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聾

出自 Tw.18dao.net
< 漢語詞典(已重新導向自 )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字:聾

簡要介紹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耳

【部首筆劃】:06

【正體筆劃】:22

【简體】:聋

【拼音】:lóng,

【簡體筆劃】:11

【簡體筆順】:橫撇折撇捺橫豎豎橫橫橫

【拼音輸入】:long

【五筆輸入】:dxbf

【五行】:火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
Emoji: 🙉, Code: 1F649 Emoji: 👂, Code: 1F442


字體展示

【正體】:

【宋體】:

聾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

聾 (楷體矢量字庫)

聾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聾” 字的讀音 : lóng

long2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deaf;deafness;

(1) lóng

(2) (形聲。從耳,龍聲。本義:喪失聽覺能力)

(3) 同本義[deaf;behardofhearing]

 ◇ 聾,無聞也。 ―― 《說文》

 ◇ 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 ―― 《莊子·逍遙遊》

 ◇ 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 ――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聾聵(耳聾或天生的聾子。比喻愚昧無知,不明事理);聾昧(耳聾目盲);聾瞢(聾盲)。又指聾子

 ◇ 發瞽披聾。 ―― 枚乘《七發》

(5) 愚昧;不明事理[stupid]

 ◇ 鄭昭,宋聾。 ―― 《左傳·宣公十四年》

(6) 又如:聾言(比喻遮蔽,欺騙);聾俗(比喻愚昧無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無聞);聾昧(比喻遲鈍、愚昧無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 一興異論,群聾和之。 ―― 王安石《答曾公立書》

lóngyǎ

[deaf-mute]大多為熱病後遺,但有先天所致者。大多先耳聾而致口啞

lóngzi

[adeafperson]耳聾的人

(聾)

lóng ㄌㄨㄥˊ

耳聽不見聲音:子。耳。發振聵(發出的聲音很大,使耳聾人也能聽見;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使他們清醒。亦作“振聾發聵”)。
  • 鄭碼:GMCE
  • U:804B
  • GBK:C1FB
  • 筆劃數:11
  • 部首:耳
  • 筆順編號:13534122111

deaf;deafness;


【序號】:11921

補充資訊

參看本站外部新版《一把刀漢語詞典》附加真人國語讀音、筆順動畫圖等功能,請點擊查看該字:

参看本站内部《漢英詞典》欄目中的“漢英詞典/聾”。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ㄅ(b) ㄘ(c) ㄉ(d)
ㄜ(e) ㄈ(f) ㄍ(g) ㄏ(h)
ㄐ(j) ㄎ(k) ㄌ(l) ㄇ(m)
ㄋ(n) ㄛ(o) ㄆ(p) ㄑ(q)
ㄖ(r) ㄙ(s) ㄊ(t) ㄨ(w)
ㄒ(x) 一(y) ㄗ(z)


關于“漢語詞典/聾”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