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棹
漢字:棹
簡要介紹
【注音】:ㄓㄠˋ
【部首】:木
【部首筆劃】:4
【正體筆劃】:未知
【简體】:棹
【拼音】:zhào
【簡體筆劃】:12
【簡體筆順】:橫豎撇捺豎橫豎折橫橫橫豎
【拼音輸入】:zhao
【五筆輸入】:SHJH
【五行】:木
【吉凶寓意】:凶
【Emoji符號】:
字體展示
【正體】:
棹
【宋體】:
【楷體】:
棹的筆畫順序書寫演示
“ 棹” 字的讀音 : zhào
詳細介紹
【詳細解釋】:
棹
(1)
櫂zhào
(2)
(形聲。從木,卓聲。本義:長的船槳)
(3)
同本義
◇ 桂棹兮蘭枻。 ―― 《楚辭·九歌·湘君》
(4)
又如:棹竿
(竹竿製作的船槳)
(5)
泛指船槳
◇ 短棹沿洄野興濃。 ―― 陸遊《泛舟》
(6)
又如:短棹
(短把的船槳)
(7)
指船
◇ 發戰棹東下。――《宋史·太祖本紀》春歌弄明月,歸棹落花前。 ―― 徐彥伯《採蓮曲》
(8)
又如:棹夫
(船夫)
;棹郎
(船夫)
;棹楫
(船槳)
;棹影
(船影)
棹zhào
(1)
劃
[row
(a
boat)
◇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 晉·陶潛《歸去來兮辭》
(2)
又如:棹船
(划船)
;棹力
(船槳劃水之力)
;棹舟
(划船)
;棹卒
(操棹行船的兵士)
桌
(1)
棹zhuō
(2)
(形聲。從木,卓省聲。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義。後來人們又根據“棹”是木制的特點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義:桌子)
(3)
同本義
◇ 一桌,一椅。 ――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 古稱幾案上與講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顏咫尺矣。 ―― 明·文隸《列皇小識》
(5)
又如:桌巾
(桌布)
;桌屏
(擺在桌上當作裝飾的小屏風)
;桌幃
(亦稱“桌帷”同“桌圍”。圍在桌子邊的裝飾物,多以布或綢緞做成)
;桌裙
(即桌幃)
(6)
計酒席的量詞。如:一桌酒席,三桌客桌案zhuō
àn桌子與幾案書報擺在桌案上桌布zhuōbù
布、塑膠製品或其他織物製成的桌面美化或保護性片狀物桌燈zhuōdēng
臺燈桌面兒上zhuōmiànrshɑng
比喻互相應酬或公開商量的場合桌椅板凳zhuōyǐ-bǎndèng
(1)
桌子、椅子、板凳
(2)
指一般的傢俱桌子zhuōzi
有光滑平板、由腿或其他支撐物固定起來的傢俱,用以吃飯、寫字、工作或玩牌棹1zhào ㄓㄠˋ
(1)
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2)
划船:“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3)
船:棹夫(船家)。歸棹。
鄭碼:FIKE,U:68F9,GBK:E8FE
筆劃數:12,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21251112棹2zhuō ㄓㄨㄛˉ同“桌”。
鄭碼:FIKE,U:68F9,GBK:E8FE
筆劃數:12,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21251112
【序號】:13265
首字注音索引
ㄚ(a) | ㄅ(b) | ㄘ(c) | ㄉ(d) |
ㄜ(e) | ㄈ(f) | ㄍ(g) | ㄏ(h) |
ㄐ(j) | ㄎ(k) | ㄌ(l) | ㄇ(m) |
ㄋ(n) | ㄛ(o) | ㄆ(p) | ㄑ(q) |
ㄖ(r) | ㄙ(s) | ㄊ(t) | ㄨ(w) |
ㄒ(x) | 一(y) | ㄗ(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