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十五年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作者:左丘明

  【經】二十有五年春,齊崔抒帥師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齊崔抒弑其君光。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儀。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秋八月己巳,諸侯同盟于重丘。公至自會。衛侯入于夷儀。楚屈建帥師滅舒鸠。冬,鄭公孫夏帥師伐陳。十有二月,吳子遏伐楚,門于巢,卒。

  【傳】二十五年春,齊崔抒帥師伐我北鄙,以報孝伯之師也。公患之,使告于晉。孟公綽曰:「崔子將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歸,何患焉!其來也不寇,使民不嚴,異于他日。」齊師徒歸。

  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東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禦武子以吊焉。見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筮之,遇《困》三之《大過》三。史皆曰:「吉。」示陳文子,文子曰:「夫從風,風隕,妻不可娶也。且其《繇》曰:『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濟也。據于蒺藜,所恃傷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無所歸也。」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當之矣。」遂取之。莊公通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爲崔子,其無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間伐晉也,曰:「晉必將報。」欲弑公以說于晉,而不獲間。公鞭侍人賈舉而又近之,乃爲崔子間公。

  夏五月,莒爲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齊。甲戌,飨諸北郭。崔子稱疾,不視事。乙亥,公問崔子,遂從姜氏。姜入于室,與崔子自側戶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賈舉止衆從者,而入閉門。甲興,公登台而請,弗許;請盟,弗許;請自刃于廟,勿許。皆曰:「君之臣抒疾病,不能聽命。近于公宮,陪臣幹取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牆。又射之,中股,反隊,遂弑之。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死。祝佗父祭于高唐,至,覆命。不說弁而死于崔氏。申蒯侍漁者,退,謂其宰曰:「爾以帑免,我將死。」其宰曰:「免,是反子之義也。」與之皆死。崔氏殺融蔑于平陰。

  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爲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爲社稷死,則死之;爲社稷亡,則亡之。若爲己死而爲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啓而入,枕屍股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盧蒲癸奔晉,王何奔莒。

  叔孫宣伯之在齊也,叔孫還納其女于靈公。嬖,生景公。丁醜,崔抒立而相之。慶封爲左相。盟國人于大宮,曰:「所不與崔、慶者。」晏子仰天歎曰:「嬰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乃砍。辛巳,公與大夫及莒子盟。

  大史書曰:「崔抒弑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闾丘嬰以帷縛其妻而栽之,與申鮮虞乘而出,鮮虞推而下之,曰:「君昏不能匡,危不能救,死不能死,而知匿其昵,其誰納之?」行及弇中,將舍。嬰曰:「崔、慶其追我!」鮮虞曰:「壹與壹,誰能懼我?」遂舍,枕辔而寢,食馬而食。駕而行,出弇中,謂嬰曰:「速驅這!崔、慶之衆,不可當也。」遂來奔。

  崔氏側莊公于北郭。丁亥,葬諸士孫之裏,四翣,不跸,下車七乘,不以兵甲。

  晉侯濟自泮,會于夷儀,伐齊,以報朝歌之役。齊人以莊公說,使隰鉏請成。慶封如師,男女以班。賂晉侯以宗器、樂器。自六正、五吏、三十帥、三軍之大夫、百官之正長、師旅及處守者,皆有賂。晉侯許之。使叔向告于諸侯。公使子服惠伯對曰:「君舍有罪,以靖小國,君之惠也。寡君聞命矣!」

  晉侯使魏舒、宛沒逆衛侯,將使衛與之夷儀。崔子止其帑,以求五鹿。

  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鄭人怨之,六月,鄭子展、子産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遂入之。陳侯扶其大子偃師奔墓,遇司馬桓子,曰:「載余!」曰:「將巡城。」遇賈獲,載其母妻,下之,而授公車。公曰:「舍而母!」辭曰:「不祥。」與其妻扶其母以奔墓,亦免。子展命師無入公宮,與子産親禦諸門。陳侯使司馬桓子賂以宗器。陳侯免,擁社。使其衆,男女別而累,以待于朝。子展執絷而見,再拜稽首,承飲而進獻。子美入,數俘而出。祝祓社,司徒致民,司馬致節,司空致地,乃還。

  秋七月己巳,同盟于重丘,齊成故也。

  趙文子爲政,令薄諸侯之幣而重其禮。穆叔見之,謂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齊崔、慶新得政,將求善于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禮,道之以文辭,以靖諸侯,兵可以弭。」

