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世界歷史/馬來西亞 的原始碼
←
世界歷史/馬來西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馬來西亞歷史是歷史悠久的馬來亞-印尼歷史的一個近代分支。從文化上和語言上一直到近代今天的馬來西亞與馬來群島沒有多少區別。出於外部的影響這個地區今天分為六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東帝汶。 地理上馬來西亞位於重要的文化中心之間,在其西部是印度教的印度、伊斯蘭教的中東和基督教的歐洲,在其東北則是中國和日本。從印度、中東和歐洲去往中國的船隻必須經過馬來西亞地區,而最直接的海路就是經過麻六甲海峽。因此馬來西亞自古是各個文化相交的地區,是重要的商路,這個地理位置為馬來西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使得馬來人一再淪入外國勢力的影響和支配。 ==綜述== 馬來西亞獨立前馬來亞地區的歷史可以按照外界影響的主要因素分為四個階段: * 在第一個階段中從印度來的印度教文化占支配作用,從蘇門答臘起家的三佛齊是這個階段的頂峰階段,從7世紀至14世紀它統治者馬來文化的大部分地區。 * 第二階段從伊斯蘭教的到達開始。伊斯蘭教是於10世紀到達馬來亞地區的,並逐漸擴散到馬來半島-印尼的大多數地區。三佛齊覆滅後這個地區分裂為眾多小的蘇丹國,其中最重要的是麻六甲蘇丹國。伊斯蘭文化對馬來人影響深刻,但是同時也受到馬來人的影響。 * 第三個階段是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佔領麻六甲,荷蘭和英國繼踵而至,建立了檳城和新加坡等基地。1824年的英荷條約分割英國與荷蘭在馬來亞地區的勢力圈,人為地將英屬馬來亞與荷屬東印度分開,後來荷屬東印度成為印尼。 * 歐洲殖民勢力同時也引入了第四個影響勢力:為了滿足其殖民經濟的需要大量中國和印度勞工移居到英占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中國和印度移民成為經濟和職業上的支配勢力,對當地的馬來人造成巨大的威脅,馬來人甚至面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少數民族的危險。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給英國在東亞的勢力與以致命打擊。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他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的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和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獨立的、多民族的馬來亞聯邦成立。 1963年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加入聯邦,馬來亞更名為馬來西亞。1965年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決定獨立。馬來西亞克服了這個危機,也克服了印尼-馬來西亞衝突的危機,但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1969年的種族衝突。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政治生活和國民自由受到限制,這個措施維持至今。從1970年開始馬來西亞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在華人和印度人領袖的協助下組成國民陣線,在馬來西亞幾乎達到一黨制的地步。 在巫統的統治下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巨大,1990年代幾乎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經濟的發展有助於削弱政治上的不和,但也掩蓋了政治上權利轉向馬來人的趨勢。在巫統不停的統治下華人對經濟的壟斷和印度人對職業的壟斷被打破。馬來人的商業和職業階層建立。馬來語成為學校裏必修語言,系統的反歧視運動也對馬來人有利。雖然這些措施也導致了許多不滿,但是總的來說在這些措施下一個更完整的、多文化的社會產生了。 ==印度影響下的馬來亞== 印度人最晚在西元前3世紀來到馬來語地區,印度商人在這裏購買這裏豐富的樹木和海產品,以及與同樣很早就到達這裏的中國商人進行貿易往來。1世紀時佛教和印度教在這裏均立足,並從這裏傳佈到整個群島。中國史書中從漢朝時就有對麻六甲的記載,7世紀時唐朝稱三佛齊為“室利佛逝”。 三佛齊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未能考證,估計位於蘇門達臘東部某條河的入海口附近,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巴領旁。三佛齊的國王統治著一個由蘇門達臘的濱海地區、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組成的、鬆散的海上王國達700年。部分時間裏三佛齊也控制爪哇島部分地區,不過爪哇島上始終有對抗的國家不服從三佛齊的統治。