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指南/馬爾他政治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題名】:馬爾他政治

【外文提名】:Politics

【分類號】:K954.9

【關鍵字】:政治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

     

     【政治】1998年 9月,國民黨上臺執政後對馬爾他內外政策作了較大調整,在財政、金融、稅收、司法、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對外重新恢復加入歐盟的申請,重開入盟談判並取得重大進展,進一步加強同地中海南北兩岸國家的關係。2003年4月蟬聯執政,期間對馬爾他內外政策作了較大調整,在財政、金融、稅收、司法、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對外重新恢復加入歐盟的申請,並於2002年底與歐盟結束關於馬爾他加入歐盟的談判。2003年3月,舉行全民公決,53%的民眾支持加入歐盟。4月16日,與歐盟正式簽署加入歐盟條約。近年來,進一步加強同地中海南北兩岸國家的關係,繼續在歐洲—地中海合作中發揮橋樑作用。

     

     【憲法】1964年7月21日頒佈的獨立憲法規定,馬爾他為君主立憲制政體,英國女王為馬爾他國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修改憲法,馬成為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5年。

     

     【議會】一院制,稱眾議院。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為立法機構。本屆議會於2003年5月24日組成,共65席,其中國民黨(執政黨)占35席,工黨(反對黨)占30席。議長安東·塔博恩(Anton TABONE),系國民黨議員,2003年5月24日就任。

     

     【政府】2003年4月15日,國民黨連任後組成新一屆政府。主要成員有:總理埃迪·芬內克·阿達米(Eddie Fenech ADAMI),副總理兼社會政策部長勞倫斯·岡奇(Lawrence GONZI),外交部長喬·博奇(Dr. Joe BORG),教育部長路易士·加利亞(Louis GALEA),財政和經濟事務部長約翰·達裏(John DALLI),旅遊部長法蘭西斯·紮密特·迪麥克(Francis Zammit DIMECH),交通和通訊部長山蘇·加利亞(Censu GALEA),司法和內政部長托尼奧·博奇(Tonio BORG),資源和基礎設施部長尼努·紮密特(Ninu ZAMMIT),戈佐部長吉奧瓦納·德波諾(Giovanna DEBONO),衛生部長路易士·德古阿拉(Louis DEGUARA),資訊技術和投資部長奧斯丁·蓋特(Austin GATT),農村事務和環境部長喬治·普利奇諾(George PULLICINO),青年和體育部長傑斯蒙德·姆利亞特(Jesmond MUGLIETTE)。

     

     【行政區劃】全國共有67個地方市政委員會。

     

     【司法機構】高等法院為最高司法機構,由1名大法官和8名法官組成,由總統根據總理的推薦任命,任職到65歲退休。現任大法官約瑟夫·賽德·普利切諾(Dr.Joseph Said PULLICINO),1995年7月18日就任。總檢察長博奇·巴德(Borg BARTHED),1990年就職。

     

     【政黨】(1)國民黨(Nationalist Party,簡稱NP):執政黨,1921年成立,黨員3.2萬人。主張按照馬爾他“信仰天主教、具有歐洲傳統和民族精神的特點建立自由和正義的社會”,對外主張自主外交,加強與歐洲國家和鄰國的聯繫與合作,積極要求加入歐盟。領袖埃迪·芬內克·阿達米(Eddie Fenech ADAMI)。

     

     (2)馬爾他工黨(Malta Labour Party,簡稱MLP):在野黨,1920年成立,現有黨員約3萬人。對外主張獨立自主、中立和不結盟,反對馬加入歐盟,主張與歐盟建立“夥伴關係”。對內主張公民享有平等權利,建立自主經濟。領袖阿爾弗雷德·桑特(Alfred SANT)。

     

     (3)民主選擇運動(Alternattiva Demokratika,簡稱AD),在野黨,1989年成立,黨員700人,是歐洲綠黨聯合會的創始成員之一。注重反腐敗、社會及環境等問題。在馬議會尚無議席。主席溫祖·明托夫(Wenzu MINTOFF)。

     

     【重要人物】圭多·德馬科:總統。1931年生,1955年畢業于馬爾他皇家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66年當選議員,同年任國民黨議會黨團秘書。1972年起出任該党總書記,1977年當選副領袖。1987年任副總理兼內政、司法部長。1990年5月任副總理兼外交、司法部長。1992年至1996年任副總理兼外長。1998年9月大選後任副總理兼外長。1999年3月29日當選為總統,4月4日正式就職。曾4次訪華。已婚,有一子兩女。

     

     埃迪·芬內克·阿達米:總理。1934年2月生。1958年畢業于馬爾他皇家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61年開始從事政治活動。1975年任國民黨助理總書記,後任國民黨全國執行委員會主席。1977年4月11日起一直任國民黨領袖。1967年被補選進議會。此後,在歷屆大選中均當選並連任議員。1987年5月至1996年10月任總理。1998年9月就任總理。2003年4月連任總理。1978年、1994年和2002年三次訪華。酷愛讀書及古典音樂,對中國手工藝及民間歌舞興趣濃厚。已婚,有5個子女。

     【軍隊和員警】不設國防部,武裝部隊由總理直接管轄,有正規軍1,700多人,文職官員約260人,總司令:拉伯特蒙塔納諾準將。根據1980年同義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由意提供安全保障。員警總數為1,800人,由內政部管轄。

     【政黨】實行多黨制,但實際上由兩大主要政黨即工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

     (1)工黨(Malta Labour Party):1920年成立,黨員3萬多人,以工人居多。曾於1971年-1987年、1996年-1998年執政。主張馬爾他獨立自主、中立和不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反對加入歐盟,宣傳把馬建設成“地中海的瑞士”,主張同歐盟發展“夥伴”關係,重視發展同地中海國家的關係;對內強調社會公正,重視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領袖:阿爾弗雷德·桑特(Alfred Sant),副領袖:喬治·韋拉(George Vella,負責議會事務)和約伯林卡特(Joe Brincat,負責黨務)。

     (2)國民黨(Nationalist Party):1921年成立,黨員約3萬人,主要是工商業者、教職員、律師、農民等。是世界基督教民主聯盟、歐洲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曾於1950-1955年、1962-1971年、1987-1996年執政,1998年9月和2003年4月12日分別在大選中獲勝執政。主張“按天主教信仰,建立具有歐洲傳統和民族精神特點的自由、正義的社會”,對外主張加強與歐洲國家和鄰國以及大國的聯繫和合作,支持歐洲一體化,要求加入歐盟。領袖:埃迪·芬內克·阿達米,副領袖:勞倫斯·岡奇(Lawrence Gonzi)。

     

     

     

【序號】:7319

關于“出國指南/馬爾他政治”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