  楚薳子馮卒,屈建爲令尹。屈蕩爲莫敖。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城。吳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師先,子強、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帥左師以退。吳人居其間七日。子強曰:「久將墊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戰!請以其私卒誘之,簡師陳以待我。我克則進,奔則亦視之,乃可以免。不然,必爲吳禽。」從之。五人以其私卒先擊吳師。吳師奔,登山以望,見楚師不繼,複逐之,傅諸其軍。簡師會之,吳師大敗。遂圍舒鸠,舒鸠潰。八月,楚滅舒鸠。

  衛獻公入于夷儀。

  鄭子産獻捷于晉,戎服將事。晉人問陳之罪,對曰:「昔虞阏父爲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則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賴。桓公之亂,蔡人欲立其出。我先君莊公奉五父而立之,蔡人殺之。我又與蔡人奉戴厲公,至于莊、宣,皆我之自立。夏氏之亂,成公播蕩,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今陳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棄我姻親,介恃楚衆,以憑陵我敝邑,不可億逞。我是以有往年之告。未獲成命,則有我東門之役。當陳隧者,井堙木刊。敝邑大懼不竟,而恥大姬。天誘其衷,啓敝邑之心。陳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獻功!」晉人曰:「何故侵小?」對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且昔天子之地壹圻,列國壹同,自是以衰。今大國多數圻矣!若無侵小,何以至焉?」晉人曰:「何故戎服?」對曰:「我先君武、莊,爲平、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複舊職!』命我文公戎服輔王,以授楚捷,不敢廢王命故也。」士莊伯不能诘,複于趙文子。文子曰:「其辭順,犯順不祥。」乃受之。

  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複伐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爲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爲功。慎辭也!」

  楚蒍掩爲司馬,子木使庀賦,數甲兵。甲午,蒍掩書土田,度山林,鸠數澤,辨京陵,表淳鹵,數疆潦,規偃豬,釘原防,牧隰臯,井衍沃,量入修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既成,以授子木,禮也。

  十二月,吳子諸樊伐楚,以報舟師之役。門于巢。巢牛臣曰:「吳王勇而輕,若啓之,將親門。我獲射之,必殪。是君也死,強其少安!」從之。吳子門焉,牛臣隱于短牆以射之,卒。

  楚子以滅舒鸠賞子木。辭曰:「先大夫蒍子之功也。」以與蒍掩。

  晉程鄭卒。子産始知然明,問爲政焉。對曰:「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子産喜,以語子大叔,且曰:「他日吾見蔑之面而已,今吾見其心矣。」子大叔問政于子産。子産曰:「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

  衛獻公自夷儀使與甯喜言,甯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烏乎!《詩》所謂『我躬不說,皇恤我後』者,甯子可謂不恤其後矣。將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終也,思其複也。《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詩》曰:『夙夜匪解,以事壹人。』今甯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藕。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壹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會于夷儀之歲,齊人城郏。其五月,秦、晉爲成。晉韓起如秦位盟,秦伯車如晉位盟,成而不結。

翻譯

  二十五年春季,齊國的崔抒率領軍隊進攻魯國北部邊境,報複孝伯那次進攻齊國。魯襄公擔心,派人向晉國報告,孟公綽說:“崔子將要有大志,不在于困擾我國,壹定很快回去,擔心什麽?他來的時候不劫掠,使用百姓不嚴厲,和平日不同。”齊軍空來了壹趟而退兵。

  齊國棠公的妻子,是東郭偃的姐姐。東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東郭偃爲崔武子駕車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很喜愛她,讓東郭偃爲他娶過來。東郭偃說:“男女婚配要辨別姓氏。現在您是丁公的後代,下臣是桓公的後代,這可不行。”崔武子占筮,得到《困》卦變成《大過》,太史都說“吉利”。拿給陳文子看,陳文子說:“丈夫跟從風,風墜落妻子,不能娶的。而且它的繇辭說:‘爲石頭所困,據守在蒺藜中,走進屋,不見妻,凶。’爲石頭所困,這意味前去不能成功。據守在蒺藜中,這意味所依靠的東西會使人受傷。走進屋,不見妻,凶,這意味無所歸宿。”崔武子說:“她是寡婦,有什麽妨礙?死去的丈夫已經承擔過這凶兆了。”于是崔武子就娶了棠姜。

  齊莊公和棠姜私通,經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賜給別人。侍者說:“不行。”齊莊公說:“不用崔子的帽子,難道就沒有帽子了?”崔武子由此懷恨齊莊公,又因爲齊莊公乘晉國的動亂而進攻晉國,說:“晉國必然要報複。”崔武子想要殺死齊莊公來討好晉國,而又沒有得到機會。齊莊公鞭打了侍人賈舉,後來又親近賈舉,賈舉就爲崔武子找機會殺死齊莊公。

