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之趾
出自 Tw.18dao.net
國風·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zhēn)振公子,于(xū)嗟(jiē)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麟: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仁獸。它有蹄不踏,有額不抵,有角不觸,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獸,因而把它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所謂仁厚、誠實。現代生物學家或以爲的長頸鹿。趾:足,指麒麟的蹄。
- 振振:誠實仁厚的樣子。公子:與公姓、公族皆指貴族子孫。
- 于:通“籲”,歎詞。于嗟:歎美聲。
- 定:通“顁(dìng)”,即額頭。
- 公姓:諸侯之子爲公子,公子之孫爲公姓。或曰公姓猶言公子,變文以協韻。
- 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孫。
魯哀公十四年,魯人去西郊打獵,獵獲壹只麒麟,而不識爲何物。孔子見了,說道:“這是麒麟呀!”獲麟壹事對于孔子刺激很大,他記在他所作的《春秋》上,而且停筆不再往下寫了。並又作了壹首《獲麟歌》。這首詩很像是孔子的《獲麟歌》。詩三章,其首句描寫麒麟,次句描寫貴族,末句慨歎不幸的麒麟。意在以貴族打死麒麟比喻統治階者迫害賢人(包括孔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