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汗

出自 Tw.18dao.net
< 漢語詞典
於 2006年11月14日 (二) 18:03 由 Robot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版《一把刀漢語詞典》附加真人國語讀音、筆順動畫圖等功能,請點擊查看該字:
“汗”字的筆順

“ 汗” 字的讀音 : hán,hàn

han2
han4


【拼音】:hán,hàn,

【繁體】:汗

【部首】:氵

【部首筆劃】:03

【五行】:水

【簡體筆劃】:06

【繁體筆劃】:7

【吉凶寓意】:凶

【拼音輸入】:han

【五筆輸入】:hfh

【筆順】:捺捺橫橫橫豎

【詳細解釋】:汗

     sweat;perspiration;

     汗2

     hàn

     (1)

     (形聲。從水,幹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內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與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樣子);汗星(細小的汗珠);汗跡(汗水的痕跡)

     (4)

     指青竹被火烤後像出汗一樣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幹青竹之水分[sweat]。如:汗筒(古人用竹筒書寫,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稱為汗筒,也稱汗青);汗竹(借指史籍、書冊);汗青頭白(書成人老)

     (5)

     舊時維吾爾族一些上層男子名字後面所加的稱號[維han]。亦作維吾爾族表示女性的稱號,用在名字末尾

     汗

     hàn

     (1)

     出汗;使出汗[perspire]

     汗牛塞屋。――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汗下(汗流下來);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樣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脫(出汗失水而虛脫)

     另見hán

     汗斑

     hànbān

     (1)

     [sweatstain]∶汗鹼

     (2)

     [tineaversicolor]∶花斑癬

     汗褂兒

     hànguàr

     [shirt][口]∶舊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汗鹼

     hànjiǎn

     [sweatstain]汗幹後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跡

     汗津津

     hànjīnjīn

     [sweaty]汁水浸濕的樣子

     汗淋淋

     hànlínlín

     [sweaty]汗水直流的樣子

     每場球賽下來,個個汗淋淋的

     汗流浹背

     hànliú-jiābèi

     [streamingwithsweat]形容滿身大汗。亦形容萬分恐懼或慚愧

     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後漢書·伏皇后紀》

     汗漉漉

     hànlùlù

     [sweaty]汗淋淋

     汗馬

     hànmǎ

     [achievementinwar;warexploits;one'scontributionsinwork]原指立的戰功。後泛指工作中作出貢獻

     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韓非子·五蠹》

     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複受次賞。――《史記·晉世家》

     蔡氏當先有汗馬功勞,不可令其無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汗毛

     hànmáo

     (1)

     [down]∶除頭髮、鬍子外人體其餘部分優質柔軟的毛髮

     曬黑的手臂上薄薄地覆蓋著一層白色汗毛

     (2)

     [finehaironthehumanbody]∶寒毛

     汗牛充棟

     hànniú-chōngdòng

     [enoughbookstomaketheoxcarryingthemsweatortofillahousetotherafters―animmensenumberofbooks]形容書籍存放很多。用牛運輸,牛累得出汗;書堆滿屋子,頂到棟樑

     又有徒黨傳習,日不暇給,又其書汗牛充棟。――宋·陸九淵《與林叔虎書》

     汗青

     hànqīng

     (1)

     [sweatinggreenbamboostrips]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於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因此後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historicalrecords;chronicles;annals]∶借指史冊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汗衫

     hànshān

     [undershirt;T-shirt]吸汗的貼身短衣。古稱“中衣”、“中單”

     汗水

     hànshuǐ

     [sweat]指較多的汗

     汗水順著面頰流淌

     汗禢兒

     hàntār

     [thin,short,casualshirt][方]∶貼身穿的中式小褂

     汗腺

     hànxiàn

     [sweatgland]皮膚的一種單管狀腺,它分泌汗液

     汗顏

     hànyán

     [blushwithshame;feeldeeplyshamed]因羞愧而汗發於顏面,泛指慚愧

     不善為斫,血指汗顏。――韓愈《祭柳子厚文》

     汗珠,汗珠子

     hànzhū,hànzhūzi

     [beadsofsweat]呈水珠狀的汗水。也叫汗珠兒

     汗漬

     hànzì

     (1)

     [sweatstains]∶汗痕

     擦去臉上的汗漬

     (2)

     [moistwithsweat]∶汗水浸漬

     他穿的是汗漬的舊軍服

     汗漬漬

     hànzìzì

     [sweaty][方]∶形容微汗的樣子

     跑了一路,渾身汗漬漬的

     汗1

     hán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治者的稱號[king]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咸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台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另見hàn

     汗1

     hàn ㄏㄢˋ

     (1)

     由身體的毛孔排泄出來的液體:~水。~流浹背。

     (2)

     出汗,使出汗:~顏(因羞慚而出汗;泛指慚愧)。~馬功勞。~牛充棟。

     鄭碼:VAED,U:6C57,GBK:BAB9

     筆劃數:6,部首:氵,筆順編號:441112

     sweat;perspiration;

     汗2

     hán ㄏㄢˊ

     〔可(kè)~〕見“可2”。

     鄭碼:VAED,U:6C57,GBK:BAB9

     筆劃數:6,部首:氵,筆順編號:441112

     sweat;perspiration;

     

【序號】:9467

關于“漢語詞典/汗”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