  夏季,五月,莒國由于且于這次戰役的緣故,莒子到齊國朝見。十六日,齊莊公在北城設享禮招待他,崔武子推說有病,不辦公事。十七日,齊莊公去問候崔武子,乘機又與棠姜幽會。姜氏進入室內和崔武子從側門出去。齊莊公拍著柱子唱歌。侍人賈舉禁止莊公的隨從入內,自己走進去,關上大門。甲士們壹哄而起,齊莊公登上高台請求免死,衆人不答應;請求在太廟自殺,還不答應。都說:“君王的下臣崔抒病得厲害。不能聽取您的命令。這裏靠近君王的宮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亂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齊莊公跳牆,有人用箭射他,射中大腿,掉在牆內,于是就殺死了他。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都被殺死。祝佗父在高唐祭祀,到達國都,複命,還沒有脫掉官帽,就在崔武子家裏被殺死。申蒯,是管理漁業的人,退出來,對他的家臣頭子說:“妳帶著我的妻子兒女逃走,我准備壹死。”他的家臣頭子說:“如果我逃走,這是違背了您的道義了。”就和申蒯壹起自殺。崔氏在平陰殺死了鬷蔑。

  晏子立在崔氏的門外邊,他的手下人說:“死嗎?”晏子說:“是我壹個人的國君嗎?我去死?”手下人說:“逃嗎?”晏子說:“是我的罪過嗎?我逃走?”手上人說:“回去嗎?”晏子說:“國君死了,回到哪兒去?作爲百姓的君主,難道是用他的地位,來淩駕于百姓之上?應當主持國政。作爲君主的臣下,難道是爲了他的俸祿?應當保護國家。所以君主爲國家而死,那麽也就是爲他而死,爲國家而逃亡,那麽也就是爲他而逃亡。如果君主爲自己而死,爲自己而逃亡,不是他個人寵愛的人,誰敢承擔這個責任?而且別人有了君主反而殺死了他,我哪能爲他而死?哪裏能爲他而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裏去呢?”開了大門,晏子進去,頭枕在屍體的大腿上而號哭,起來,往上跳三次以後才出去。有人對崔武子說:“壹定要殺了他!”崔武子說:“他是百姓所向往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盧蒲癸逃亡到晉國,王何逃亡到莒國。

  叔孫宣伯在齊國的時候,叔孫還把叔孫宣伯的女兒嫁給齊靈公,受到寵愛,生了齊景公。十九日,崔武子擁立景公爲國君而自己出任宰相,慶封做左相,和國內的人們在太公的宗廟結盟,說:“有不依附崔氏、慶氏的—”晏子向天歎氣說:“嬰如果不依附忠君利國的人,有上帝爲證!”于是就砍血。二十三日,齊景公和大夫以及莒子結盟。

  太史記載說:“崔抒殺了他的國君。”崔武子殺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著這樣寫,因而死了兩人。太史還有壹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武子就沒殺了。南史氏聽說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樣寫好了的竹簡前去,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回去。

  闾丘嬰用車子的帷幕包了妻子,裝上車,和申鮮虞坐壹輛車逃走。鮮虞把闾丘嬰的妻子推下車,說:“國君昏昧不能糾正,國君危險不能救駕,國君死亡不能以身殉,只知道把自己所親愛的人藏匿起來,有誰會接納我們?”走到弇中狹道,准備住下來,闾丘嬰說:“崔氏、慶氏可能在追我們。”鮮虞說:“壹對壹,誰能讓我們害怕?”就住下來,頭枕著馬缰而睡,先喂飽馬然後自己吃飯,套上馬車繼續趕路。走出弇中,對闾丘嬰說:“快點趕馬,崔氏、慶氏人多,是不能抵擋的。”于是就逃亡到魯國來。

  崔氏沒有把齊莊公的棺材殡于廟就放在外城北邊。二十九日,安葬在士孫之裏,葬禮用四把長柄扇,不清道,不警戒,送葬的破車七輛,不用武器盔甲隨葬。

  晉平公渡過泮水,和魯襄公、宋平公、衛殇公、鄭簡公、曹武公、莒子、邾于、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夷儀會合,進攻齊國,以報複朝歌這壹戰役。齊國人想用殺齊莊公這件事情向晉國解釋,派隰鉏請求講和。慶封來到軍中,男男女女分開排列、捆綁。齊國把宗廟裏的祭器和樂器送給晉平公。從六卿、五吏、三個師的將領、各部門的首長、屬官和留守的人都贈送財禮。晉平公答應了。派叔向告訴諸侯。襄公派子服惠伯回答說:“君王寬恕了有罪,以安定小國,這是君王的恩惠。寡君聽到命令了。”

