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百家姓名/馮 的原始碼
←
百家姓名/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div class='fieldset'> == 馮 == <div class='left_column'> {{Bottom}} </div> <div class='right_column'> {{百家姓名/數據 |姓氏=馮 |拼音=féng |百家姓=9 |人口=0.64% |排名=27 }} == 馮姓淵源 == ({{生僻字|冯}}) 馮姓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馮姓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公高,他的後代封在魏地,其子孫采食於馮城,於是,這壹支子孫就以邑為氏,就是馮氏。而記載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說馮姓是“鄭大夫馮簡子之後”。馮簡子是春秋後期鄭簡公時人,據說他博學多才,能斷大事,當時鄭國凡事要跟諸侯打交道,許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議,再做決定。因鄭國建都於今河南新鄭,故此支馮氏出自新鄭。 # '''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後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壹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 '''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據《世本》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其後子孫以馮為氏。春秋時期除畢公高壹脈馮姓外,鄭國也是馮姓的壹個重要發祥地。 </div> </div> <div class='clear-both'> </div> === 遷徒分布 === 戰國末期的大將馮亭,任韓國上黨守,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禦史大夫馮劫等。 此外,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徒居今山東者;而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馮氏則分布於今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等地,其中潮陽為當時的大族;到了東晉末,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的馮氏又有徒居和龍(今遼寧朝陽)者。 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繁衍的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陜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馮姓的宗族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說,馮氏出潁川(郡治今河南許昌)者,是東漢征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出上黨(今山西長治)者,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出長樂信都者,是漢代宜都侯馮參的後代;出京兆(今陜西西安)者,是燕王馮弘的後代;出弘農(今河南靈寶)者,是馮弘之孫馮寧的後代;出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者,是唐監察禦史馮師古的後代。 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壹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臺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 郡望堂號 == '''堂號''' * '''同輿堂或三同堂:'''根據《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 '''市義堂:'''戰國時馮驩,是孟嘗君的食客。起初孟嘗君對他只當壹般門客對待,後來孟嘗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帳戶叫來,宣布將債券燒掉,給所有帳戶解決了困難。馮驩回去後,對孟嘗君說:“討來的錢我全部買了'義'帶回來。”(市就是買)。孟嘗君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後來,孟嘗君罷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夾道歡迎,這時孟嘗君才省悟地感謝馮驩說:“今天我嘗到了妳替我買的珍貴物品--義,這可是萬金難買呀!” '''郡望''' * '''始平郡:'''晉時置郡,治所在槐裏。 * '''杜陵縣:'''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 '''穎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 '''上黨郡:'''戰國韓置郡,此支馮氏,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 '''長樂郡:'''後魏置郡。 *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 * '''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 * '''河間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 == 馮氏家譜 == * '''江蘇:'''馮氏族譜八卷、京口馮氏族譜壹卷、錫山馮氏宗譜二十四卷、澄江馮氏宗譜十卷、馮氏家譜壹卷 * '''浙江:'''赫山馮氏家譜二十二卷、大易馮氏譜不分卷、慈溪馮氏支譜不分卷、桐鄉馮氏族譜不分卷、馮氏宗譜壹卷、仙居縣後馮村馮氏宗譜壹卷。 * '''安徽:'''馮川馮氏宗譜八卷 * '''湖北:'''馮氏宗譜壹卷、馮氏宗譜、馮氏續修支譜八卷、馮氏宗譜二十壹卷首壹卷、馮氏四修族譜十四卷首壹卷 * '''廣東:'''馮氏家譜不分卷、馮氏本房世譜不分卷、馮氏族譜不分卷、南埠馮氏族譜壹卷。 * '''湖南:'''長沙馮氏四山家譜二十九卷首壹卷末壹卷、湘潭馮氏三修族譜、中湘石潭馮氏五修族譜三十三卷首壹卷末壹卷、山田馮氏族譜十卷首壹卷。 <div class='fieldset'> == 歷史人物 == <div class='left_column'> {{Bottom}} </div> <div class='right_column'> * '''馮夢龍:'''明末小說家,通經學,善詩文,尤以小說詞曲見長,輯有時代話本集《喻世名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合稱"三言"。 * '''馮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始。 * '''馮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名威震邊關。 * '''馮繚:'''中國第壹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 * '''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多次擊敗日寇,收復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 * '''馮如:'''廣東省恩平人。又名自如,號鼎三。我國第壹個飛行家和飛機設計師。早年在美國三藩市(舊金山)當雜工謀生,後轉往紐約工廠工作,業余鉆研機械學,數年後自行制造抽水機、無線電報機。在日俄戰爭中,深感飛機之厲害,自此決心獻身於航空事業,以報祖國。在三藩市集資創辦飛機制造公司。1909年自制收音機試飛成功。廣州光復時,被任為陸軍飛機長。 </div> </div> <div class='clear-both'> </div> * '''馮異:'''東漢開國名將。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東)人。初屬王莽,更始元年(23年)歸劉秀。隨劉秀巡撫河北,提出廣施恩德、籠絡人心的建議。攻破王郎後,封應侯。同年,破鐵脛農民軍於北平(今河北省滿城北),收降匈奴於林闟頓王。冬,拜孟津將軍,統魏郡、河內郡兵駐黃河北岸,與河內太守寇恂合力防備洛陽更始軍。二年夏,乘洛陽守將李軼不與爭鋒之機,率兵北攻天井關(今山西省晉城南),得二城;南奪成臯(今河南省滎陽西北)以東13縣,收降10余萬人。復渡河擊斬更始所署河內太守武勃,殲5000人。東漢王朝建立,封陽夏侯。建武二年(26年)冬,替代鄧禹西征。三年,經崤底之戰,大破赤眉軍。又擊破延岑等割據武裝,平定關中。四年,擊敗公孫述所遣數萬兵於陳倉(今陜西省寶雞東),屢次挫敗公孫述進窺關中的企圖。六年,漢軍隴西之戰受挫後,馮異受命進軍栒邑(今旬邑北)。此時,愧囂部將行巡率兵亦欲乘勝攻取馳邑。馮異力排眾議,率兵搶先占領栒邑,然後偃旗息鼓,待行巡軍至,突然出擊而獲勝,北地豪強武裝勢力聞風歸降。先後領北地太守、安定太守事,平定上郡(治膚施,今榆林東南)、北地(郡治馬領,今甘肅省慶陽西北)、安定(郡治今鎮原東南)等地。九年行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西)太守事。十年夏,與諸將共攻落門(今武山洛門),病卒軍中。馮異長於謀略,號令嚴整,用兵進止有序;為人謙讓,諸將會聚論功之時,馮異常獨自避於樹下,故軍中稱為“大樹將軍”。 * '''馮承輝:'''清江蘇省婁縣人,字少眉,壹字伯承,號梅花畫隱。貢生。工篆隸,精刻印,兼善畫,尤喜畫梅。著述甚富。有《印學管見》 、《歷朝印識》 、 《石鼓文音訓考證》 、 《古鐵齋印譜》 、 《古鐵齋詞鈔》等。 * '''馮雲山:'''廣東省花縣人。壹名雲珊,本名乙龍。太平天國領導人。曾任鄉村塾師。1843年與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在桂平吸收楊秀清、蕭朝貴等山區農民。1851年參與領導金田起義,任後軍主將,又任前導副軍師,在永安受封為南王。協助洪秀全制訂太平天國官制、軍制、律令、營規、天歷等。1852年攻廣西全州中炮負重傷,後卒於蓑衣渡。 * '''馮國璋:'''直隸(今河北省)河間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曾佐袁世凱練兵。1903年北京成立練兵處,任軍學司正使,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辛亥革命爆發,任第壹軍總統,率領北洋軍鎮壓武昌起義。1916年當選副總統、次年代理總統。1918年被段祺瑞脅迫下臺。病死於北京。 * '''馮憲章:'''廣東省興寧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秋,留學日本,與蔣光慈等建立太陽社東京分社,並在留學生中建立黨組織。次年被日政府驅逐回國。1930年參加左聯,從事創作和翻譯活動。 * '''馮雪峰:'''浙江省義烏人。早歲參加文學團體晨光社,結湖畔詩社。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 參考網站 == * 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5%86%AF%E5%A7%93 馮姓] *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135.htm 馮姓]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6%AF%E5%A7%93 馮姓] {{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otto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生僻字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數據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百家姓名/馮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