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勞
大雅·民勞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爲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努。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爲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無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無縱詭隨,以謹醜厲。式遏寇虐,無俾正敗。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無縱詭隨,以謹缱绻。式遏寇虐,無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 止:語氣詞。
- 汔(qì):庶幾。康:安康,安居。
- 惠:愛。中國: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也就是“王畿”,相對于四方諸侯國而言。
- 綏(suí):安。
- 縱:放縱。詭隨:詭詐欺騙。
- 謹:指謹慎提防。
- 式:發語詞。寇虐:殘害掠奪。
- 憯(cǎn):曾,乃。
- 柔:愛撫。能:親善。
- 逑(qiú):聚合。
- 惛(hūn)努(náo):喧嚷爭吵。
- 俾(bǐ):使。
- 爾:指在位者。勞:勞績,功勞。
- 休:美,此指利益。
- 罔(wǎng)極:沒有准則,沒有法紀。
- 慝(tè):惡。
- 愒(qì):休息。
- 醜厲:惡人。
- 正:通“政”。
- 戎:妳,指在位者。小子:年輕人。
- 式:作用。
- 缱(qiǎn)绻(quǎn):固結不解,指統治者內部糾紛。
- 正反:政治顛倒。
- 玉女(rǔ):愛汝。玉,此作動詞,像愛玉那樣地寶愛;女,汝。
- 是用:是以,因此。
相傳爲周朝大臣召伯虎(召穆公)所作。此詩是壹首具有古風意味的文人作品,詩中描寫平民百姓極度困苦疲勞直撞,勸告周厲王要體恤民力,改弦更張。全詩五章,每章十句,均爲標准的四言句,句式整齊,結構謹嚴,具有明顯的重章疊句趨勢,反映了《國風》對《大雅》的影響。
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舒服。愛護京師老百姓,國家安定無殘酷。詭詐欺騙莫縱任,小人巴結別疏忽。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政權遭顛覆。衷心愛戴您君王,大力勸谏爲幫助。
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安康。愛護京城老百姓,安撫諸侯定四方。詭詐欺騙莫縱任,謹防小人行不良。掠奪暴行應制止,不怕壞人手段強。遠近人民都愛護,安我國家保我王。
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稍休息。愛護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壹起。詭詐欺騙莫縱任,謹防歹人起奸計。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人民添憂戚。不棄前功更努力,爲使君王得福氣。
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喘口氣。愛護京師老百姓,安撫天下四方地。詭詐欺騙莫縱容,反覆小人須警惕。掠奪暴行應制止,莫讓邪惡得興起。儀容舉止要謹慎,親近賢德正自己。
人民實在太勞苦,但求可以歇壹歇。愛護京師老百姓,人民憂愁得發泄。詭詐欺騙莫縱任,警惕醜惡防奸邪。掠奪暴行應制止,莫使國政變惡劣。您雖年輕經曆淺,作用巨大很特別。
此篇共五章,每章十句,均爲標准的四言句,句式整齊,結構謹嚴。各章互相比較壹下,可以發現,第壹句皆同,第二句僅末字互相不同,第三句除第三章外余四章皆同,第四句皆不同,第五句皆同,第六句後兩字不同,第七句皆同,第八句、第九句皆不同,第十句除第四章、第五章外余三章第壹字均爲“以”。這樣的句式結構,具有明顯的重章疊句趨勢,本是《國風》中常見的壹種基本格式,但在《大雅》中居然也有板有眼地出現,確實令人有些奇怪。不過說怪也沒什麽好怪,《大雅》雖以賦爲主,但它與《國風)在藝術手法上還是有壹定聯系的,《大雅·凫鹥》《大雅·炯酌》兩篇也是複踏式結構。只是《大雅·民勞》壹詩篇幅要長得多,五章反覆申說,意味尤爲深長,令人咀嚼不盡。
詩壹開頭,就說人民已經很勞苦了,庶幾可以稍稍休息了。接著“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是說要以京畿爲重,撫愛國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無縱詭隨,以謹無良”,是說不要受那些奸狡詭詐之徒的欺騙,聽信他們的壞話。第二、三、四、五章的“以爲民逑”“以綏四國”“俾民憂泄”“國無有殘”與“以謹惛努”“以謹罔極”“以謹醜厲”“以謹缱绻”,也是圍繞恤民、保京、防奸、止亂幾個方面不惜重言之。至于爲什麽每章都有“無縱詭隨”壹句放在“式遏寇虐”壹句前面,嚴粲、鍾惺都做過解釋。其實,抨擊小人蒙蔽君主而作惡,無非是刺國王不明無能的壹個障眼法。不便直斥君主,便拿君主周圍的小人開刀,自古皆然。確實,有了昏君小人才能作大惡,“極小人之情狀”是給周厲王壹個鏡子讓他照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