  晉平公派魏舒、宛沒迎接衛獻公,准備讓衛國把夷儀給衛獻公居住。崔武子留下衛獻公的妻子兒女,來謀求五鹿這塊地方。

  當初,陳哀公會合楚王進攻鄭國,陳軍經過的路上,水井被填,樹木被砍,鄭國人很怨恨。六月,鄭國的子展、子産領著七百輛戰車攻打陳國,夜裏發動突然襲擊,就進了城。陳哀公扶著他的太子偃師逃奔到墳地裏,碰到司馬桓子,說:“用車裝上我!”司馬桓子說:“我正打算巡城呢。”碰到賈獲,車上裝著他的母親和妻了,賈獲讓他母親、妻子下車而把車子交給陳哀公。陳哀公說:“安置好妳的母親。”賈獲辭謝說:“婦女和妳同坐,不吉祥。”賈獲說完就和他妻子扶著他母親逃奔到墳地裏,也免于禍難。

  子展命令軍隊不要進入陳哀公的宮室,和子産親自守衛在宮門口,陳哀公讓司馬桓子把宗廟的祭器贈送給他們。陳哀公穿上喪服,抱著土地神的神主,讓他手下的男男女女分開排列、捆綁,在朝廷上等待。子展拿著繩子進見陳哀公,再拜叩頭,捧著酒杯向陳哀公獻禮。子産進入,點了點俘虜的人數就出去了。鄭國人向陳國的土地神祝告消災去邪,司徒歸還百姓,司馬歸還兵符,司空歸還土地,于是就回國。

  秋季,七月二十日,諸侯在重丘壹起結盟,這是由于跟齊國講和的緣故。

  趙文子主持政事,命令減輕諸侯的貢品而著重禮儀。穆叔進見他。趙文子對穆叔說:“從今以後,戰爭恐怕可以稍稍停止了。齊國的崔氏、慶氏新近當政,將要向諸侯改善關系。武也了解楚國的令尹。如果恭敬地執行禮儀,用外交辭令和他說,用來安定諸侯,戰爭可以停止。”

  楚國的薳子馮死了,屈建做令尹,屈蕩做莫敖。舒鸠人終于肯叛楚國。屈建率兵進攻舒鸠,到達離城,吳國人救援舒鸠。屈建急忙讓右翼部隊先出動,子強、息桓、子捷、子骈、子盂率領左翼部隊向後撤退。吳國人處在左右兩軍之間七天。子強說:“時間久了將會疲弱,疲弱就會被俘,不如趕快打仗。我請求帶領家兵去引誘他們,妳們選擇精兵,擺開陣勢等待我。我得勝就前進,我敗逃就看情況辦,這樣就可以免于被俘。不這樣,壹定被吳國俘虜。”大家聽從了他的話。五個人帶領他們的家兵先攻吳軍,吳軍敗逃,登山而遠望,看到楚軍沒有後繼,就再次追趕,迫近楚軍。楚軍精選部隊就和家兵會合作戰,吳軍大敗。楚軍乘機就包圍了舒鸠,舒鸠潰散。八月,楚國滅亡了舒鸠。