三佛齊是一個商業國家,每年有中國和印度的艦隊到這裏來做生意,有時甚至有從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隻到達。三佛齊最大的敵人是暹羅,暹羅多次試圖從北部政府三佛齊。三佛齊向中國進貢來贏得中國作為盟國,但從未受中國統治。 從10世紀開始三佛齊的勢力開始減弱。三佛齊不是中央集權的國家,10世紀中與爪哇的一系列戰爭影響了其商業發展,導致國力衰弱。11世紀開始一個被稱為馬來的勢力開始與三佛齊對抗。馬來可能位於今天的占碑省。與此同時伊斯蘭教的普及也削弱了信印度教的國王的勢力。最早版依伊斯蘭教的地區如亞奇脫離了三佛齊的統治。13世紀末素可泰王國控制了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但直到14世紀三佛齊依然控制著它最富饒的部分。它的香木、海產品、金、錫、香料、臘和果乾在中國和在西方均非常暢銷。 ==麻六甲和伊斯蘭馬來亞== 麻六甲是三佛齊的一個王子拜裏米蘇拉約在1400年建立的。《馬來紀年》稱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後代。麻六甲很快就佔據了過去三佛齊所統治的地區,與中國建立了獨立的外交關係,並控制中國通向印度德量力海上貿易道路。由於蒙古的擴張這個時候從中國通向西方的陸路被阻。麻六甲建國後數年內版依伊斯蘭教,其國王成為蘇丹。 麻六甲蘇丹國的政治勢力幫助伊斯蘭教在馬來亞傳播開來,一直到達菲律賓,只有巴厘島依然是一個孤立的印度教島嶼。馬來群島的伊斯蘭教是通過印度傳達這裏的,它與中東的伊斯蘭教不同。首先它受蘇非主義的影響比較重,其次它吸收了馬來人的原始宗教和印度教傳統的一些元素。由於伊斯蘭教是通過通商,而不是通過軍事征服傳播的,因此阿拉伯語和阿拉伯的習俗沒有被推廣。由於大多數馬來人無法讀《古蘭經》,因此馬來地區的伊斯蘭教不像阿拉伯地區那麼嚴格。由於當地的馬來統治者保持他們的權利,伊斯蘭教士不像其他伊斯蘭世界那樣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影響。 雖然麻六甲蘇丹國只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但其影響深刻,它被看作是馬來人自主統治的一個黃金時代,麻六甲蘇丹被看作所有馬來統治者的榜樣。麻六甲成為馬來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了今天馬來文化的基礎:馬來土著文化與印度和伊斯蘭元素的融合。麻六甲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衣著和其宮廷的儀式被看作是所有馬來人的標準。麻六甲蘇丹國對馬來語的推廣也起了重要作用。馬來語是在蘇門達臘形成的,隨麻六甲建成時傳播到馬來半島。它成為所有馬來國家的官方語言。 ==歐洲統治== 奧斯曼帝國終結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陸上連接,而與印度的貿易又被壟斷在阿拉伯商人手中,這迫使歐洲國家尋找通向印度的海路。1498年被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派出的瓦斯科·達·伽馬發現了繞過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海路。1511年阿豐索·德·歐布蓋克帶領遠征隊來到馬來亞,經過一個月的圍攻後他佔領了麻六甲。麻六甲成為葡萄牙東方領土的首府。 麻六甲的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民丹島並在那裏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柔佛蘇丹國。麻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亞分裂為眾多互相之間爭戰不停的小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亞奇、汶萊、柔佛和霹靂。其他國家有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丁加奴等。16世紀末歐洲商人在馬來亞北部發現了錫礦,通過出口錫霹靂富強起來了。但是歐洲殖民勢力還要不斷在這裏擴張。葡萄牙獲得了對盛產香料的馬魯古群島的控制。1571年西班牙佔領馬尼拉。 1596年荷蘭人到達這個地區。出於宗教原因和作為貿易上的對手荷蘭與葡萄牙矛盾非常大,荷蘭致意要將葡萄牙驅逐出富饒的東印度群島。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領導下他們很快就佔據了爪哇島上比較弱的蘇丹國。1619年他們建立巴達維亞為他們的首府。從這裏他們向群島進發。他們與柔佛聯盟來對付麻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強大的亞奇蘇丹國。1641年,在數次嘗試後荷蘭與柔佛的聯盟終於佔據了麻六甲,打破了葡萄牙的統治。只有葡屬帝汶還屬葡萄牙。在荷蘭的支持下柔佛得以在馬來亞獲得一個霸權地位,只有霹靂得以通過周旋於柔佛和暹羅之間保持其獨立。 這段時間裏馬來亞國家的虛弱為從其他地區到來的移民創造了條件。從印尼東部來的海盜經常襲擊馬來亞海岸地區,1699年他們刺殺了柔佛最後一位麻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海盜控制了雪蘭莪。