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世界歷史/美國 的原始碼
←
世界歷史/美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衆國,是壹個年輕的國家,從建國到現在只有二百多年曆史。 ==前殖民時代== 在歐洲人來到這裏之前, 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壹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這北美洲,並且在這裏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 卻有著豐富的口頭文學。對于原住民的人口,曆史上的統計有很大出入,據1492年(哥倫布第壹次來到北美洲)的估測,北美印第安人總數大約有八百萬到壹千萬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領土受到嚴重威脅。由于歐洲人帶來的各種病菌,在150年內,原住民的人口銳減了90%;他們的村落被摧毀,原本用于畜牧或種植的土地被毀掉了。 ==殖民地時代(1493年—1779年)== “在從前無人來到的地方,我們希望移植壹個民族。” 十七世紀初,英國開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壹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殖民地時代,伴隨著與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産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化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萬惡的黑奴貿易在美國盛行起來。從1607年到1733年,英國殖民者先後在北美洲東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後來,這些殖民地便成爲美國最初的十三個州。 重要曆史事件: * 1619年7月,在弗吉尼亞州詹姆斯敦召開了弗吉尼亞議會,這是世界最早的代議制機構。 * 1620年11月,壹批受英國迫害的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港,共同簽署五月花號公約,決定按照多數人的意願進行管理,建立民治的政府。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政府頒發的《印花稅法》、《湯森稅法》和《駐兵條例》。其中印花稅法是爲了將其爲期7年的英法戰爭的巨額開銷轉嫁給北美殖民地。 在喬治·華盛頓的帶領下,北美殖民者在對英國的美國獨立戰爭中贏得了勝利,並且建立起了美利堅合衆國。 重要曆史事件: * 1770年3月5日,波士頓市民與英國駐軍發生沖突,英國駐軍向北美平民開槍,造成舉世矚目的波士頓慘案。 *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傾茶事件。 * 1774年9月5日,來自各地的殖民者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壹屆“大陸會議”。 ==1789年—1861年的美國曆史==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買案(Louisiana Purchase)讓農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國勢力從美國西部邊界移除,並且提供美國農人壹塊廣大的土地。 幾個星期以後,英國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之間開戰了。美國當時的收入仰賴向歐洲輸出農産品,因此試圖同時對兩個戰爭中的強權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們與它們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間運輸産品來獲利。當這個行爲對兩個戰爭國有利的時候,它們便會准許,然而當這個行爲無利于他們的時候便予以反對。 當1805年法國海軍在特拉法爾加戰役(Battle of Trafalgar)中被摧毀後,英國希望斷絕法國的海外貿易紐帶,另壹方面也是爲了報複美國的貿易行爲,英國于是對美國海岸實施了封鎖。 ==1861年—1865年的美國曆史== 接下來的四年,在美國曆史上是最陰暗的,國家爲自己流淚,奴隸制度和各州權力的爭鬥。日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北部各州擊敗了以種植園農業爲主的南部各州。但是雙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國人犧牲,並且許多南方土地被毀壞。不過最後,無論如何,奴隸制還是被廢黜了,美國也開始了緩慢的重建。 ==1865年—1918年的美國曆史== 內戰後美國政府鼓勵民衆向西移民,還鼓勵修築鐵路,連接西部至經濟較發達的東岸地區。同時西部不少地方自1850年代都發現了金礦,吸引不少居于東岸的人淘金。1869年連接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竣工,鐵路帶給美國原居民更多沖突,當當地土著首領和移民簽訂土地協議時,雙方對協議內容有不同理解。土著不能理解移民的私有財産理念,他們認爲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獵。壹場爲生存而戰的戰鬥開發了,許多土著買了槍械,襲擊移民宅地、馬車隊、鐵路和美國騎兵。而美國白人則大量屠殺土著賴以爲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萬頭,到1885年只剩下2000頭。土著被迫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莊稼,他們不習慣種植,不能成爲美國公民。土著與美軍長期戰鬥,使土著幾乎滅亡。1890年,最後壹次戰鬥屠殺了200多名蘇族人。不久後所有的土著都被趕進保留地。土著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永遠結束.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曆史== 這段時間美國利用其充足的人口、國內工業發展和壹系列的國際投機活動,令美國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已成爲世界工業大國,並出現新的科技(如電報和貝塞麥(轉爐)煉鋼法),興建更大的鐵路網絡。 這段時間也是壹個空前的移民高潮,有三千七百萬人在1840與1920年間移居美國,範圍包括歐洲、非洲以至亞洲。這除爲美國提供充足勞動力外,並令先前未開發的區域得以開發,如加州中部。美國種族之間沖突開始,大量黑人遭受壓迫,以便白人農民和大農場經營者可以接管他們的土地。 在這個時期,美國也成爲國際性參與者。在1900-1903征服菲律賓超過壹百萬人,殺掉大量菲律賓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制出核子彈頭,並在 1945年投向日本迫使日本投降。由于美國並沒有參與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得以藉著其經濟和軍事力量成爲頭號大國,與蘇聯平起平坐。 ==冷戰結束(1980年-1988年)== 1980年,羅納德·裏根(Ronald Reagan )當選總統,並簽署了國內減稅計劃和積極反蘇的國際政策。盡管美國赤字飛速增長,但東方集團在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下開始逐漸瓦解,最終于布什總統(George H.W. Bush)在任時戲劇性的崩潰。 ==新時代(1988年-現在)==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爲世界唯壹的超級大國,在海外依舊進行著各種軍事行動,包括1991年海灣戰爭。1992年比爾·克林頓上台後,得益于數字革命和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機遇,美國經濟迎來了其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增長。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九壹壹事件,由奧薩馬·本·拉登策劃的恐怖活動襲擊了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作爲回應,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下令軍隊入侵阿富汗並推翻了庇護本·拉登的塔利班政權。2003年,布什又以反恐爲名,入侵了伊拉克,推翻並抓捕了薩達姆·侯賽因。第二次伊戰遭致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反對,進壹步加劇了全球反美情緒。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曆史上結果最爲接近的壹次總統選舉,也預示著政治兩極化的到來。2005年8月,卡特裏娜飓風引發的洪水嚴重摧毀了新奧爾良和密西西比州沿海地區,美國政府因災前准備和災後援救工作效率低下、動作緩慢而備受批評。截止2006年,美國政治中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墮胎、幹細胞研究、同性婚姻、移民改革和伊拉克戰爭。 {{世界各地|地區=美國}} {{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各地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世界歷史/美國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