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雜誌/以“時尚”和“樺謝”集團為例
時尚集團的經營模式
時尚集團在中國稱得上時尚雜誌界的龍頭,旗下的每一本雜誌都能坐上行業內發行量和廣告量的前10名交椅。時尚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與境外媒體的版權合作。1997年9月,與美國IDG合資成立時之尚廣告公司,開始尋求國際版權合作;1998年4月,《時尚伊人》與美國著名女性雜誌《COSMOPOLITAN》進行版權合作;1999年9月,《時尚先生》與美國著名男性雜誌《Esquire》進行版權合作;2001年10月8日,美國赫斯特公司同意將《Harper蒺sBazaar》版權授予時尚集團;2001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所屬《Nat ionalGe graphic Trav eler》雜誌與《時尚旅遊》簽訂關於版權合作的正式協議;2003年與英國《FHM》雜誌合作創辦了《時尚男人裝》。此外,時尚集團還創辦了《時尚嬌點》、《時尚男士健康》、《時尚女士健康》、《時尚好管家》、《時尚家居》、《時尚家居置業》、《時尚時間》、《時尚華夏人文地理》、《時尚座駕》、《Aud i》雜誌中文版等15本雜誌。
以時尚集團旗下的《時尚伊人》為例,中國版每期約有25%的文章是向總公司美國赫斯特集團購買的。美國赫斯特集團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發行雜誌,包括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地。《時尚伊人》中文版每個月都會收到各個國家的版本,如發現其他版本所設計的專欄有特色,值得介紹,便向總公司報告,請該國的《Cosmopolitan》同意授權在中文版刊載,而總公司對收費會有統一的規定,其中最常被轉譯的是法國、英國、美國、澳洲的版本。購買版權的費用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時尚伊人》每年需付高額權利金,如果有盈餘,另外再抽5%到10%,還有其他各種名目的收費。當然,為凸顯企劃能力,《時尚伊人》會經常策劃一些與中國大陸本土相關的主題或人物報導,這些內容如果令其他國家的編輯部感到興趣,則也以一樣的模式向中國購買版權轉載。
1.產業化
時尚集團取法美國IDG的經營方式,對於雜誌的經營,完全是依照產業經營的目標,即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因此有關於雜誌內容的定位、編輯思路以及相關的編輯活動、出版發行等,都服從於投資的回報率。所謂真正的產業化,包括加強對市場的調查和分析,根據市場調查確定投資的目標市場;為進入市場所進行的資本運作;行銷策略的制定;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即雜誌的編輯、印製、銷售、發行、物流等,都以獲得利潤為目標。
2.集團化
品牌形象可說是當今時尚產業的一項無形資本,而它的建立可以通過行銷傳播活動來造勢,包括廣告、慈善活動、贊助活動、展覽、讀者俱樂部乃至通過一系列社會活動,從而在社會和讀者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和形象。時尚集團憑藉著集團化的優勢,利用集團內部各刊間的資源分享,經常聯合各刊舉辦大型媒體造勢活動,譬如今年初由《時尚先生》、《時尚男人裝》與《時尚健康男士版》三刊聯合舉辦的男人節活動,就是它利用集團化打造品牌效應的例子。
此外,時尚集團引進了國外常見的讀者俱樂部制度,在發行方面堅信取得新客戶的成本要大大高於維護老客戶的成本。時尚集團旗下的15本雜誌都會定期直接接觸讀者,以讀者俱樂部的方式記錄讀者動態,並且不斷培養讀者的品牌忠誠度。
3.多媒體
國外大多數時尚雜誌都有設立網站,例如美國《Vogu e》的網站STYLE.COM就是一個極為成功的網路管道,它結合了各大品牌的行銷通路,成為一個獨立於雜誌外的營利媒體。由於中國目前的奢侈品市場尚未發展成熟,時尚集團受限於大環境,無法像STYLE.COM一樣與品牌建立線上購物的通路,然而時尚集團還是很早就意識到網路媒體的影響力與主導性,率先架構了時尚網站。作為時尚系列刊物的網路版,時尚線上(http://www.trendsmag.com)主要由“內容發、“互動社區”和“關於我們”三個平臺組成,及時給客戶傳達時尚系列刊物最新內容及動態、充分利用網路特性為編輯部與讀者提供直接對話溝通管道。
4.廣告
