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世界國旗/升國旗儀式有過幾次變動? 的原始碼
←
世界國旗/升國旗儀式有過幾次變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世界國旗/內容頂部}} 也許人們並不知道,從1949年開國大典的第二天到1951年,國旗的升降由北平市糾察總隊負責。這期間北京市供電局一位叫陳紅年的老人是主要的升旗手,遺憾的是老人現在已經離開了人世。 從1951年國慶日到1977年10月的26個年頭裏,國旗的升降同樣由北京市供電局承擔,只不過升旗手換成了工人胡其俊。談起升旗話題,胡其俊老人回憶說,第一次升國旗的頭天晚上我根本無法入睡,一會兒起來看表,一會兒起來抽煙,生怕晚了。天剛濛濛亮,我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到天安門管理處領國旗,然後一氣兒跑到廣場的旗杆下,仔仔細細地將國旗系好,將她撫平,升上天空。當我看著自己親手升起的國旗迎風飄揚時,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當時對升國旗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能夠把國旗順利升到旗杆頂端即可。那時也不是每天都升降國旗,只是在春節、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節日才升掛國旗。 直到1976年,北京衛戍區的官兵接過國旗升降任務後,才有了簡單的升旗儀式:每日由兩名戰士扛著國旗,齊步穿過長安街,升起莊嚴的國旗。但為了安全,有時不得不避讓過往的行人和車輛。因此,升旗時間往往只是估摸個大概。 1983年1月31日,衛戍區某部改編為武警部隊,升降國旗的任務落在了武警北京總隊某部六中隊五班的身上———也就是現在的“國旗班”。一開始,他們依然沿襲了原來的升旗儀式。後來,第一任國旗班班長董立敢,受某國元首檢閱三軍儀仗隊的啟示,連夜寫了份報告談自己的設想:他希望升國旗也應該像儀仗隊一樣,一人擎旗,兩人護衛,昂首挺胸,正步行進。 他的設想很快得到上級領導的同意。在此基礎上,他們又提出一個由12人組成升旗方隊進行升旗的方案,並將此方案拍成錄影,呈送中央領導審批。沒想到很快得到三點批示:一是平時升旗由齊步改為正步;二是護衛隊員應多增加點;三是組織一個軍樂隊參與升旗儀式。根據此意見,便改成了如今的百人升旗儀式。即:36人的護旗方隊和2名升旗手,再加上每旬的第一天升旗時,現場演奏《歌唱祖國》的62名軍樂隊員,新升旗儀式的人數正好是100人。 [[Category:世界國旗]] {{世界國旗/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國旗/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國旗/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國旗/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世界國旗/升國旗儀式有過幾次變動?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