從蘇門達臘來的米南加保人也移居馬來亞並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國家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勢力真空。暹羅的阿育他耶王國部分佔據了這個真空,將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吉打、吉蘭丹、巴塔尼、玻璃市和丁加奴——變成自己的附屬國。柔佛覆滅後霹靂成為馬來亞的領導國家。 18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重要性劇增。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茶的貿易以及對馬來亞的高品質的錫的需求大增。馬來亞的胡椒在歐洲也享有盛譽。在吉蘭丹和彭亨有金礦發現。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第一批移民湧入,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他們在城市內居住下來並很快就在經濟生活中占支配作用。此後200年裏這個分部對馬來亞來說是典型的:馬來人主要生活在農村,並越來越強地受到富的城市移民社團的控制,就連蘇丹們也無法抵擋這些城市移民的力量。 從17世紀開始英國商人到達馬來亞水域,但直到18世紀中基於英屬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才開始對馬來亞真正感興趣。由於該公司與中國貿易的增加,它需要在這個地區設立基地。雖然英國使用過不少不同的島嶼作為基地,但是一直到1786年它從吉打的蘇丹租借了檳城才擁有了第一個長久的基地。此後英國又在檳城對面的大陸上租借了一系列地區。1795年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佔領了荷占麻六甲來防止法國在此立足。1815年英國將麻六甲交還荷蘭時英國總督斯坦福·萊佛士在當地尋找一個取代。1819年他從柔佛蘇丹手中獲得了新加坡。檳城和新加坡,加上荷蘭作為海上勢力的不斷沒落使得英國成為馬來亞的支配勢力。英國使用馬來亞來抵擋暹羅的擴張。19世紀裏馬來亞的蘇丹們稱為英帝國的忠誠附屬。 ==英屬馬來亞==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協議最終確立了英國對馬來亞的霸權,同時也決定了今天馬來西亞的雛形。荷蘭撤出麻六甲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而英國則承認荷蘭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這個瓜分在馬來亞地區劃了一條人為的界限,這條界線遺留至今。檳城、麻六甲和新加坡聯合組成了海峽殖民地,由新加坡總督管理。在19世紀裏英國與馬來亞的其他國家簽署協議,在這些國家中設立代辦,幫助這些國家的蘇丹管理其國事,這些代辦很快就成為這些國家的真正統治者。對英國來說,擁有錫礦的霹靂的政治穩定是最重要的,因此霹靂也是第一個與英國簽署協議同意英國管理的國家。柔佛是最頑強的一個國家,一直到1914年才放棄其獨立性。1909年被削弱的暹羅同意將吉打、吉蘭丹、玻璃市和丁加奴讓給英國。(暹羅保留了對巴塔尼蘇丹國的控制。使得今天泰國的南部依然有一個小的穆斯林少數民族,這個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給後來的泰國政府造成了不少麻煩。) 19世紀後半部英國還獲得了對荷蘭從未立足的婆羅洲北岸的控制。這個地區的東部(今天的沙巴)則由受西班牙屬菲律賓控制的蘇祿蘇丹的名義統治。餘下部分則是汶萊蘇丹的統治地。1841年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布魯克從蘇祿蘇丹手中租借了古晉並稱自己為沙勞越的“白拉者”。此後他不斷入侵汶萊,擴張他的領土。婆羅洲的東北部被英國商人殖民。1881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被允許控制這塊地區,理論上他們受新加坡總督監督。西班牙屬菲律賓從未承認蘇祿蘇丹對這些領土的喪失,這是後來菲律賓稱擁有沙巴主權的理由。1888年剩餘的汶萊部分成為英國保護國,1891年英國又一次與荷蘭達成協議確定兩國在婆羅洲的邊界。這樣今天馬來西亞的邊界就在殖民勢力完全不顧種族和語言因素的瓜分下形成了。 1910年英國對馬來亞的統治範圍成形。海峽殖民地成為一個英國海外領地,由一個總督在倫敦的殖民地事務大臣的監督下管理。這個領地的居民中半數是華人,但是不論他們的種族他們均是英國國民。最早接受英國代辦的四個國家,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組成了馬來聯邦。名義上它們依然獨立,但是從1895年開始他們受一個英國總代辦管理,實際上它們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未加入聯邦的國家享受比較大的獨立性。不過它們也無法抵抗英國代辦的意願。英國最緊密的馬來盟國柔佛享受擁有自己的憲法的特權,其中規定蘇丹有任命內閣的權利。不過實際上每次蘇丹均首先必須與英國討論他的任命。 ==多民族的馬來亞== 與其他一些殖民勢力不同的是英國始終從經濟角度上來看它的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其殖民地要對英國有利才行。