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藥品查詢/抗感染藥/替凱西林 的原始碼
←
藥品查詢/抗感染藥/替凱西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藥品查詢/內容頂部}} 【中文名稱】:替凱西林 【英文名稱】:Ticarcillin 【類別】:抗感染藥 【說明】:【別名】 的凱西林;噻卡青黴素;替凱西林 ,羧噻吩青黴素鈉 【外文名】Ticarcillin 【成分】 為半合成的抗假單細胞菌青黴素。 【性狀】 常用其鈉鹽,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凍幹製品為餅狀物),易溶于水。 【藥理作用】 對革蘭陽性菌的抑菌作用低於青黴素G。對革蘭陰性菌的抑制作用較羧苄西林強數倍。氯膿桿菌、變形桿菌、腸桿菌屬、大腸桿菌對本品較敏感,沙雷桿菌對本品耐藥。口服不易吸收。 【適應症】 主要用於細菌性敗血症以及皮膚和軟組織、呼吸道、生殖泌尿道和腹內感染等。 【用量用法】 成人1日量每千克體重200~300mg,分次給予或1次3g,根據病情每3、4或6小時1次。按每g藥物用4ml溶劑溶解後緩緩靜注,或加入適量溶劑中靜滴1/2~1小時。泌尿系感染可肌注給藥,1次1g,每日4次,用0.25~0.5%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溶解後深部肌注。兒童1日用量為每千克體重200~300mg。嬰兒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225mg,7日齡以下嬰兒則為1日每千克體重150mg,均分次給予。 【注意事項】 本品的不良反應與羧芐西林相似,當用藥時間長及藥量大時,可使出血時間延長和電解質紊亂、血鉀降低。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本品的雙鈉鹽,可使鈉負荷增加。肌注後偶有局部疼痛和靜注後發生靜脈炎等。亦有血清轉氨酶增高出現,但停藥後會恢復。本品與慶大黴素合用以提高療效,但二者不宜放於同一滴注瓶內應用,以防相互影響療效。 【外文名】 注射劑:每瓶1g、3g、6g。 【序號】:1679.0 {{藥品查詢/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藥品查詢/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藥品查詢/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藥品查詢/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藥品查詢/抗感染藥/替凱西林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