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百家姓名/褚 的原始碼
←
百家姓名/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div class='fieldset'> == 姓氏源流 == <div class='left_column'> {{Bottom}} </div> <div class='right_column'> {{百家姓名/數據 |姓氏=褚 |拼音=Chǔ |百家姓=11 |人口=% |排名=222 }} 褚(Chǔ)姓 ({{生僻字|褚}}) 起源有二: * 第壹種說法: *# 出自春秋時褚師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誌·氏族略·以官為氏》雲:“本自殷(商)後人宋恭公子瑕食采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因而命氏。”在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是諸侯各自為政的局面。那時候,許多諸侯的轄下都設有壹種叫做“褚師”的官職,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縣市長。 *# 出自周代有褚地,居民以地名為氏。褚姓還有另壹種比較簡單的說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為姓。據《姓氏尋源》載,古代有壹個叫褚的地方,當地居民就以褚為姓。又據《左傳》裏面,曾經提到過洛陽縣的南方有壹處褚氏亭;又《後漢·郡國誌》上也記載著洛陽有褚氏渠,兩書並且同時認為這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為氏”的證明。這麽壹來,《姓氏考略》上所說的“古有褚地,居者以為氏”,倒不失為有根有據了。褚姓不管是因官得姓也好,以地命氏也好,褚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的河南地方,倒是人所共認的。 </div> </div> <div class='clear-both'> </div> * 第二種說法: *# 出自子姓,為春秋時宋國恭公之子瑕之後,以地名命姓氏。據《萬姓統譜》、《通誌·氏族略》等載,褚姓出自子姓,本為殷商王族後裔。春秋時宋共公子瑕,字子石,食采於褚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因“其德可師”,故時稱之為褚師。其後代子孫遂以為姓,成褚師氏,後去師字為褚姓。 *# 出自以職官為姓。春秋時,宋、衛、鄭等國都設有褚師之官,稱作市令,主管集市貿易。那時有以官為姓的做法,褚師官的子孫後代,往往就姓褚師。後省師字改為姓褚,稱為褚氏。 === 得姓始祖 === '''子瑕。'''據據《通誌·氏族略·以官為氏》載,春秋時,宋國宋共公子瑕,字子石,受封於褚地(今河南省洛陽市),由於品德高尚,被人尊稱為“褚師”。“褚師”本為掌管市場的官員,又叫“市令”。春秋時期,宋國,衛國,鄭國都設置褚師之官。子瑕的後代子孫以“褚師”稱號為榮,於是,有的就以“褚”為姓,稱為褚氏。故褚氏後人多奉子瑕為褚姓的得姓始祖。 === 遷徒分布 === 褚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列入前壹百大姓。 褚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11席,褚姓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其壹說是出自河南。春秋時宋國恭公的兒子子石由於德行可嘉,被恭公任命為“褚師”,相當於現在的市長的職位,其子孫就以此作為自己的姓氏。關於褚姓之源的另壹種說法是,在《左傳》中曾提到洛陽的南方有褚氏亭;《後漢書·郡國誌》裏又記載有褚氏渠,褚姓是因地名而得姓的。不過,不管是哪種說法正確,總之,褚姓的發源地在河南是可以肯定的。另外,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褚被賜姓、冒姓的文字記載,褚姓的中國人在血統上是很單純的。褚姓的中國人,還有最值得自誇耀,就是血緣上的單純。別的大姓,也許由於樹高影長的緣故,發展到後來都無可避免地混入了他族的血統,或被賜姓、被冒姓,以致增加了子孫的混淆不清,甚至無法確實追溯到自己的真正來處。而褚姓的後代就不會有這種困擾,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過褚姓被冒用的記錄。褚姓雖然人不多族不繁,顯得有點單薄,但至少有這壹點是足以自喜的——姓褚的人,都是純粹的漢族。褚姓的起源是在河南,因此,褚姓郡望河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壹帶)。 == 郡望堂號 == '''郡望''' * 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30裏。郡治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壹帶。 '''堂號(缺)''' == 歷史名人 == * '''褚契:'''字武良,褚氏後裔。晉代任安東將軍,後徒居曲阿(裏莊西褚村),褚契成為江蘇省丹陽褚姓的始祖。 * '''褚亮:'''唐代丹陽人,褚契之九世孫,官至散騎常侍,被史家稱之為江左名流。褚亮生有遂賢、遂良2子。次子遂良,字登喜,為唐朝宰相,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家住丹陽裏莊東褚村。 * '''褚少孫:'''西漢經、史學家,元帝、成帝的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的《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褚少孫開創了魯詩學之先聲。 * '''褚廷璋:'''清江蘇長洲人,字左我,號筠心。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以事降主事,乞歸。精通等音字母之學。有《西域圖誌》、《西域同文誌》、《筠心書屋詩鈔》。 * '''褚遂良:'''壹作陽翟人,字登善(596-658,或597-659) 唐代錢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高宗時,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世稱“褚河南”。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褚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裏。累貶愛州刺史,以憂憤而卒。褚遂良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唐初四大書法家。有集及墨跡傳世,其代表作有《房玄齡碑》、《伊闕佛龕記》、《雁塔聖教序》等。據光緒《丹陽縣誌》載,仆射褚遂良墓在縣城東南竹塘村。 * '''褚民誼:'''原名明遺,字重行(1884-1946),浙江省吳興人。早年留學日本大學,習政治經濟。1932年任汪精衛行政院秘書長。1935年隨汪精衛辭職。抗日戰爭隨汪投敵。抗日勝利後逮捕,判處死刑,在蘇州監獄執行。著有《歐遊回憶錄》、《國術源流考》等。 * '''褚福田(1927-2003):'''河北省河間市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任華北野戰軍班長,排長,團供給處出納員、會計、飛行學員等職,參加了天津市外圍戰鬥和保北戰役。 == 參考資料 == * 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8%A4%9A%E5%A7%93 褚姓] *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65324.htm 褚姓]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E8%A4%9A%E5%A7%93 褚姓] {{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otto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生僻字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數據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百家姓名/褚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