合作社商業的主要有:消費合作社商業網絡和手工業合作社商業網絡。除國營商業、消費合作社商業外,近年來,又出現了國營一合作社聯合公司和跨部門聯合公司,如農工商聯合公司。 集體農莊貿易 原蘇聯時期,農業合作化過程中,集體農莊貿易就已出現。在集體農莊和公民個人的財產基礎上建立集體農莊市場。經營國營農場、集體農莊和勞動者個人完成任務後剩餘的農副產品,以及副業產品。這種形式是城市居民食品供應的必要補充來源。 集體農莊貿易主要是經營私人生產的剩餘產品的一種形式。因此,這種形式能刺激農副產品產量的增加,擴大城鄉商品交換的管道,改善農產品的供應,同時增加集體農莊和勞動者個人的收入。 近幾年,俄羅斯出現了農貿市場,這是改革措施推行的結果。這種商業形式對居民的農副產品供應能起到促進作用。這種市場,由官辦改為民辦,管理由行政管理改為經濟杠杆調控。在農貿市場上,產品價格不加明確限制,由市場自行產生、浮動。 私營商業 在長期的中央計劃經濟指導下,俄羅斯私營經濟一直增勢甚微。原蘇聯解體後,隨著私有化的推行,私有經濟開始迅猛發展,私有商業企業的不斷建立。這是原蘇聯經濟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也是對商業形式的一個補充。俄羅斯提出《關於財產非壟斷化(私有化)》法律草案,使更多的居民和勞動集體擁有私有財產,甚至把國營企業、合作社企業自願聯合改造成股份制公司,出售或拍賣給私人業主。 私有化的推行,在商業領域尤為顯著。如批發性和零售商業設施企業、公共飲食業及生活服務設施、國營合作社貿易等領域。目前俄羅斯已有40%以上的商店實行了私有化,農村出現了37萬多個私人農場,而且每月以約8000的速度增加,資本額也越來越大,僅在商業流通領域,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私人業主已超過1萬。他們正在改變俄羅斯的商業服務內容和形式。 〔對外貿易〕 主要對象國是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和東歐各國。對西方國家亦有出口貿易。近幾年同中國經濟貿易亦有發展,特別邊境貿易發展較快。近年來,由於局勢動盪,對外貿易受到影響。 1991年,俄羅斯出口總額為642億外匯盧布(商業匯價),較1991年減少29%,其中出口石油5450萬噸,減少了1/2,出口天然氣896億立方米,減少了7%。出口生鐵和黑金屬比1990年減少了1/2。對歐洲國家的商品供貨占67%,亞洲占27%,美洲占4%,非洲占1.6%,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占0.3%。1991年,俄羅斯進口總額為447億外匯盧布,較1990年減少46%,其中禽類肉、黃油和葵花籽、柑桔類水果、棉織品、菜品減少進口近1/2。進口糧食保持1990年的水準,為2000萬噸。機械設備的進口減少42%。從歐洲進口額占58%,美洲占17%,非洲占2%,大洋洲占1.6%。1991年俄羅斯合資企業的進口額為11億外匯盧布,進口額為10億外匯盧布。1991年,俄羅斯聯邦進出口總額為1089億外匯盧布,較1990年下降40%。1992年上半年的對外貿易逆差為14億美元。 葉利欽執政後,在經濟上推行“完全的市場經濟和私有化”,把改革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全面放開物價和實行強硬的金融政策,穩定財政狀況;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全面的私有化、土地改革、銀行改革,為市場經濟建立基本條件;第三階段,即經濟增長階段。 1992年俄羅斯政府的“經濟改革”,主要是加速私有化進程、放開物價,實行穩定金融政策3個方面。 在加速私有化方面,俄羅斯政府決定實施大規模私有化計畫。根據葉利欽的命令,在1992年間,50%的建材工業、商業批發和公共飲食業;60%的食品工業、農業和零售商業以及70%的輕工業、建築業、汽車運輸業和修理業要實行私有化。政府還規定:每人都有權在任何地方作任何買賣,只要這種買賣未受到專門禁止。並准許採取一切措施在兩年內完成土地私有化。 1992年6月30日,俄羅斯政府又推出了深化經濟改革的鋼要(草案)。“鋼要”指出,“私有化的目的在於形成一個促進建立市場經濟的廣泛的私有者階層,提高生產效率”。鋼要草案按可否實行私有化以及決定實行私有化的許可權將國有財產分為五類。 一、對建立市場經濟基礎設施影響大和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及設施必須實行私有化。這主要包括商業、公共飲食和生活服務業、農業、食品和輕工企業、建築業以及虧損企業和未完工項目等。這些企業的私有化將在1992年完成。 二、一些企業和設施禁止實行私有化。其中有地下資源、森林資源、江河湖海、領空、文化遺產、中央銀行及黃金儲備和金鋼石儲備、武裝力量的財產、廣播電視等。 