  衛獻公進入夷儀。

  鄭國的子産向晉國奉獻戰利品,穿著軍服主持事務。晉國人質問陳國的罪過,子産回答說:“從前虞父做周朝的陶正,服事我們先王。我們先王嘉獎他能制作器物,于人有利,並且是虞舜的後代,就把大女兒太姬匹配給胡公,封他在陳地,以表示對黃帝、堯、舜的後代的誠敬。所以陳國是我周朝的後代,到今天還依靠著周朝。陳桓公死後發生動亂,蔡國人想要立他們的後代,我們先君莊公奉事五父而立了他,蔡國人殺死了五父。我們又和蔡國人奉事厲公,至于莊公、宣公,都是我們所立的。夏氏的禍亂殺死了靈公,成公流離失所,又是我們讓他回國的,這是君王知道的。現在陳國忘記了周朝在的大德,丟棄我們的大恩,抛棄我們這個親戚,倚仗楚國人多,以進逼我敝邑,但是並不能滿足,我國因此而有去年請求攻打陳國的報告。沒有得到貴國的命令,反卻有了陳國進攻我國東門那次戰役。在陳軍經過的路上,水井被填塞,樹木被砍伐。敝邑非常害怕敵兵壓境,給太姬帶來羞恥,上天誘導我們的心,啓發了敝邑攻打陳國的念頭。陳國知道自己的罪過,在我們這裏得到懲罰。因此我們敢于奉獻俘虜。”晉國人說:“爲什麽侵犯小國?”子産回答說:“先王的命令,只要是罪過所在,就要分別給刑罰。而且從前天子的土地方圓壹千裏,諸侯的土地方圓壹百裏,以此遞減。現在大國的土地多到方圓幾千裏,如果沒有侵占小國,怎麽能到這地步呢?”晉國人說:“爲什麽穿上軍服?”子産回答說:“我們先君武公、莊公做周平王、周桓王的卿士。城濮這壹戰役後,晉文公發布命令,說:‘各人恢複原來的職務。’命令我鄭文公穿軍服輔佐天子,以接受楚國俘虜獻給天子,現在我穿著軍服,這是由于不敢廢棄天子命令的緣故。”士莊伯已經不能再質問,于是向趙文子回複。趙文子說:“他的言辭順理成章,違背了情理不吉利。”于是就接受鄭國奉獻的戰利品。

  冬季,十月,子展作爲鄭簡公的相禮壹起去到晉國,拜謝晉國接受他們奉獻的陳國戰利品。子西再次發兵進攻陳國,陳國和鄭同講和。

  孔子說:“古書上說:‘言語用來完成意願,文采用來完成言語。’不說話,誰知道他的意願是什麽?說話沒有文采,不能到達遠方。晉國成爲霸主,鄭國進入陳國,不是善于辭令就不能成功。要謹慎地使用辭令。”

  楚國的蒍掩做司馬,子木讓他治理軍賦,檢查盔甲武器。十月初八日,蒍掩記載土澤地田的情況:度量山林的木材,聚集水澤的出産,區別高地的情況,標出鹽堿地,計算水淹地。規劃蓄水池,劃分小塊耕地,在水草地上放牧,在肥沃的土地上劃定井田。計量收入制定賦稅制度,征收百姓交納戰車和馬匹稅、征收戰車步卒所用的武器和盔甲盾牌稅。完成以後,把它交付給子木,這是合于禮的。

  十二月,吳王諸樊進攻楚國,爲報複“舟師之戰”。進攻巢地的城門。巢牛臣說:“吳王勇敢而輕率,如果我們打開城門,他將會親自帶頭進門。我乘機射他,壹定能射死。這個國君死了,邊境上或可以稍爲安定壹些。”聽從了他的意見。吳王進入城門,牛臣躲在短牆後用箭射他,吳王死了。

  楚康王由于滅亡了舒鸠賞賜子木。子木推辭說:“這是先大夫蒍子的功勞。”楚康王就把賞賜給了蒍掩。

  晉國的程鄭死,子産才開始了解然明。子産向然明詢問有關施政的方針。然明回答說:“把百姓看成像兒子壹樣。見到不仁的人,就誅戮他,好像老鷹追趕鳥雀。”子産很高興,把這些話告訴子太叔,而且說:“以前我見到的只是然明的面貌,現在我了解到他內心甚有見識。” 子太叔向子産詢問政事。子産說:“政事好像農活,白天黑夜想著它,要想著他的開始又想著要取得好結果。早晨晚上都照想著的去做,所做的不超過所想的,好像農田裏有田埂壹樣,過錯就會少壹些。”

  衛獻公從夷儀派人向甯喜談複國的事情,甯喜同意了。太叔文子聽說了,說:“啊!《詩》所謂‘我的壹身還不能被人容納,哪裏來得及顧念我的後代?”甯子可以說是不顧他的後代了。難道可以嗎?大概是壹定不可以的。君子有所行動,要想到結果,想到下次能夠再如此。《書》說:‘慎重于開始,而重視其結果,結果就不會困惑。’《詩》說:‘早晚不敢懈怠,以事奉壹人。’現在甯子看待國君不如下棋,他怎麽能免于禍難呢?下棋的人舉棋不定,就不能擊敗他的對方,而何況安置國君而不能決定呢?必定不能免于禍難了。九代相傳的卿族,壹旦被滅亡,可悲啊!”

  在夷儀會見的那壹年,齊國人在郏地築城。那年五月,秦國、晉國講和,晉國的韓起去到秦國參加結盟,秦國的伯車去到晉國參加結盟。雖然講和但是並不鞏固。

關于“襄公二十五年”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