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節日流覽/日本的民俗節日 的原始碼
←
節日流覽/日本的民俗節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節日流覽/內容頂部}} 日本的民俗節日 日本的節日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由政府規定的國民慶祝節日'''; '''二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節日'''。 前者在戰前稱為"祝祭日"其中主要的節日都是圍繞神道和天皇而制定的,如"四方拜"、"紀元節"、"地久節"、"春(秋)季皇靈祭"、"天長節"、"明治節"等。戰後隨著新憲法的制定,"祝祭日"這些節日有的被取消,有的被重新命名,改名 為"元日"、"建國紀念日"、"春分日"、"秋分日"、"勤勞感謝日"等。顧名思義,這些節日名的改變不僅僅是名稱的變更,內容上也有了新的含義。此外,戰後新規定的節日有"成人節"、"憲法紀念日"、兒童節、"敬老日"、"體育日"、"文化日"等。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民間節日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多數來源於中國,通過佛教自中國傳到日本,和化而成。主要的民俗節日有"正月"、"元日"、桃花節,端午節,七五三節等。 日本的節日雖大致可分為上述兩大類。但有一些政府規定的節日與傳統的民間節日相重合,如一月一日既是"元日",同時有是"正月"裏的第一天;五月五日既是兒童節有是"端午節"。 日本的民俗節日 '''"正月"(新年)''' 廣義的"正月"是陽曆一月份,狹義的"正月"則是指元日至七號,在這裏指後者。由於日本人不過春節,因此"正月"就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期間充滿節日氣氛,其中元日至三日最為熱鬧,連日全國放假。 新年期間各戶門前擺掛上松枝和竹枝,叫“門松”,有吉祥之意。新年頭三天叫“三賀日”,人們彼此拜年。除夕夜人們有守歲的習慣,尤其在午夜時去神社聆聽除夕鐘聲,這時的神社人山人海,常達數萬人之眾。進入12月人們要互寄賀年片、有獎明信片,郵局為此專辟郵道。據說大年初一翻閱紛遝而至的賀年片是日本人獨有的一種新年喜悅。 '''"元日"(元旦)''' 陽曆一月一日,也稱為"元旦"。元旦的前夜叫"大晦日"。"大晦日"的晚上要吃過年面,叫做"年越蕎麥",吃面時闔家圍坐在火爐前,一邊吃面,一邊聆聽從遠近的寺院傳來的除夜的鐘聲。除夜鐘共敲一百零八下,它意味著驅走一百零八種煩惱,這是來自佛教中的典故。元旦的早晨,家正門口升起國旗,人們穿上新衣服,家裏神佛牌位前點上明燈,進行祭拜。然後,闔家就坐,互相拜過年後開始用“祝膳”。“祝膳”主要有屠蘇酒,節日燉菜(例如:青魚子、黑豆、用醬油和糖煮的小幹魚等,寓意子孫繁盛,身體健康),年糕湯。 屠蘇酒本是中國隋唐時代就有一種藥酒,後來傳至日本,據說喝了這種酒可益壽延年。但今天,祝賀新年的酒一般都稱作屠蘇酒,不一定是真的屠蘇酒了。 節日燉菜是把山珍海味與祝願吉利以及世代昌盛相聯繫起來,按家裏的愛好和習慣做出並裝入四層的食盒內的一種熟菜。習慣上“三賀日”期間不再動爐火,只吃節日燉菜。 用過“祝膳”之後,增送壓歲錢。然後出門進行“初詣”觶,拜年。也有不少人在除夕之夜聽罷鐘聲之後就去進行“初詣”的。“初詣”就是在新年之始前往神社寺院參拜神佛,祈願一年的幸福的一種活動。 日本國定節假日有十二個 ■1月1日 [[元旦]] ■1月15日 [[成人節]] 日本法定成人年齡為二十足歲,女子在過成人節時,習慣上要穿和服。 ■2月11日 建國紀 紀念日按日本神話,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稱紀元節。1945年廢除,1966年恢復後 改稱建國紀念日。 ■3月20日 [[春分]] 舊稱春季皇靈祭,是天皇祭祀祖宗的日子。老百姓也在這一天去掃墓,做園子或糯米飯團拜祭祖先。 ■4月29日 [[天皇誕辰日]] 舊稱天長節。 ■5月3日 [[憲法紀念]]日 紀念1947年5月3日日本憲法正式施 。 ■5月5日 [[兒童節]] 舊稱端午節,現作為男孩子的節日。 ■9月15日 [[敬老日]]。 各市、町、村紛紛舉行集會向老年人贈送禮物。 ■9月24日 [[秋分]] 舊稱秋季皇靈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10月10日 [[體育節]] 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奧運會在東京開幕。 ■11月3日 [[文化節]] 舊稱明治節,紀念明治天皇生日。現改為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的人授與文化勳章的日子,又稱菊花日。 ■11月23日 [[勤勞感謝節]] 舊稱新嘗祭是天皇嘗試新米的日子。 除了以上介紹的全國性節日外,各地還有相當數量富有鄉土色彩的民間節日。這些節日多與當地的“道祖神”及秋季慶豐收的活動有關。這些“例祭”有的地方搞得十分盛大,要進行雅樂或以笛子,鼓等組成的演奏或伴奏等活動。由於日本的節日不僅有政府規定的節日和傳統的全國性民間節日。還有這樣具有鄉土色彩的地方性民間節日,因此內容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大大地豐富了日本人民的生活。 今天,雖然有些日本人,特別是一些青年人認為民俗節日內容古舊,充滿迷信,沒有什麼意義,但由於這些節日反映出日本人重視自古以來的傳統,追念祖先的習俗,因此仍然有它的生命力,日本人民重視文化遺產,熱心保護歷史遺跡的作法不能說與這些活動毫無關係。這就是節日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原因所在。但是隨著時代的推移,傳統民間節日內容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其原來的意義逐漸地被遺忘,宗教迷信的色彩也日益淡薄,與此同時也添上新的內容,獲得新的生命力,從而不斷地持續下去。 [[Category:節日流覽]] {{節日流覽/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節日流覽/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節日流覽/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節日流覽/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節日流覽/日本的民俗節日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