時尚集團有獨立的的廣告部門,與國外總公司無關,完全是獨立作業,但因是國際知名雜誌品牌,往往能得到國內外廣告主青睞,能承襲國外雜誌品牌的效應。根據《中國廣告》2002年的計算,《時尚伊人》的廣告收益排名在時尚類雜誌中名列第一。其他雜誌像《時尚芭莎》與《時尚先生》也取得相當不錯的廣告成績。
市場的成功讓外資方面認可了時尚集團的經營方向,包括美國IDG集團和赫斯特集團都很信任時尚集團,合作雜誌之一《Cosmopolitan》國際版的主編更曾表達對時尚集團編采人員的尊敬,他說,時尚集團的工作人員對內容所做的專業選擇,以及對內容所進行加工與編輯都充分顯示出他們的專業水準,同時,時尚集團十分瞭解自己的讀者,總是做出正確的選擇。
樺榭集團的經營模式
從世界時尚雜誌發展的歷史來看,最早開始經營這類雜誌的媒體主要有4家,分別是美國的赫斯特(Hearst)和康耐斯特(CondNast)集團,以及法國樺榭(Hachet teFil ipacch i)集團和瑪麗嘉兒(MarieClaire)集團。而直接與中國合資共組公司的只有法國樺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團。
樺榭菲力柏契開發兩岸三地華文市場已有一定的成效,1987年在香港創辦最早的中文版《ELLE》,1989年創辦《人車志》,1994年創辦《芙蓉雅集》;而在大陸,1988年創辦《ELLE中國時裝之苑》,1994年創辦體育雜誌《搏》,1995年創辦《名車志》,1997年創辦《健康之友》;1991年則創辦了臺灣版的《ELLE她》雜誌,1997年陸續創辦《PREMIERE首映》、《俏麗情報》和《Car & Driver人車志》。樺榭集團除了在全球推廣像《ELLE》這樣的全球化品牌,在當地市場還開發了許多本地品牌,比如在日本就收購許多當地的雜誌,在中國也收購了《嘉人》雜誌。
《世界時裝之苑》進入中國內地是與上海譯文出版社合作開展的,這在當時是具有歷史性的突破。由於我國政府規定,媒體機構或文化事業在吸收外資參股時,一定要確保國有資本的絕對控股地位,原出版單位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必須高於51%的比例。因此,在合作之初,法國樺榭集團僅僅負責海外廣告的銷售和海外內容的提供,中方出版社負責海外內容的選擇、整理內容的編輯、發行、廣告內容的審查等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樺榭在國內註冊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和發行公司,包括主編在內的所有編輯人員都由樺榭招聘和支付工資,每個月樺榭還有負責編輯內容的國際總監到國內直接進行指導,中方出版社僅僅履行對內容和廣告的終審,只要不違反國內的法律和政策,就予以通過。如此一來,樺榭實際上完全控制了《世界時裝之苑》的全部運營,並且將這一模式推廣到所有它在中國出版的雜誌中。
從上述情形可以看出,國際出版集團尋求中國的合作夥伴,其出發點原本並非出於真正市場意義上的本土化需求,而是為了降低政策上的門檻。相較於美國公司的權力下放,樺榭集團帶有強烈的維護本國文化自主性的法國特點,它在全球各地經營其媒體產業時,都堅持一定掌握最高比例的外資控股,這充分顯示了不同文化思維下,對文化產業經營的差異所在。
樺榭在進入中國之後,非常重視對中國市場的調查研究,花費鉅資請國際知名公司作調查,向專業機構購買調查和諮詢報告,不斷向全體工作人員全面灌輸該雜誌的市場和讀者定位、總體編輯構思和與眾不同的風格,而且這項工作長期堅持不懈,在固定時間不斷進行,並以調查結果作為評估和改進雜誌的主要依據。
1.嚴選高層人才
與其他行業不同,國外公司要在中國製作和發行雜誌,由於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必須在極大程度上依賴本土人才,而樺榭集團在人才本土化方面做得相對比較好。《世界時裝之苑》開始出版時,除了廣告和美術編輯以外,其餘的都是譯文出版社的人員。目前該雜誌主編張宇女士負責樺榭在中國所有雜誌的營運工作,她是中國人,在大陸受過高等教育,後來在法國接受工商管理教育,並移居香港,對內地市場比較瞭解,容易根據中國國情處理事務。至於其他編輯、廣告業務等職務都由大陸本土人士出任。
2.專業化分工