馬來亞一開始的吸引力在於其錫礦和金礦,但英國農場主很快就開始試驗種植熱帶作物——番薯、毛鉤藤、胡椒和咖啡。1877年從巴西引入了橡膠,在歐洲發展迅速的工業的刺激下橡膠很快就成為馬來亞最熱門的出口品。後來棕櫚油也成為熱門的出口品。所有這些工業均需要大量的和有紀律的勞動力。而英國人覺得馬來人做工時不可靠。解決方法是從印度,尤其是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礦山、工廠和港口也吸引了大量來自中國南部的工人。很快華人在新加坡、檳城、怡保和1857年作為一個錫礦中心被建立的吉隆玻等城市成為大多數人種。1891年馬來亞進行首次人口普查時華人在主要的產錫州霹靂和雪蘭莪占多數。 大多數華人到達的時候非常窮,但是他們勤勞,而且互相之間團結互助(三合會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使許多華人很快就富有起來了。1890年代裏吉隆玻的華人首領葉亞來是馬來亞最富的人,擁有許多礦山、農場和商店。從一開始馬來亞的銀行和保險業就在華人手中,華人商業與倫敦的公司聯合很快就成為經濟上的主力。由於馬來蘇丹生活奢侈,入不敷出,他們很快就欠了華人銀行家的債,這使得華人不但擁有經濟力量,而且獲得了政治權利。一開始到達馬來亞的華人幾乎全部是男人,本來他們打算賺錢後就回到家鄉。許多人後來回到中國,但是更多人留下了。一開始他們與馬來人婦女結婚,產生了峇峇社群,但很快他們就開始進口華人婦女,建立長久的社群,建造學校和廟宇。 印度人一開始沒有華人那麼成功,因為他們一開始只是作為橡膠莊園的勞動力來到馬來亞的,因此他們沒有華人那麼多的經濟機會,此外印度人也不像華人那麼團結,他們中有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之分,還有語言和種姓的區別。20世紀初印度的貿易和專業階層才出現,但大多數印度人依然很窮,幾乎沒有受到教育。他們大多數居住在產橡膠地區的農村聚居區裏。 傳統的馬來社群即無法對付在政治上向英國人喪失其自主權,也無法對付在經濟上向華人喪失其自主權。20世紀初馬來人甚至面臨著在自己的國家裏成為少數人的威脅。蘇丹們尤其在數量不斷增多的收到西方教育的馬來人眼中被看作是英國人和華人的協作人,在這些人眼中部分地喪失了他們傳統的威望,但是在大多數農村人口眼中他們保持著他們的威望,對於殖民統治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20世紀初一個很小的馬來民族知識份子階層出現了。伊斯蘭的復蘇也是對於被引入的基督教對傳統宗教的威脅的反應。實際上只有很少馬來人版依基督教,倒是有不少華人轉為基督徒了。受西方影響比較小的北部成為伊斯蘭保守派的據點。至今為止這個地區保持著這個作用。 對於馬來人來說一個重要的保持他們的尊嚴的事實是英國人實際上為他們保存了對員警和當地軍隊的壟斷,此外管理機構中大多數非歐洲人的職位也由馬來人佔據。華人一般自己花錢建造學校和學院,並從中國進口教師,殖民政府則加強馬來人的教育。1905年江沙馬來學院開設。1910年馬來管理機構被設立,1922年一個馬來師範學校、1935年一個馬來女子學院分別被設立。所有這些措施體現出了英國馬來人的馬來亞的政策,而其他民族的人只不過是暫時居民。但是這個政策越來越與事實不相符,為未來的困難埋下了伏筆。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忽視了馬來亞憲法的發展。為了維持他們的間接統治,他們試圖維持蘇丹的權利,反對任何關於馬來亞成為一個統一、自主的國家的討論。英國不但不打算給予馬來亞一個統一的政府,而且還於1935年撤銷了總代辦的職務,將權力又分到各個蘇丹國去了。英國人趨於簡化地看待各個民族。他們認為馬來人可親,但是不複雜,而且很懶,他們無法自主,在英國軍官指揮下他們是好的士兵。他們認為華人非常聰明,但是也非常危險。在1920和30年代裏,中國本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鬥爭使得馬來亞的華人城市裏也爆發了相應的動亂。英國人認為馬來亞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國家,其不同的民族不可能組成一個國家,更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戰爭和緊急狀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對於在馬來亞的英國人來說完全是措手不及。1930年代裏為了對付不斷增強的日本海軍的威脅英國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海軍基地,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過日本可能從北部入侵馬來亞。由於歐洲戰場的需要在遠東英國實際上沒有空軍。因此日本可以從法屬印度支那的基地毫無抵抗地空襲馬來亞。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日本在兩個月內佔據了馬來亞。1942年2月15日沒有陸上防禦、沒有空軍支持、沒有淡水供給的新加坡投降。對於英國來說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聲譽上的損失。英屬北婆羅洲和汶萊也被日本佔領。 日本人與英國人一樣對不同的民族採取不同的政策。他們將馬來人看作是被他們解放的被殖民的人民,樹立了有限的馬來民族主義,這使得他們在馬來管理機構和知識份子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大多數蘇丹也與日本人合作,不過後來他們稱自己是被迫合作的。