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百家姓名/晏 的原始碼
←
百家姓名/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div class='fieldset'> == 簡要介紹 == <div class='left_column'> {{Bottom}} </div> <div class='right_column'> 【姓氏】:晏 【內容】:晏,源出於姜姓。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公族大夫被封在晏(今山東齊河縣西北的晏城).因而就以晏為自己的姓氏。他的兒子晏嬰是齊國著名的賢臣,以機智善辯而著稱。晏殊,北宋宰相,著名詞人,臨川人。他填詞擅長小令,多表現士大夫階層的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音調和諧。他的《浣溪沙》中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句,傳誦很廣。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北宋著名的詞人。 壹 姓氏源流 按時間先後順序,晏姓的來源有三: 1、來源於晏龍。晏龍是唐堯時掌管音樂的大臣,為歷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被認為是晏氏的始祖。晏龍的父親是帝嚳,而帝嚳的曾祖父就是黃帝。見《山海經》。但因《山海經》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是傳說而不是歷史,所以我們壹般不采用這種說法。 2、來源於晏安。晏安的父親是陸終,陸終的祖父是顓頊,而顓頊的祖父就是黃帝。晏安的後代便以晏作為姓氏。見《世本》、《史記》等。這壹說法最為可信。 </div> </div> <div class='clear-both'> </div> 3、來源於姜姓。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晏弱被分封於晏(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後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壹支。見《左傳》、《東南晏氏宗譜》等。但是隨著現代考古等歷史發現,這壹中說法可能要被否定。見《晏子研究文集》、《晏子春秋》。 二 遷徒分布 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齊郡,即是今天的山東臨淄壹帶。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齊郡:西漢初年將臨淄改為齊郡,治所在東平陵。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臨淄市壹帶。 堂號 廉儉堂、久敬堂、善交堂等: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晏嬰,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嚴格要求自己,力行節儉,很少吃肉,他的妾也不穿帛,他的壹件狐裘穿了30年。孔子對他的品行很贊賞。 四 歷史名人 1、春秋--晏 嬰:字平仲,齊國人,著名政治家。他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做了齊卿,後來升為齊國的宰相,連任齊靈、莊、景三朝正卿,執政達五十多年。晏嬰是著名的賢臣,以節儉力行、謙恭下士、機智善辯而著稱,“晏子使楚”之晏子也。著有《晏子春秋》內外篇,共八卷二百壹十五章。晏嬰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為了治理好國家,他帶頭勤儉節約,自己和家人生活都很簡樸。當時的朝廷官員以及許多正直的政治家都很崇敬他,老百姓也很愛戴他。晏嬰以儉德名揚天下,食不重肉,妾不衣錦,壹件狐皮大衣穿了三十年,後人把他的言行集成《晏子春秋》,宣揚他勤儉節約的美德。司馬遷曾經說過:“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司馬遷對晏子如此忻慕,甚至甘願為他做“執鞭”的奴仆,可以想見晏子的為人。 2、北宋--晏 殊:字同叔,臨川人,著名宰相,著名詞人。為人剛正,奉養清儉,平居好賢。晏殊從小聰明異常,被作為神童薦用,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以刑部尚書居相位。他立功立德立言,名垂千古,範仲淹、歐陽修等都曾是他的學生。晏殊文章也極為雅麗動人,著作有《珠玉詞》、《類要》、《文集》等。至和二年逝世。終年64歲。謚號為元獻。他長於寫詞,尤擅小令,語言婉麗,音調和諧,承襲南唐風格。多表現士大夫階層的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流傳好詞數首。《浣溪沙》中“無可奈何去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名句廣為流傳。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著名詞人。 3、南宋--晏頓復:晏殊曾孫,南宋名臣,官至吏部尚書(侍郎)兼江淮等路經制使,立朝論國事無所回避,曾經駁論二十四事。晚年不屈於秦檜等人的權勢,反對投降求和的和議主張。 4、元代--晏天章:棋師,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善於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並且與他人合作著有《玄玄棋經》壹書,為後世研究下棋理論提供了材料。 5、明代--晏 鐸:今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人。文官,詩人,詩做得好而在文學史上留名。他是明英宗景泰年間“景泰十子”之壹。永樂十六年(1418)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福建道禦史。他學問淵博,才華出眾,為官清正,政績斐然,受到人民愛戴。 6、明代--晏文輝。 7、清代--晏斯盛:字虞際,號壹齋,新喻滸江(現為江西省上高縣蒙山鄉所轄)人。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江西鄉試第壹名,次年舉進士,為庶吉士。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授山西道監察禦史。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三月又擢升為山東巡撫。乾隆八年三月,調湖北巡撫。著有《易學初津》、《禹貢解》、《楚蒙山房易經解》、《詩集》數十卷,皆梓行。 8、現代--晏陽初(1890-1990)。著名平民教育家、社會學家。四川巴中人。美國耶魯大學碩士,聖約翰大學博士。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顧問,國際平民教育委員會主席,世界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運動的奠基人,是著名的愛國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者。他畢生致力於國內外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事業,成績卓著,與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等人同獲“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的光榮稱號,且為唯壹東方人。晏先生世界馳名,壹生致力於平民教育,倡“識字、生計、文藝、衛生”四大教育以治舊中國的“貧、愚、弱、私”四大痼疾,首創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在中國及世界各地推進平民教育。其在渝所創鄉村建設學院,後並入西南師範學院。 9、現代--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國金,湖南省醴陵縣人。壹九二三年參加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曾任安源煤礦工人糾察隊隊長。壹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壹九二八年參加醴陵暴動,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醴陵赤衛團排長,湘東南獨立師第三團副官,紅八軍第二十二師四十九團特派員、團政治委員,紅六軍團第十八師政治委員,第十六師政治委員,西路軍總部教導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壹二○師三五九旅七壹七團政治委員,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壹旅副政治委員,八路軍南下第二支隊政治委員,三五九旅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壹師政治委員,第二十八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副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軍區司令員,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廳廳長,湖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壹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0、當代--晏濟元。1901年生於四川省內江茂市鎮,別號素貞老人、老濟、濟公、江洲散人。從小受教於父,習學詩書畫印;1928年上海求學,與張大千、張善子交往甚密;1934年赴日本求學;1947年在成都舉辦個人畫展;1964年元旦經朱德、郭沫若等推薦在北京舉辦個展;1981年任重慶美協副主席,1993年在北京舉辦個人大型書畫展;1999年,100歲赴雲南麗江寫生,登玉龍雪山;2002年登陜西華山寫生;2003年登山東泰山寫生。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晏濟元作品精選》、《晏濟元書畫作品選》等畫集。 11、當代--晏 紫。 12、當代--晏 菲。 {{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otto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百家姓名/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百家姓名/晏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