樺榭集團內部精細的專業化分工,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有效管理,是它作為跨國公司給我們樹立的一個典範。樺榭集團內既有水準分工也有垂直分工。水準分工指的是每一個獨立發行的版本之間的分工,每一本雜誌其實就是一個小型企業,負責雜誌的出版工作,並各自向母公司彙報業務進行溝通。而垂直分工指的是按照職能所劃分的分工,如廣告版面的銷售、廣告的製作、圖片、發行、印製、物流等,服務於樺榭集團遍佈全球的媒體機構。在這些機構或者公司之間,實行的是“產業內貿易”,即集團所屬的廣告公司、圖片公司、發行中心等所提供的服務都是互相流通的,以圖片公司為例,樺榭集團共辦有220多種雜誌,而且大都是時尚類雜誌,使用的圖片量非常大,因此設置了專業化的圖片公司,配合各本雜誌的內容和選題的需要,進行攝影、圖片製作、收集和積累歷史圖片等工作。加上由於其工作的專業化分工,因此能確保品質,不僅集團內的各刊,甚至外刊都可以購買該圖片公司的圖片,其圖片公司已經成為國際上知名的三大圖片出售商之一。
3.特殊的自我定位
樺榭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德雷克莫雷(G.d e Roquemaurel)先生認為,相對於雜誌,報紙是提供資訊的、廣播是做評價的、電視是做展示之用,而網路則是一個大雜燴,它把報紙和電視上的資訊放在同一個平臺上,因此它不是一個具有原創性的媒體,只有雜誌是具有啟發性和解釋性的媒體。
《世界時裝之苑》也在承接法國母版定位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辦刊精神:
天賦自由。在中國版將其引申為“無論何時何地,自由做你自己”(The freedomtobeyo urselfanytime anywhere)。
國際感覺、本土神韻(Alwaysthesame,never the same)。這一編輯理念也成為日後所有國際語文版《ELLE》共同一致的精神。
你是唯一(Youarethe one)。這是《ELLE》中文版服務讀者的基本準則。
由於《ELLE》已在全球30個國家發行,各國版本的資源可以共用,因此《世界時裝之苑》先天上的優勢就是外版資源強大。據統計,目前《世界時裝之苑》每期約有30%的文章和圖片是向其他版本購買的。從法國總部的角度說,它一方面允許各國版本共用資源,創造國際性雜誌的形象,同時更鼓勵各版本自己獨立做好本土內容,因此《世界時裝之苑》在使用其他版本的內容時不僅不是免費的,而且還要支付高額的費用,這也從經濟上促使每個版本維持自身本土內容的獨創性。
《世界時裝之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剛創刊時,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從海外引進的,本地只有少量的編輯從事對海外內容的選擇、翻譯、改寫和審稿工作。而目前,該雜誌逐步培養了自己有獨立創意的記者編輯,廣泛聯絡了一批攝影師、設計師、模特和自由撰稿人,本地採編的內容逐步增多,本土化內容品質也日漸提高。
4.廣告
面對許多人質疑時尚雜誌受到廣告商操縱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樺榭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德雷克莫雷先生認為,雖然時尚雜誌依賴品牌廣告投放,但同時必須保持編輯的獨立性。讀者是因為喜歡看我們的內容而買我們的雜誌,如果我們的內容不對讀者負責的話,就會失去他們的信任,如此一來廣告商自然也不想在這樣的雜誌上投放廣告。
雜誌首先為讀者,其次才為廣告。這是樺榭集團秉持法國母公司對於廣告與發行的比重所做出的定位,然而這樣的策略不完全符合中國市場,我們先來看看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期刊廣告收入與銷售收入的比例:美國69:31;德國62:38;捷克59:41;義大利55:45;墨西哥42:58;英國38:62;西班牙37:63;瑞典37:63;法國35:65;比利時35:65;芬蘭30:70;澳大利亞27:73;愛爾蘭27:73。
在樺榭集團所處的法國,發行的收益幾乎是廣告的兩倍,這種情況似乎是歐洲的普遍現象,與商業化情況嚴重的美國相比,也難怪法國的雜誌可以保持其獨立性而不受廣告操控。然而在中國,由於現階段消費時尚雜誌的人口數僅存在於年輕的白領族群,其數量不足以支持發行的營利,因此雜誌依賴廣告的情況相當嚴重。樺榭集團到了中國後,為了適應雜誌市場側重廣告的特性而做出的調整有二:第一是成立本土的廣告公司,讓具有專業素養同時又瞭解中國市場的人才來經營。第二是將市場細分化,由此引進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出現越來越多元的選擇以適應不同的目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