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華
小雅·皇皇者華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
我馬維駒,六辔如儒。載馳載驅,周爰咨诹。
我馬維骐,六辔如絲。載馳載驅,周爰咨謀。
我馬維駱,六辔沃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
我馬維骃,六辔既均。載馳載驅,周爰咨詢。
- 皇皇:猶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華:即花。
- 原隰(xí):原野上高平之處爲原,低濕之處爲隰。
- 駪(shēn)駪:衆多疾行貌。《國語·晉語》引詩作“莘莘”,意爲衆多。征夫:這裏指使臣及其屬從。
- 靡及:不及,無及。
- 六辔(pèi):古代壹車四馬,馬各二辔,其中兩骖馬的內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稱六辔。如儒(rú):新鮮有光澤貌。
- 載:語助詞。
- 周:遍。爰(yuán):于。咨诹(zōu):咨詢訪問,征求意見。
- 骐(qí):青黑色的馬。
- 如絲:指辔缰有絲的光彩和韌度。
- 咨謀:與“咨诹”同義。
- 駱:白身黑鬣的馬。
- 沃若:光澤盛貌。
- 咨度:與“咨诹”同義。
- 駰(yīn):雜色的馬。
- 均:協調。
- 咨詢:與“咨诹”同義。
這是使臣出外訪賢求策,在途中自詠之作。開頭用“皇皇者華,于彼原野”的美景烘托了燦爛鮮明的光彩,爲奔波勞碌的使臣們提供了壹個心曠神怡的廣闊天地;接著連用四章的篇幅,詳寫奔波在路上的各色馬匹,不厭其繁地描述它們“載馳載驅,周爰咨诹”,實在寫使臣之多、馳騁之疾、求訪之勤、事君之忠。全詩五章,每章四句,各章互相輝映、照顧周密,語言氣象開朗,生動蓬勃,語音協調,用意懇切。
那壹枝枝燦爛明豔的鮮花,盛開在廣袤的原野濕地上。策馬疾馳的使者和小吏們,每每想起還有不周到地方。
我騎乘著雄壯的駿馬良駒,手裏的六條馬缰柔韌有光。鞭策著馬兒馳騁在大路上,在民間遍訪那治國的良方。
我騎乘著雄壯的青黑駿馬,六條馬缰猶如素絲般滑柔。鞭策著馬兒馳騁在鄉野上,跑遍民間博采治國的良謀。
我騎乘著雄壯的黑鬃白馬,六條馬缰閃耀著鮮豔光澤。鞭策著馬兒馳騁在大路上,遍訪民間搜求治國的善策。
我騎乘著雄壯的黑白花馬,六條馬缰收放得自如協調。鞭策著馬兒馳騁在鄉野上,跑遍民間詢訪治國的大道。
“君教使臣”乃此詩之原旨。使臣秉承國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須以咨周善道,廣詢博訪。上以宣國家之明德,下以輔助自己之不足,以期達成使命,因而“咨訪”實爲使臣之大務。而在出使之際,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廣詢博訪。使臣在奉使途中,時刻不忘君之所教,時常懔懔于心,懷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職守、忠于明命的表現。《小雅·皇皇者華》這首詩,正是從這兩方面著筆歌詠的。
詩的首章,先闡明君教使臣之旨,詩人說:“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懷靡及。”詩意委婉而寄意深長,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須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從措詞來看,是婉而多風,而用意則是非常莊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體內容爲何,則于詩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氣,反覆表達,以見使臣時刻不忘君之所教,時時以忠貞自守。
第二章原詩雲:“我馬維駒,六辔如儒,載馳載驅,周爰咨诹。”前三句皆爲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況,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訪廣詢,多方求賢”之義,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內容,而爲“每懷靡及”句中使臣所懷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詩意,與二章全同,特因葉韻關系,在語詞上作了改變:“我馬維駒,六辔如儒”、“我馬維駱,六辔沃若”、“我馬維駰,六辔既均”。此數語,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儀之盛。因車有四馬,故章次亦疊至四次。二章言“載馳載驅,周爰咨诹”,三章言“載馳載驅,周爰咨謀”,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詢”,其意義皆爲“遍于咨詢”,亦即“廣詢博訪”之義。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無時無刻不以君命爲念,則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義,則知此詩中之“每懷靡及”、“周爰咨诹”兩句,乃全詩關鍵所在。
綜觀此詩,倘使無首章“每懷靡及”之語,則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謀”、“周爰咨度”等語,意義皆不明顯,亦不見有君教使臣之義。倘無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諸語之反覆見意,則使臣奉命“每懷靡及”殷殷之意,更無由表現。故此詩藝術特點之壹,是前後各章,互相輝映、照顧周密。特點之二是:詩的語言氣象開朗,生動蓬勃。首章以“皇皇者華”起興,落響超邁,命意籠罩全詩。二章以次,語詞變動,錯落有致,命義相近而不顯其重複,語音協調,可誦性甚強。特點之三是用意懇切,不論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對國家明命之反應,字裏行間,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莊,這雖是古語,還是有借鑒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