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
出自 Tw.18dao.net
國風·召南·行露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 行(háng)露:道路上的露水。行,道路。
- 厭浥(yāyì):水盛多,潮濕貌。
- 夙(sù)夜:早夜。指早起趕路。
- 謂: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與下文的“誰謂”的“謂”意不同;壹說奈何,即無奈。
- 角(jiǎo):鳥喙。
- 穿:穿破,穿透。
- 女:同汝,妳。無家:沒有成家、沒有妻室。
- 速:招,致。獄:案件,打官司。壹說監獄。
- 室家:夫妻,此處指結婚。家,媒聘求爲家室之禮也。壹說婆家。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壹說成室家的聘禮不夠。
- 牙:粗壯的牙齒。
- 墉(yōng):牆。
- 訟(sòng):訴訟。
- 女(rǔ)從:聽從妳。
道上露水濕漉漉,我豈不想早趕路?怎奈露水令人怵。
誰說鳥雀沒有嘴?何以啄破我的屋?誰說妳還沒有家?爲何抓我進官府?縱然抓我進官府,逼婚理由不充足。
誰說老鼠沒有牙?何以鑽透我的牆?誰說妳還沒有家?爲何逼我上公堂?即使逼我上公堂?也不嫁妳黑心郎!
這首詩的主題背景,從古至今,聚訟紛纭。《毛詩序》說:“《行露》,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疆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認爲此詩寫的是召伯審理的壹個男子侵陵女子的案件。而《韓詩外傳》、《列女傳·貞順篇》卻認爲是申女許嫁之後,夫禮不備,雖訟不行的詩作。清龔橙《詩本誼》、吳闿生《詩義會通》等承襲此說。明朱謀玮《詩故》又以爲是寡婦執節不貳之詞,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則以爲是貧士卻婚以遠嫌之作。今人高亨《詩經今注》認爲是壹個女子嫌棄夫家貧窮,不肯回家,被丈夫訟于官府而作;余冠英《詩經選》認爲是壹個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長對企圖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強橫男子的答複;陳子展《詩經直解》認爲是壹個女子拒絕與壹個已有妻室的男子重婚的詩歌。現代學者昝亮認爲余冠英的觀點比較接近此詩原意,但詩中的主人公應是那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