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乘舟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 泛泛:船在水蔔行走的樣子。
  • 景:同“景”,遠行的樣子。
  • 願: 思念的樣子。
  • 言: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 中心:心中。
  • 養養:憂愁不定的樣子。
  • 逝:往。
  • 不暇:該不會。


兩個孩子乘木舟, 順江漂流去遠遊。 時常挂念遠遊子, 心中不安無限愁。

兩個孩子乘木舟, 順江漂流去遠遊。時常挂念遠遊子, 該不遇上險與禍?


母子之情是人世間天然的、最爲牢固的血緣紐帶。這壹點,只要人類存在壹天,大概是不會改變的。

寫人之常情,征夫恨,怨婦愁,棄婦痛,新婚樂,相見歡,母子情,在《詩經》中可以說是既有廣度,也有深度。選編者對寫人之常情的肯定,把這些詩作爲“經典”,也可看出他們對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持充分肯定的態度。表情達意本屬人的天性,也是詩的功能所在,充分肯定之後把它們納入道德規範的軌道,也是他們的用意所在。

人們常說,母愛是無私的。這話壹點不假。從十月懷胎,到壹朝分娩,到孩子長大成人,到孩子闖蕩社會漂泊天涯,母親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既有肉體的,也有精神的。換個說法,母親是在用她畢生的心血進行創造:創造生命,創造自己的作品。

孩子作爲母親創造的作品,雖是另壹個存在,另壹個生命,卻時刻牽動著創造者心。他的榮辱沈浮,幸福傷痛,生老病死,都不能不使他的創造者關注和動心。實際上,母親通過自己的創造, 早已把自己溶入到了作品中,與作品壹起同呼吸共命運。于是,人間才有了永不會消失的母愛的表達。


關于“二子乘舟”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