三、一些企業實行私有化只能由俄羅斯聯邦政府及其所屬各共和國政府決定。如國防工廠、原子能、電能、開採業、商業銀行、通信及出版社等。 四、一些企業實行私有化只能由聯邦國有財產管理委只會決定。如1萬人以上的大型企業、運輸業、高等院校、酒精廠和煙草廠等。 五、由地方政府決定實行私有化的企業。如城市交通、洗衣店、藥房等。鋼要草案將私有化分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兩者同步進行。前者是指商業、服務業、小型工業和建築業的私有化;後者是指大型工業企業的私有化。小私有化計畫在1993年基本完成,大私有化在今後幾年內逐步實施。 鋼要草案提出,1993~1994年間,俄羅斯私有化進程將得到迅速發展。1993年年底,歸私人所有的企業生產基金應占全國生產基金總額的1/3,1994年年底達到1/2。左右。1993年,國家將獲得企業私有化資金3500億盧布,1994年獲得4700億盧布,而1992年計畫收入910億盧布。1992年6月30日,葉利欽總統發佈命令強調,除被禁止實行私有化的國營企業外,所有其他國營企業應在1992年11月1日改為開放型股份公司。先前成立的國家份額占50%以上的內部股份公司也應向社會開放,但有外資份額的合資企業不實行股份制。 俄羅斯政府把實施私有化稱為“現階段最迫切的任務”(代總理蓋達爾1992年8月24日語),政府明確規定:私有化改革進程主要內容是:向每位俄羅斯公民發放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用於購買俄羅斯企業的股票;大型企業實行股份制;小型企業私有化。據報導,到1992年5月11日,全國已有2800家商業企業、1100家公共飲食企業和1000家生活服務企業實現了私有化,分別占本行業企業總數的1.6%、0.9%、0.8%。到1992年6月中旬,全國有2.7萬家商業企業和飲食企業實行了租憑,占其企業總數的1/3。在首都莫斯科,現在有6000家中小型企業實行了私有,有職工100多萬。農村私有化,到1992年5月1日,私有農場已達11.2萬家,擁有土地面積460萬公頃。 在放開物價方面,1992年1月2日開始,大約有90%的消費品和80%的生產用品完全放開價格,不再由國家調節。到1992年3月底,除藥品和兒童食品外,包括麵包、牛奶在內的幾乎所有消費品的價格都已放開。原準備從4月1日起再採取一個重大步驟,放開能源價格。但社會普遍認為這會導致黑色和有色冶金業的完全破產,將大部分機器製造業推向崩潰的邊緣並且把交通運輸業置於沒有出路的境地,提高能源價格將使商品和食品價格進一步增長3~5倍。於是決定推遲放開能源價格的期限。 在財政金融方面,決定普遍減少和取消國家補貼,依靠徵收28%的增值稅和32%的利潤稅來增加財政收入。而為市場急需,俄羅斯中央銀行已發行了面值為1000盧布和5000盧布的大面額的鈔票。 俄羅斯在加快私有化步伐。但1992年上半年經濟形勢仍在惡化。1992年1~6月,俄羅斯工業總產值為4.9萬億盧布,除去漲價因素,是1991年同期的86.5%,1~6月虧損企業占企業總額的14.6%。基礎工業部門生產1992年1~6月也呈急劇下降趨勢,燃料工業(包括石油工業)產量比1991年同期減少3200萬噸,下降幅度為13%,原油產量1.704億萬,比1990年同期下降3200萬噸。輕工業品的生產,1992年1~6月各種布匹、紡織品和鞋襪的生產比去年同期減少12~24%。食品生產,1992年1~6月比去年同期減少23%。肉、米類、罐頭減產27~35%,最短缺的食品是肉、砂糖和植物油。對外貿易,1992年1~6月商品出口額為154億美元,比1991年同期下降35%,能源出口額占國家出口總額的48%。其中石油出口240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8%,天然氣出口437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4%,對外貿易順差為4.91億美元。 在吸引外商投資和合資方面,到1992年1月,俄羅斯合資企業為3000家,而1991年7月為2300家。 1992年1~6月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同期上漲了十倍。 【序號】:7805 {{出國指南/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出國指南/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出國指南/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出國指南/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出國指南/俄羅斯經濟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