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鸱鸮 的原始碼
←
鸱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國風·幽風·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據,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曉曉! * 幽(bīn):古都邑名,在今中國陝西省旬邑縣西南。 * 鸱(chī)鸮(xiāo):貓頭鷹。 * 子:指幼鳥。 * 室:鳥窩。 * 恩:愛。《魯詩》作“殷”,盡心之意。斯:語助詞。 * 鬻(yù):育。闵:病。 * 迨(dài):及,趁著。 * 徹:通“撤”,取。桑土:桑根。《韓詩》作“桑杜”。 * 綢缪(móu):纏縛,密密纏繞。牖(yǒu):窗。戶:門。 * 女(rǔ):汝。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 拮(jié)據(jū):手病,此指鳥腳爪勞累。 * 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tú):茅草花。 * 蓄:積蓄。租(jū):通“且”,茅草。 * 卒(cuì)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鳥窩。 * 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 翛(xiāo)翛:羽毛枯敝無澤貌。 * 翹(qiáo)翹:危而不穩貌。 * 曉(xiāo)曉:驚恐的叫聲。 這是壹篇用動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詩歌,詩中描寫母鳥在鸱鸮抓去它的小鳥之後,爲了防禦外來的再次侵害,保護自己的小鳥,不怕辛勞。全詩四章,每章五句。通篇以母鳥的口吻,逼真地傳達出既喪愛雛、複遭巢破的鳥禽之傷痛,塑造了壹只雖經災變仍不折不撓重建“家室”的可敬母鳥的形象。 貓頭鷹啊貓頭鷹,妳已抓走我小鳥,不要再毀我的巢。辛辛苦苦來撫育,爲了兒女我心焦。 趁著天晴沒下雨,趕快剝點桑根皮,把那門窗修補好。現在妳們下面人,誰敢把我來欺擾。 我手累得已拘攣,采來野草把窩墊。我還貯存過冬糧,嘴巴累得滿是傷,窩兒還是不安全。 我的羽毛像枯草,我的尾巴毛稀少。我的巢兒險又高,風雨之中晃又搖,嚇得只能尖聲叫。 寓言是壹種借說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特殊表現方式。它的主角可以是現實中人,也可以是神話、傳說中的虛幻人物,而更多的則是自然界中的蟲魚鳥獸、花草木石。這種表現方式,在戰國的諸子百家之說中曾被廣爲運用,使古代的說理散文增添了動人的藝術魅力,放射出奇異的哲理光彩。但以寓言作詩,在先秦卻不多見;只是到了漢代,才在樂府詩中成批湧現,壹時蔚爲奇觀。倘要追溯它的源頭,雖然可與戰國諸子之作遙相接續,但其“天造草昧”的創制,還得首推這首在“詩三百篇”中也屬鳳毛麟角的《幽風·鸱鸮》。 這首詩的主角,是壹頭孤弱無助的母鳥。當它在詩中出場的時候,正是惡鳥“鸱鸮”剛剛洗劫了它的危巢,攫去了雛鳥在高空得意盤旋之際。詩之開筆“鸱鸮鸱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即以突發的呼號,表現了母鳥目睹“飛”來橫禍時的極度驚恐和哀傷。人們常說:“畫爲無聲詩,詩爲有聲畫。”此章的展開正是未見其影先聞其“聲”,在充斥詩行的怆然呼號中,幻化出母鳥飛歸、子去巢破的悲慘畫境。當母鳥仰對高天,發出淒厲呼號之際,人們能體會到它此刻該怎樣毛羽憤豎、哀怒交集。但鸱鸮之強梁,又不是孤弱的母鳥所可懲治的。怆怒的呼號追著鸱鸮之影遠去,留下的便只有“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的傷心嗚咽了。這嗚咽傳自寥廓無情的天底,傳自風高巢危的樹頂,而凝聚在兩行短短的詩中,産生令人顫栗的效果。 正如人們很少關注鳥獸的悲哀壹樣,人類也很少能了解它們在面對災禍時的偉大、堅強。詩中的母鳥看似孤弱,卻也壹樣富于生存的勇氣和毅力。它剛還沈浸在喪子破巢的哀傷之中,即又于哀傷中擡起了剛毅的頭顱:“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它要趁著天晴之際,趕快修複破巢。這第二章仍以母鳥自述的口吻展開,但因爲帶有敘事和描摹,使詩歌恍如鏡頭搖轉式的特寫畫面:哀傷的母鳥急急忙忙,忽而飛落在桑樹林間,啄剝著桑皮根須;忽而飛返樹頂,口銜著韌須細細纏縛窠巢。“徹彼”敘其取物之不易,“綢缪”狀其縛結之緊密。再配上“揪揪”啼鳴的幾聲“畫外音”,那便是母鳥忙碌之後,所發出的既警惕又自豪的宣言:“今女下民,或敢侮予!”那是對飽經騷擾的下民往事的痛憤回顧,更是對縛紮緊密的鳥巢的驕傲自許,當然也包含著對時或欺淩鳥兒的“下民”的嚴正警告。 三、四兩章宜作壹節讀。這是母鳥辛勤勞作後的痛定思痛,更是對無法把握自身命運的處境的淒淒泣訴,“予手拮據”“予口卒瘏”“予羽谯谯”“予尾翛翛”:遭受奇禍的母鳥終于重建了自己的巢窠,充滿勇氣地活了下來。但是,這堅強的生存,對于孤弱的母鳥來說,是付出了無比巨大的代價。 它的鳥爪拘攣了,它的喙角累病了,至于羽毛、羽尾,也全失去了往日的細密和柔潤,而變得稀疏、枯槁。這些怆楚的自憐之語,發之于面臨奇災大禍,而掙紮著修複鳥巢的萬般艱辛之後,正如潮水之洶湧,表現著壹種悲從中來的極大傷痛。然而更令母鳥恐懼的,還是挾帶著自然威力的“風雨”:鸱鸮的進犯縱然可以憑非凡的勇氣抵禦,但對這天地間之烈風疾雨,小小的母鳥卻無回天之力了。“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曉曉!”詩之結句,正以壹聲聲“曉曉”的鳴叫,穿透搖撼天地的風雨,喊出了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母鳥之哀傷。 倘若僅從詩面上看,《幽風·鸱鸮》也堪稱壹首代鳥寫悲的傑作:它寫鳥像鳥,通篇用了母鳥的“語言”,逼真地傳寫出了既喪愛雛、複遭巢破的鳥禽之傷痛,塑造了壹頭雖經災變仍不折不撓重建“家室”的可敬母鳥的形象。如果鳥禽有知,亦當爲詩人對它們生活情狀描摹之精妙、心理情感體味之真切,而“揪揪”歎惋。然而這畢竟是壹首“寓言詩”,與其說是代鳥寫悲,不如說是借鳥寫人,那母鳥所受惡鸮的欺淩而喪子破巢的遭遇,以及在艱辛生存中面對不能把握自身命運的深深恐懼,正是下層人民悲慘情狀的形象寫照。由此反觀全詩,則凶惡的“鸱鸮”、無情的“風雨”,便全可在人世中顯現其所象征的真實身份。而在母鳥那慘怛的呼號和淒怆的哀訴中,正傳達著久遠以來受欺淩、受壓迫人們的不盡痛憤。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鸱鸮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