日本人將華人看作是敵對的外來人,對華人進行迫害。在所謂的“肅清”過程中四萬馬來亞和新加坡的華人喪身。華人企業被沒收,華人學校被關閉。因此在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馬來亞抗日戰爭中華人占主力。在英國幫助下這支遊擊隊是所有被佔領亞洲國家裏最有效的一支。日本將1909年被劃入馬來亞的四個州吉打、霹靂、吉蘭丹和丁加奴又劃給了日本的盟友泰國,這冒犯了馬來亞的民族主義者。由於馬來亞失去了它的出口市場,因此很快失業率大增,這個情況影響到了所有民族,使得日本越來越不受歡迎。 因此總的來說1945年英國人回到馬來亞時馬來人很高興。但是這時的時局與過去不一樣了。英國本土破產,新的英國工黨政府主張儘快撤出東方。英國的新政策是殖民地自主和最後獨立。橫掃東亞的民族主義很快也到達了馬來亞。但當時大多數馬來人最關心的是抵抗主要由華人組成的馬來亞共產黨,而不是從英國獨立。事實上他們希望英國不要撤出馬來亞,而是協助他們對抗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當時是馬來亞最大的軍隊。二戰最後一年中共產黨的華人軍隊與馬來人的部隊發生衝突,許多馬來人被殺。英國人回來時發現馬來亞處於內戰的邊緣。 1946年英國宣佈了一個組織馬來亞聯邦的計畫,按照這個計畫原來屬於馬來聯邦和不屬於馬來聯邦的蘇丹國,加上檳城和麻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將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並在數年後獲得獨立。所有馬來亞的居民不管其民族所屬均獲得同樣的國籍。對馬來人來說這意味著華人和印度人成為馬來亞永久和平等的一部分,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他們反對這個計畫。一開始蘇丹們支持這個計畫,但後來又轉為反對這個計畫,並將他們自己置於反對派的首要。在柔佛的總理翁惹化的領導下馬來人組織成立了巫統。巫統支持馬來亞獨立,條件是新國家只屬於馬來人。由於馬來人的強烈反對最後英國放棄了馬來亞聯邦的計畫。 與此同時共產黨則在積極準備暴動。1945年12月共產黨的遊擊隊雖然被解散,共產黨成為一個政黨,但是其遊擊隊的武器卻被藏起來了。共產黨要求立刻獨立,並且所有民族平等。因此它受到極少馬來人的支持。它的主要支持者來自華人為主的商界,尤其在新加坡,和華人學校,大多數華人學校的教師來自中國,將中國共產黨看作中國重生的希望。1947年3月,隨著冷戰的開始和共產國際的左傾,馬來亞共產黨的總書記萊特被殺,原遊擊隊首領陳平任總書記,陳平要求共產黨立刻行動。7月,一系列莊園主被殺後英國殖民政府反擊,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馬來亞共產黨被禁,數百戰士被捕。共產黨退入森林,組織了馬來亞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約有3000人,幾乎全部是華人。 這段被稱為馬來亞危機的時間持續了六年,這六年中殘酷的戰鬥蔓延整個馬來半島。英國的策略是通過經濟和政治上對華人讓步以及將華人流浪漢移居到不受馬來亞共產黨影響的“白人區”,這個策略後來被證明是有效的。有效地動員馬來人來與馬來亞共產黨作對也是英國的一個策略。從1949年開始馬來亞共產黨的運動失去了其動機,越來越少的人參加其遊擊隊。1951年馬來亞共產黨謀殺了英國最高專員亨利·葛尼,但是這種使用恐怖手段的做法使得馬來亞共產黨也失去了華人中比較溫和的人的支持。1952年吉羅德·鄧普勒被任命為馬來亞英軍的指揮官,他帶來了這場危機的結束。鄧普勒在馬來亞發明了反遊擊戰的戰術並無情地應用了這個戰術。 ==走向馬來西亞== 1949年溫和的華人組織了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其領導人陳禎祿願意與巫統合作建立一個所有公民平等的獨立的馬來亞,同時陳禎祿也願意在馬來人敏感的地方做出足夠的讓步來平息馬來人的恐懼。1951年吉打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繼翁惹化為巫統領導人,陳禎祿與東姑阿都拉曼密切合作。由於1949年英國人宣佈不管馬來人願不願意馬來亞將在數年內獲得獨立,兩位領導人必須設立一個在兩個社群中均可以被接受的協議來作為一個穩定的獨立國家的基礎。後來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也加入了這個巫統-華人公會聯盟。這個聯盟在1952年和1955年的大選中在馬來人和華人地區均獲勝。 引入地區性的政府選舉是戰勝共產黨的另一個重要步驟。1953年史達林死後在馬來亞共產黨內部發生了是否繼續進行武裝鬥爭的爭執。許多共產黨遊擊隊員喪失了武裝鬥爭的信心重返家園。儘管陳平依然帶領著一些死頑固的遊擊隊員繼續在難以進入的泰國邊境地區的深山老林裏堅持了多年,但是1954年鄧普勒離開馬來亞時緊急狀態已經結束。緊急狀態時期遺留下來的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仇恨卻依然遺留了很長時間。 1955年和1956年裏巫統、華人公會和英國一起起草了一部獨立的馬來亞的憲法基礎。巫統承認所有民族享受平等的公民權,華人公會則同意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由馬來亞蘇丹輪流擔任,馬來語為官方語言,促進和資助馬來教育和經濟發展。