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判

“ 判” 字的讀音 : pàn
【拼音】:pàn,
【繁體】:判
【部首】:刂
【部首筆劃】:02
【五行】:金
【簡體筆劃】:07
【繁體筆劃】:7
【吉凶寓意】:吉
【拼音輸入】:pan
【五筆輸入】:udjh
【筆順】:捺撇橫橫撇豎豎
【詳細解釋】:判
decide;distinguish;judge;obviously;sentence;
判
pàn
〈動〉
(1)
(形聲兼會意。從刀,半聲。從刀,表明其意義與刀有聯繫。“半”是把牛分開。本義:分,分開)
(2)
同本義[divide]
判,分也。――《說文》
繼猶判渙。――《詩·周頌·訪落》
紀於是乎判。――《左傳·莊公三年》
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國語·周語中》
遂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於陪臣之邦。――柳宗元《封建論》
(3)
又如:判割(分割);判妻(丈夫去世或與丈夫離異後再嫁的婦女);判散(分散);判禮(分離;分開);判跡(分道而行);判裂(割裂;分離)
(4)
判決[judge;sentence;condemn]
太尉判狀辭甚巽(恭順)。――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5)
又如:審判(審理和判決);判詞(判決的文詞);判牘(判決司法案件的文書);判有罪;判無罪
(6)
區別;分辨[distinguish]
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莊子·天下》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宋·蘇洵《六國論》
(7)
又如:判別是非;判正(分辨是非曲直)
(8)
裁定[decide]。如:公判;評判(判定勝負或優劣);判事(判決事務的是非曲直);判個死日(預知死期。判:斷定);判命(判定人的命運;拼命);判析(裁決)
(9)
[為了評價或強調的目的]評定做上符號或記號[mark]
使者呈上書看時,封面上判雲:“漢大丞相付周都督開拆。”――《三國演義》
(10)
又如:判卷子;判閱(批閱)
(11)
球賽中裁定球或球員的情況[call]。如:判發球出界;判跑壘員安全進壘
(12)
通“拚”。捨棄[forsake]
海波無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元稹《采珠行》
判
pàn
〈名〉
(1)
半[half]
凡有責者有判書。――《周禮·朝士》。注:“半分而合者。”
卿大夫判縣。――《周禮·小胥》。按:“宮縣四面,判縣兩面。”
掌萬民之判。――《周禮·媒氏》
璋判白。――《公羊傳·定公八年》
天地判合。――《漢書·翟義傳》
(2)
判決獄訟的官[judge;justice]。如:州判;通判;判司(官名。掌批判文牘的官);判官頭(雕繪著判官的馬鞍)
(3)
裁決訴訟的文書[courtverdict]。如:判花(花押。舊時在判決書後簽字花押)
判案
pànàn
(1)
[decideacase]∶判決案件
(2)
[peruse]∶謂政府官員批閱公文
判別
pànbié
(1)
[differentiate]∶根據不同點加以區分;辨別是非
判別顏色相同但齡期不同的熔岩流
(2)
[distinguish]∶察覺出或辨別出容易與鄰近或其他事物相混淆的某事物
判別真假
判處
pànchǔ
[sentence]法庭依照法律對觸犯刑律者的審理和裁決
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判詞
pàncí
(1)
[courtverdict]∶判決書的舊稱
(2)
[verdict;conclusion;deduction]∶斷語,結論
兩人得出的判詞絕然不一
判定
pàndìng
[judge;decide;determine]判別斷定;裁定
判讀
pàndú
[determine]判斷視覺符號所包含的資訊
衛星照片判讀
通過圖像分析,把斷層的活動性質判讀出來
判斷
pànduàn
(1)
[judge]∶判決
必須按照每一個具體案子的是非曲直來判斷
(2)
[measure]∶估計(如品質、行為或人的)程度、力量、價值或性格
判斷危機的嚴重性
(3)
[sizeup]∶分析裁定
很快判斷出候選人
判斷
pànduàn
[judgment;judgement]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種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種屬性的思維過程
運用判斷的嚴密性
判斷力
pànduànlì
[understanding;judgment]分析決斷的能力
判官
pànguān
[official]唐宋時輔助地方長官處理公事的人員,借指閻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
坐謫興國州判官。――清·張廷玉《明史·海瑞傳》
判據
pànjù
[criterion]判斷的根據
沒有判據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判決
pànjué
(1)
[courtdecision;judgment]
(2)
封建時代指官府斷案,後指司法機關對審理結束的案件作出裁決
(3)
體育比賽中裁判員作出的裁判決定
裁判判決黃隊犯規
判決書
pànjuéshū
[courtverdict;writtenjudgment]法院根據判決完成的文書
判例
pànlì
[legalprecedent]某些國家經有權機關確認,可以作為法律依據加以援用的判決
判明
pànmíng
[distinguish;ascertain]分辨清楚;弄明白
判明是非
判然
pànrán
[markedlydifferent]形容差別特別分明
他的脾氣和以前判然不同
判若黑白
pànruòhēibái
[thedifferenceisasbetweentheblackandthewhite]像黑的與白的那樣明顯區分。形容界限分明
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清·方望溪《書祭裴太常文後》
判若鴻溝
pànruòhónggōu
[clearlydistinct]形容界限很清楚,如同隔著鴻溝一樣
從此之後,中國文壇新舊的界限判若鴻溝。――魯迅《偽自由書》
判若兩人
pànruòliǎngrén
[feeladifferentperson;benolongerone'soldself;bedifferentasifhewerenotthesameperson]形容前後明顯不同,好像是兩個人一樣
判若水火
pànruòshuǐhuǒ
[completelydifferent]像水與火那樣,互不相容
判若雲泥
pànruòyúnní
[asfarremovedasheavenisfromearth;polesapart]像天上的雲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離那樣遠。比喻高低相差懸殊。也說“判若天淵”
判刑
pànxíng
[sentence]司法部門依據法律給罪犯以刑事處分
判罪
pànzuì
[convict]法院根據法律給犯罪的人定罪
判
pàn ㄆㄢˋ
(1)
區別,分辨,斷定:~明。~辨。~據。~讀(利用已知的視覺資訊符號來判斷新獲得的視覺資訊的含義)。~斷。
(2)
分開,截然不同:~然。~若兩人。~若鴻溝。
(3)
評定:裁~。談~。~卷子。
(4)
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裁決:~詞。~決。~案。
(5)
古代官名:通~。~官(中國唐、宋兩代輔助地方長官處理公事的人員,傳說中借指閻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鄭碼:UBKD,U:5224,GBK:C5D0
筆劃數:7,部首:刂,筆順編號:4311322
decide;distinguish;judge;obviously;sentence;
【序號】: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