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漢語詞典/舌
出自 Tw.18dao.net
< 討論:漢語詞典
新增留言[編輯]
--36.233.36.114 (IP 位置 | 誰是 | 貢獻) 2017年10月10日 (二) 19:20 (CST)
留言: 「舌燦蓮花」應是「舌粲蓮花」
「粲」意符為「米」,本義指精米(如:白粲/精粲),引申為“美”(特指美女,如:粲者)、“笑”(如:博君一粲/以資 一粲)。當形容詞,指綺麗、粹美、精妙(如:綺粲/粲麗/粲美/粲艷/粲花蓮舌/粲花妙舌)。當動詞,指吐放、恣情吐說(如: 舌粲蓮花/舌粲珠璣/齒粲飛花/齒粲瓊瑰)、宋•洪适《擬古十三首•今日良宴會》:「放歌掀醉髯,晤語粲春葩。」(晤語:見 面交談。粲春葩:吐放出的言詞如春花之富艷,奪目攝人。)。又指開;綻開,如「傾詞粲吐,下筆蘭芳」、宋•釋文珦〈四序〉: 「軟草鋪作茵,芳葩粲成綉。」、宋•陳著〈寄題剡竺貫之書堂〉:「一片心田種善根,粲爲枝葉有兒孫。」、《民國通俗演義》:「一 張樱桃小口,尤能粲吐蓮花,每出一語,無不令人解頤。」以上這些義項,皆是「燦」所不具備的。
二.「舌粲蓮花」指口吐蓮花;口吐珠璣;舌底生蓮;舌粲珠璣;舌底粲蓮(粲:開綻,吐生)。為褒義詞,常用來形容口才好, 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美妙。「粲」當動詞,指吐放;恣情吐說,見於清•吳趼人《劫餘灰•第十二回》:「老師傅舌粲蓮花, 弟子頓開愚昧矣。」。「口吐蓮花」比喻口能吐發妙語,說話有文采。見於《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少游又問訊云:『願 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小妹一頭走,一頭答應:『随道人中吐蓮花,半文無舍。』」「口吐珠璣」見於明•謝讜《四喜記• 花亭佳偶》:「身呈文彩,口吐珠璣」。「舌底生蓮」見於《聊齋志異•八大王》:「舌底生蓮者,不能窮其狀。燈前取影者,不能 為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