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轉換/《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角的度量,一直是許多教師感到頭痛的一個知識點。數學概念多,(如中心點、零刻度線、內刻度線、外刻度線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學語言)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式複雜,尤其是對於動作不夠協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一次關於手與腦的挑戰。跟以前相比,課中儘管使用了多媒體演示量角過程,並示範量角,量角過程也用歌謠的形式教給學生。可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量角的過程仍是那麼艱難:頂點和中心重合簡單,而要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另一邊在刻度內卻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時更是如此),內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難,(尤其是反向旋轉的和不同方位的角)。這些都是教學完新授後學生所反應出的問題。


  課後反思,發現是教學設計不夠合理、美滿,沒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知識經驗的差別。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麼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於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像,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麼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儘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那些歌謠也沒能指導學生形成技能,只不過是比傳統教法多一些花樣,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於對形象的記憶。儘管也有教師的示範,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課後反思的結果是: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識性的靜止狀態,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為此,我參照進修學校的研究教案重新設定了教學環節,決心讓學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學片斷:

  1、小組活動:

  請同學利用教師課前給學生的學具(活動角、多個相同的小角、 10°小角拼成的半圓),自由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請小組同學彙報並演示兩個角的比較過程。

  (1) 利用活動角

說一說怎樣運用活動角,要注意什麼,遇到什麼困難。(活動角易改變大小)

  (2) 利用多個相同的小角

說一說怎樣運用,要注意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擺。缺點是什麼。(小角拼的時候易活動)

  (3) 利用10°小角拼成的半圓

  ①說一說這個工具是怎麼形成的。(18個相同的小角拼在一起組成的)

  ②指出這些小角共同的頂點。(在這個半圓的“中心”) 指出每個小角的兩條邊,指出兩(三、四)個小角組成的大角的兩條邊。

  ③說一說怎麼運用這個半圓。(中心對頂點,看這個角裏包含了幾個這樣的小角)

  2、比較3種方法那種最好,為什麼。

  3、運用這個工具再量幾個角,引出小角太大,再把每個小角平均分成10份。

呈現“原始”狀態下的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介紹量角器的“中心”(所有小角共同的頂點)、“刻度線”、 “0刻度線”(角的一條邊)、“刻度”、“1°”(指出角的兩條邊)。

找出20°、50°、90°、150°、170°(指出角的兩條邊)

運用這個量角器量一個反方向的角,引出“內外圈刻度”。

呈現改進後的量角器(現有的量角器),-----------。

  4、指導量角-------有了以上的鋪墊,在量角時,學生自然會自覺將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對齊,讀數時也會順著旋轉方向不難找到對應刻度,也避免刻意區分內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覺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 只有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 ,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無形中也教會了他們學習的方法。

關于“度量轉換/《角的度量》教學反思”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