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世界遺產/薩那古城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標題】:薩那古城

【內容】: 198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薩那位於海拔2200米的山谷裏,當地居民已居住了2500餘年。在七世紀和八世紀期間,此城變成了伊斯蘭教的重要傳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遺產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哈瑪姆寺和6500間會所,全部建於11世紀前。薩那城的多層塔和廟增添了景點的美麗。薩那位於海拔2200米的山谷裏,當地居民已居住了2500餘年。在七世紀和八世紀期間,此城變成了伊斯蘭教的重要傳播中心。其中的政治和文化遺產包括106座清真寺,12座哈瑪姆寺和6500間會所,全部建於11世紀前。薩那城的多層塔和廟增添了景點的美麗。

       

       薩那城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座落在海拔2300米的豐饒盆地中,同時又處在穿越葉門山脈的主要交通線上,與非洲之角遙相呼應。紅海與印度洋在此處彙聚在一起,這一區域是古代阿拉伯人生活的心臟地區。遺址西元2世紀即已存在,歷史上的薩那古城是宗教和貿易中心,現為葉門的首都。  薩那歷史:

       薩那城堡,建于古代薩巴王國之地。西元3世紀,在城堡外西南面修建了新王宮,即著名的古丹宮。薩那城則是圍繞著這些公共建築發展而來,先是在東面,之後向西擴展。西元525至527年,埃塞俄比亞人為防範基督徒入侵,佔領了薩那和葉門高地,但不久即被波斯人逐走。

       自西元628年起,伊斯蘭勢力逐漸滲透到阿拉伯半島南部。薩那成為伊斯蘭教義在利比亞到伊拉克之間廣大地區的主要傳播中心。630年在古丹宮西側蓋建了大清真寺。西元8到9世紀,巴格達的阿巴斯德統治期間,薩那北部建立了一座王宮。

       898年,葉門歷史上最主要的穆斯林教派,載德"伊瑪目"教派成立。西元12和13世紀,阿尤布王朝時期,在大清真寺西又蓋了一座王宮。16世紀奧斯曼統治初期,1597年在城西建清真寺,在城北建住宅區。  城市結構:

       薩那市內星羅棋佈的街道是按公私不同用途區分的。從城門到住宅街門,從主要街道到集市,這種分類避免了城市規劃的雜亂無章。另外還有許多花園與城市融為一體。城牆環繞著一塊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石頭、磚、土坯、大理石、彩色玻璃-將不同的材料縫隙、顏色、紋理和諧地同時顯現出來。塔樓式的住宅,悅目的褐色牆面以及粉刷其上的耀眼白色,與清真寺的尖塔和圓形穹頂相映生輝。

       "在殘缺的城牆內"薩那"提供了一種建築風格總體一致的典範,其設計和各個細節反映了具有伊斯蘭早期空間特色的一種有序結構,這種結構隨時光流逝而日漸珍貴"。(IV)作為極易損壞的同時期社會變遷遺物,薩那房舍已經成為經典的、獨一無二的傳統人類活動文化遺產。(V)薩那古城是回曆初年伊斯蘭教義四處傳播最直接最實際的見證。(VI)

【序號】:36

關于“世界之最/世界遺產/薩那古城”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