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葛藟 的原始碼
←
葛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葛藟''' 綿綿葛藟,在河之浒。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 葛藟(lěi):藤類蔓生植物。即野葡萄。 * 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 * 浒(hǔ):水邊。壹說岸上地。 * 終:既已。遠(yuàn):遠離。 * 顧:照顧,眷顧。 * 涘(sì):水邊。 * 有(yòu):通“佑”,幫助。壹說相親之意,與“友”通。 * 漘(chún):河岸,水邊。 * 昆:兄。 * 聞(wèn):通“問”,亦有愛之意。王引之《經義述聞》:“謂相恤問也。古字聞與問通。”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濕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把爹喊。就是管人把爹喊,壹點眷顧也休想。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陸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喊親娘。面對他人喊親娘,也不把我當兒郎。 葛藤綿延長又長,爬到河邊陸地上。遠離親人和兄弟,面對他人喊兄長。就是每日喊兄長,沒有聽見壹個樣。 這是壹首流浪者自訴寄人籬下之無盡屈辱的詩歌。詩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綿綿”二句寫眼前景物。詩人流落到黃河邊上,見到河邊葛藤茂盛,綿綿不斷,不禁觸景傷情,聯系到自己遠離兄弟、飄泊異鄉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鄉,六親無靠,生活無著,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顔“謂他人父”。處境之艱難,地位之卑下,可見壹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壹絲憐憫。“謂他人父,亦莫我顧”,直書其事,包含許多屈辱,許多痛楚,正如朱熹所歎:“則其窮也甚矣!”(《詩集傳》)第二、第三章詩意略同首章,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換壹字,豐富了詩的內涵,反覆詠歎中稍有變化。 全詩每章只更換了三個字。第壹個字都是“河邊”的意思,相當于沒有變化。第二個字,謂他人“父”“母”“昆”,換的都是家庭成員的稱呼,其實屬于家庭內部情況,變化影響相同。第三個字,亦莫我“顧”“有”“聞”,就是“也不顧念、善待、關心我”,總之反反複複強調他所流落寄居的人家對他不好,他感到非常屈辱,沒有溫暖。短短幾行小詩寫盡了流離失所、寄人籬下的內心憂傷。 此詩兩句表達壹層意思,六句有三層意思,兩層轉折。由綿綿不絕的葛藟對照兄弟的離散,是壹折,由“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而竟不獲憐憫,又是壹折。每壹轉折,均含無限酸楚。詩人直抒情事,語句簡質,卻很感人,表現了飄零的淒苦和世情的冷漠。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葛藟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