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籀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字:籀

簡要介紹

【注音】:ㄓㄡˋ

【部首】:竹

【部首筆劃】:06

【正體筆劃】:19

【简體】:籀

【拼音】:zhòu,

【簡體筆劃】:19

【簡體筆順】:撇橫捺撇橫捺橫豎橫撇折捺折撇豎折橫豎橫

【拼音輸入】:zhou

【五筆輸入】:trql

【五行】:木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宋體】:

籀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

籀 (楷體矢量字庫)

籀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籀” 字的讀音 : zhòu

zhou4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zhòu

(1) 同本義[read]

 ◇ 籀,讀書也。 ―― 《說文》

 ◇ 蔔籀雲。 ―― 《春秋傳》。按,今本《左傳》凡卦兆之詞皆以繇為之。

 ◇ 重籀《論語》諸書。 ―― 章炳麟《檢論·訂孔下》

 ◇ 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後、臣宰、農工、徒隸之法,無不籀也。 ―― 清·龔自珍《知歸子贊》

(2) 又如:籀讀(誦讀);籀書(即籀文)

(3) 通“抽”。抽取;引出[takeout]

 ◇ 揮兔豪而匪固,籀魚網而終滅。 ―― 唐·李儼《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文》序

(4) 又如:籀演(引申;演繹)

zhòu

(1) 漢字的一種文體。一名大篆[astyleofcalligraphy]

 ◇ 周宣王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 籀,史籀,周太史造大篆。 ―― 《玉篇》

 ◇ 仇校篆籀,篇章畢覿。 ―― 晉·左思《魏都賦》

(2) 又如:籀文(我國古代書體的一種);籀篆(古代的一種書體。即大篆)

zhòuwén

[astyleofChinesecalligraphy]古代大篆字的字體。因著錄于《史籀篇》而得名

zhòu ㄓㄡˋ

閱讀:讀(讀書)。繹(閱讀並理出文章的脈絡)。

文〕古代的一種字體。中國春秋戰國時流行於秦國,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稱“大篆”。
  • 鄭碼:MDYK
  • U:7C40
  • GBK:F4A6
  • 筆劃數:19
  • 部首:竹
  • 筆順編號:3143141213545325121

【序號】:12246

補充資訊

參看本站外部新版《一把刀漢語詞典》附加真人國語讀音、筆順動畫圖等功能,請點擊查看該字: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ㄅ(b) ㄘ(c) ㄉ(d)
ㄜ(e) ㄈ(f) ㄍ(g) ㄏ(h)
ㄐ(j) ㄎ(k) ㄌ(l) ㄇ(m)
ㄋ(n) ㄛ(o) ㄆ(p) ㄑ(q)
ㄖ(r) ㄙ(s) ㄊ(t) ㄨ(w)
ㄒ(x) 一(y) ㄗ(z)


關于“漢語詞典/籀”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