實際上這個協議標誌著馬來亞由馬來人統治,管理機構、員警和軍隊主要由馬來人控制,而華人和印度人則在內閣和議會中獲得適當的代表,在他們占多數的州中管理,他們的經濟地位受到保護。誰來控制教育系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拖延到獨立後才解決。1957年8月31日東姑阿都拉曼成為獨立的馬來亞的第一位首相。 但是這個地區還有其他英國控制的領地的未來還未被決定。日本投降後布魯克家族和英國北婆羅洲公司放棄了它們對沙勞越和沙巴的控制,這些地區成為英國的海外領地。相對於馬來亞來說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落後得多,當地的政治領袖(大多數為基督徒)太虛弱,無法要求獨立。而且這些地區與馬來亞的文化區別也相當大。以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於1955年獲得自主權,1959年當時年輕的社會黨首領李光耀成為新加坡首相。多油的汶萊的蘇丹依然為英國附屬。1959年與1962年之間英國政府協調了這些當地領導人與馬來亞政府之間複雜的談判。 1961年東姑阿都拉曼贊成建立“馬來西亞”的主意,除馬來亞外馬來西亞還包括英國海外領地新加坡、沙巴、沙拉越和汶萊。東姑阿都拉曼認為此舉有利於控制共產黨(尤其是在新加坡)的活動。此外馬來亞怕新加坡獨立候會成為華人沙文主義的基地,威脅馬來亞的自主權。為了使得新加坡華人多數不打破馬來亞的種族分佈的平衡其他領地也被包含到馬來西亞內。 雖然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支持這個建議,但是他黨內的反對者反對這個計畫,認為這是英國打算繼續控制這個地區的計策。沙拉越的大多數黨派也反對這個計畫,沙巴沒有政黨,但是當地的社團代表也表示反對。汶萊蘇丹支持這個計畫,但是國內的政黨反對。在1961年的英聯邦首腦會議上東姑阿都拉曼向他的反對者進一步闡述這個計畫。10月,英國政府批准這個計畫,條件是要加入的地區同意。在婆羅洲研究當地居民意見的葛波委員會認為沙巴和沙拉越同意合併,但是在汶萊則有許多人反對合併。在新加坡的公民投票中70%的人贊成合併,條件是新加坡州政府獲得大的自主權。 英國政府討論葛波委員會的報告後又設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寫馬來西亞憲法的草稿。實際上這個新的憲法與老憲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少數地方加了修改。比如本來給予馬來人的優惠被普及到所有“蔔密普差”。新加入的州比原有的九個馬來亞州的自主權大些。1963年7月的談判結束後決定馬來西亞將於1963年8月31日正式成立,新加坡、沙巴和沙拉越是新加入的州。汶萊國內爆發動亂,雖然這個動亂被撲滅,但是人們認識到汶萊加入的話可能會成為一個不穩定因素,因此汶萊沒有加入。 菲律賓和印尼強烈反對這個發展。印尼稱馬來西亞為新殖民主義的代表,而菲律賓則強調沙巴是它的領土。印尼總統蘇卡諾在強大的印尼共產黨的支持下稱馬來西亞是針對印尼的新殖民主義詭計,他支持沙勞越上主要由當地華人組織的共產黨暴動。印尼非政府武裝力量進入沙勞越,但是被馬來西亞和英聯邦軍隊抵擋住了。這個“衝突”時期一直延續到1965年印尼爆發軍變,蘇卡諾下臺,印尼共產黨被摧毀為止。蘇卡諾的後繼蘇哈托改善了印尼與馬來西亞的關係。與此同時菲律賓總統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重新提出菲律賓擁有沙巴,其理由是沙巴本來屬於蘇祿蘇丹國,馬卡帕加爾提出這個要求主要是為了克服其國內的困難。1966年菲律賓新總統馬可仕放棄了這個要求承認馬來西亞。 ==獨立後的問題== 1930年代的大蕭條和此後的抗日戰爭終止了華人向馬來亞的移居,穩定了馬來亞的人口分佈比率,結束了馬來人可能成為少數人的危險。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國內的馬來人占55%,華人35%,印度人10%。由於一直到最近馬來人的出生率比較高到2000年馬來人的比率升高到60%多。 新加坡的加入打破了這個方程,華人的比率增加到近40%。巫統和華人公會均害怕李光耀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當時被看作是極端的社會主義黨派)對馬來亞選民的吸引力,他們試圖在新加坡組織黨派來對李光耀在那裏的地位進行挑戰。雖然李光耀此前答應他的人民行動黨不會參加馬來西亞的大選,但面臨這種挑戰他威脅將派出候選人參加1964年的馬來亞聯邦大選。東姑阿都拉曼因此要求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獨立的馬來西亞最緊迫的問題在於教育和一部分民族社群極其的貧困。在獨立後的第一次大選中巫統和華人公會的聯盟除一席外獲得了議會的所有席位,因此國內可以說沒有有效的反對派,因此國內的問題只有在執政派內部討論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是互相關聯的。華人在教育上的優勢也導致了他們得以控制國家的經濟,而巫統領袖則決意要中止華人在經濟上的壟斷。華人公會內部對這個問題非常矛盾,一方面它必須保護其自己的社團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必須保持與巫統的良好關係,1959年這在華人公會內部導致了一場危機。最後華人公會的首領林蒼祐決定反對巫統的政策。