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漢語詞典的歷史

出自 Tw.18dao.net
< 漢語詞典
於 2006年12月1日 (五) 23:37 由 Wujie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在中國有一部創造了世界辭書發生史記錄的字典,這就是幾乎每個人都 曾使用過的《漢語詞典》,這本只有60多萬字的巴掌大的小書誕生於1853年10月,至今累計印數已達34億冊。它常常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   


  劉慶隆說:“新中國以後,各方面百廢具興,很多的事情都需要有新的東西,那麼對於教育這方面來看,一本適合新形勢下的字典是需要的,葉先生來到北京以後,找了一些專家,討論這個問題,想再編一本新的字典。”  


  經葉聖陶先生的建議,1950年8月1日,具體承擔編輯漢語詞典任務的新華辭書社成立了,當時的社長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魏建功先生,他直接領導了漢語詞典的編輯工作。  


  劉慶隆說:“當時漢語詞典的稿子是編了兩稿,第一稿的編法可能還沒有脫離過去的方法,到五一年的夏天,初稿就編出來了,大家回饋回來的意見,感覺稿子也不夠新,也還不符合新社會的字典的需要。”  


  火熱的新生活產生了積極向上的新文化了,這些都需要在漢語詞典裏得到全面的體現。  


  李文生說:“從新中國的小說,文藝作品裏選詞,然後把這些詞抄成卡片, 或者剪貼成卡片,按音序排列,我們的資料就是一步步這樣做下的。”  


  從一開始,《漢語詞典》就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編寫審看制度。


  李文生說:“有審讀卡片,大量的發給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有同志們,大家都互相看,看了之後隨便提意見。”  


  劉慶隆說:“稿子先是編成卡片,定稿之後,把它列印出來,成為油印稿,請大家來提意見,經過大家提意見之後,把稿子收回來,再按照大家的意見來修改稿子,經過反反復複的工作,才成為最後定稿。”  


  經過三年多的辛勤工作,新中國第一版《漢語詞典》於1953年10月出版了。從此,中國有了第一本用白話文注釋,用白話文作例句的字典。可是,第一版字典剛發行,就碰到了一個事先沒有料到的問題.  


  劉慶隆說:“它是用音序排的,而且附的檢字索引又是一個新的,就是筆順索引,這在方言地區,因為他們對普通話的語音不太熟悉,需要用索引來查,但索引又是新的,這樣在查找起來感到不太方便,當時方言地區回饋的意見還是比較多的,蘇州地區就有回饋,覺得這個字典雖然好,但是不會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隨後的第二版中就增加了部首檢字法,以後各版都根據實際應用情況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改革動態,進行了多次修改。  


  楊德炎說:“1957年以後,這本字典從人民教育出版社轉到商務印書館出版,到現在為止歷時45年,一共修訂了八次,從修改的規模和人數來說,也是空前的,這也是說積累了幾代人的心血,有專家學者包括廣大的讀者,所以我們覺得這本字典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經過幾代專家學者的精心,《漢語詞典》在編排體例和漢字的字型、注音、釋義等方面已成為了我國語文工具的範本。一本小的字典在普及文化知識,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方面卻起了巨大的作用。  


  《漢語詞典》1998年最新修訂版進一步強化了科學性,規範性,實用性和權威性,更富有時代氣息。

關于“漢語詞典/漢語詞典的歷史”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