但是東姑阿都拉曼威脅讓兩黨聯盟破裂後華人公會又讓步了。 1961年的教育法案標誌著巫統在教育問題上的勝利。在中學只適用馬來語和英語教課,而在國有的小學只教馬來語。雖然華人和印度人社群可以保持他們的漢語和泰米爾語的小學,但是學生必須學馬來語,而且必須固定的馬來課程。最重要的是馬來亞大學(1963年從新加坡遷到吉隆玻)的入學考試使用的是馬來語,雖然一直到1970年代大多數課程是用英語教的。這使得華人學生被排除在外。同時馬來語學校獲得大筆資金,馬來人獲得優待。華人公會在政策上的讓步使得它不再深受華人社團的支持。 馬來亞獨立時具備著很好的經濟優點。它是世界上三個重要貨物(橡膠、錫和棕櫚油)最重要的出產國之一,此外它也是重要的鐵礦石出產國。這些出口工業給馬來亞政府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盈利,馬來亞政府可以用它來投資於其工業發展和基礎建設專案。雖然巫統不是一個社會主義黨派,但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國家一樣馬來亞於1950和60年代非常看重國家計畫。馬來亞的前兩個五年計劃(1956年至1960年和1961年至1965年)通過國家在工業上的投資來促進經濟發展,以及修復在戰爭和緊急狀態時期被破壞和被忽視的基礎設施如公路和港口。政府試圖減少馬來亞對其出口貨物的依靠,因為這些出口貨物的市場價格嚴重地影響馬來亞的經濟發展。馬來亞政府也意識到隨著合成橡膠的生產和使用的普及對天然橡膠的需求會降低。由於三分之一的馬來人勞動力在橡膠工業裏工作,發展其他提供工作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其他橡膠出產國的競爭意味著要保持馬來亞的橡膠工業的利潤必須保持它的低工資,而這又保持了農村馬來人的貧困。 與教育方面一樣,巫統政府未說明的經濟發展政策是將經濟勢力從華人手中轉移到馬來人手中。馬來亞和第一個馬來西亞的五年計劃(1966年至1970 年)將巨大的資源轉向對農村馬來社群有利的發展上,比如鄉村學校、農村公路、醫院和灌溉專案。國家設立了一些機關來幫助馬來小本經營提高他們的生產和他們的收入。聯邦土地開發局幫助許多馬來人購買土地或者改善他們已經擁有的土地。國家還為馬來人提供低息貸款來幫助他們辦企業。政府招標時系統性地優惠馬來企業,這使得許多華人企業“馬來化”。這些措施幫助減小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生活水準的差異,不過也有人認為隨著馬來西亞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兩個社群之間的差異無論如何都會減小的。 ==1969年危機== 華人公會和國大黨在這些政策中與政府的合作使得它們在華人和印度人選民中喪失了許多支持。與此同時,政府在1950和60年代的平權政策在馬來人中造成了一個受過教育,但是卻找不到工作的階層。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組合,它導致了新的黨派的成立。1968年馬來西亞人民運動党成立,這個黨不基於一個民族社團,它包括馬來商業聯邦主義人士、馬來知識份子,也包括華人和印度人領袖。同時伊斯蘭主義的馬來西亞伊斯蘭党和一個華人的社會主義黨派民主行動黨獲得的支持加強,而巫統和華人公會獲得的支持則被削弱。 在1969年5月的聯邦大選中,巫統-馬華公會-國大黨聯盟只獲得了48%的選票,但在議會中它依然獲得多數。馬華公會在以華人為主的地區將大多數席位喪失給了人民運動党和民主行動黨。選舉結果導致反對黨(多數為華人)在吉隆玻進行勝利遊行,而此舉又導致了反華動亂-五一三事件。六千所華人住宅和企業被焚毀,至少184人喪生。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由副首相阿都拉薩為首的國家行動理事會從東姑阿都拉曼政府手中接管大權。1970年9月東姑阿都拉曼被迫下臺,將權力交給阿都拉薩。政府使用英管緊急狀態時期留下的內部安全法廢除議會和政黨、進行媒體檢查、嚴重限制政治活動。內部安全法允許政府不經過法庭無限期地關押任何人。這些措施被廣泛用來熄滅對政府的批評,而且沿用至今。憲法被更改,任何對馬來西亞國王的批評被看作非法(即使在議會內也不允許),馬來人在國內享有特殊地位,馬來語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 1971年議會恢復,一個新的政府聯盟國民陣線組成的政府入職。這個聯盟包括巫統、華人公會、國大黨和被削弱的人民運動党,以及沙加和沙勞越地方黨派。民主行動黨是政府外唯一重要的反對黨。伊斯蘭黨也加入了這個聯盟,但1977年又退出。阿都拉薩任首相直到他1976年逝世。巫統創建人翁惹化的兒子胡先翁繼他任首相。此後從1971年開始任教育部長的馬哈迪任首相,馬哈迪任首相達22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裏政府施行的政策巨大地改變了馬來西亞的經濟和社會。 ==現代馬來西亞== 1970年馬來西亞75%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是馬來人,大多數馬來人是農莊工人,被排除在現代經濟之外。1971年政府引入的新經濟政策打算使用四個五年(從1971年到1980年)改變這個狀況。這個計畫有兩個目標:消滅貧困,尤其是農村的貧困和消除種族與經濟作用之間的聯繫。後面這個目標標誌著將經濟勢力從華人轉到馬來人手中。 為了克服貧困政府使用將25萬馬來人移居到新開墾的農田上,更多的在農村基礎建設上的投資和在農村開闢自由貿易區來產生新的生產工作等手段。在 1970和80年代裏農村貧困的確減少了,尤其在馬來半島上效果明顯。但是批評者認為政府的政策沒有起多少作用,貧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整個國家經濟的增長(部分因為新發現的原油和天然氣)以及農村人口移居城市。政府政策並沒有改善低薪農莊工人的情況,但是總的來說低薪農莊工人在所有工作人員中的比例降低了。1990年馬來西亞最貧困的地區是沙加和沙勞越的農村,這些地區比國家其他地區落後得多。在這些年中馬來西亞城市的發展迅速,尤其吉隆玻即吸引了馬來亞農村的移民,也吸引了印尼、孟加拉、泰國和菲律賓的移民。城市貧困首次成為一個問題,大城市周邊產生了貧民窟。 馬哈迪任教育部長和首相時推動的第二個政策在於將國家經濟勢力轉到馬來人手中。馬哈迪在全國大大擴大了中學和大學的數目,並要求教課時越來越多地使用馬來語來取代英語。這個措施的結果是製造了一個新的馬來專業階層。它也非正式地對華人創造了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阻礙,因為只有少數華人能夠說流利的馬來語來在馬來語大學中上課。因此華人家庭往往將他們的孩子送到新加坡、澳大利亞、英國或美國去上大學。比如2000年有六萬馬來西亞人擁有澳大利亞大學的學位。這個措施的一個副作用是許多馬來西亞人接受到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而他們回到馬來西亞後又給當地的社會帶來了矛盾。馬哈迪還促進馬來婦女的教育。 2000年半數的馬來西亞大學生是女生。 為了給這些新的馬來畢業生提供職業,政府建立了一些新的國有企業,其中最重要的有國家企業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和重工業公司,這些企業不但雇用了許多馬來人而且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並製造了新的技術和管理工作。這些公司優先雇用馬來人。這些政策的結果是從1969年到1990年馬來人在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從1.5%提高到20.3%。馬來人擁有的企業從39%提高到68%。不過後面這個數字不精確,因為有不少馬來人擁有的企業實際上在後臺上依然是間接受華人控制的。不過總的來說馬來人在經濟上所占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在馬來西亞經濟生活中華人所占的比例依然非常高,但是2000年華人和馬來人的企業之間的區別正在逐漸減小。許多新的企業,尤其是在增長的部門比如資訊工程中,由兩個民族的人同時擁有和管理。 除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暫時被中斷外,其經濟增長從1970年開始劇烈而且持續不斷。但是馬來西亞的政治卻沒有這麼大的變化。1970年通過的鎮壓措施至今有效。雖然從1974年開始大選恢復,而且在大選期間選舉活動基本上自由,但是馬來西亞實際上是一個一黨制的國家,一般巫統支配的國民陣線幾乎贏得所有席位,民主行動党贏得少數華人城市席位,伊斯蘭党贏得少數馬來人農村席位。由於民主行動黨與伊斯蘭党的章程徹底相對,它們無法形成聯合的有效的反對派。在媒體中幾乎沒有對政府的批評,公共示威被嚴厲限制。內部安全法依然被用來緘默反對者,巫統的青年組織則對反對者進行人身攻擊。 在馬哈迪長時間的首相期間(從1981年至2003年)馬來西亞的政治文化越來越專制,其頂峰在於1997年由於政府內部的意見分歧所導致的副首相安華的撤職和被捕。早在1980年代巫統內部的一次爭執中馬來西亞的法庭機構就已經喪失了它的獨立性,而安華事件中法庭中錯綜複雜的糾葛尤其被看作馬來西亞民主消失的表現。安華的妻子阿茲紮組織了一個新的黨人民公正黨。在1999年的大選中人民公正党與民主行動黨和伊斯蘭黨組成了一個同盟(替代陣線)。其結果是伊斯蘭党從巫統手中贏得一系列馬來議席,許多華人選民反對這個與伊斯蘭党的不正常的聯盟,使得民主行動党對華人公會失去了許多議席,甚至連民主行動党的領導人林吉祥也落選。阿茲紮贏得了她丈夫在檳城的選區。但總的來說替代陣線的影響不大。 馬哈迪於2003年退位,他的繼承人阿都拉·巴達威沒有阻止法庭決定釋放安華並允許安華出國。這被看作是可能趨向自由的做法。在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中阿都拉領導的國民陣線大獲全勝,幾乎將伊斯蘭黨和人民公正黨掃出議會,只有民主行動黨贏回了它1999年失去的席位。這次勝利的主要原因除阿都拉本人的普及性外還有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和反對黨的無效。 2006年11月3日,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舉行特別會議,推選米詹·紮因·阿比丁為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 {{世界各地|地區=馬來西亞}} {{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各地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世界歷史/馬來西亞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