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疾病查詢/鼻淵 的原始碼
←
疾病查詢/鼻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疾病查詢/內容頂部}} 【名稱】:鼻淵 【疾病綜述】:鼻淵是因邪犯鼻竇,竇內濕熱蘊積,釀成痰濁所致,以鼻流濁涕量多為特徵的鼻病。主要指急、慢性鼻竇炎。 【臨床表現】:1 以大量粘性或膿性鼻涕,鼻塞,頭痛或頭昏為主要症狀。急性鼻淵可伴發熱及全身不適。 2 急性鼻淵發病迅速,病程較短。若治療不徹底,則遷延為慢性鼻淵,病程較長。 3 鼻腔檢查粘膜充血、腫脹,鼻腔或後鼻孔有較多的粘性或膿性分泌物。 4 X線鼻竇攝片有陽性表現,急性發作時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5 應與鼻窒相鑒別。 【主要類型】:肺經風熱 膽經鬱熱 脾胃濕熱 肺脾氣虛 【治療】:1 外治 1.1 滴鼻:可選用滴鼻液、魚腥草滴鼻液等,滴入鼻內,每日3次。 1.2 吹鼻:可用冰連散、魚腦石散等吹入鼻內,每日3次。 1.3 上頜竇炎,可行穿刺沖洗,並注入魚腥草液等。 2 針灸療法 2.1 針刺:選肺、陽明、 督脈等經脈穴位及鼻旁穴位為主。實證用瀉法,虛證平外平瀉,每日一次。 2.2 耳針:可選內鼻、額、上頜、肺、胃、脾、 肝等穴,針刺,埋針或用王不留行貼壓。 2.3 穴位注射:可選肺俞或上述穴位, 注入魚腥草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每穴0.2-0.5毫升,隔日一次。 2.4 艾灸:虛寒證者可取囟門、上星、迎香等穴,懸灸,每日一次。 3 西醫療法 3.1 急性期可選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3.2 急、慢性期均可用抗生素滴鼻液。 4 手術療法 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療效標準] 1 治癒:症狀消失,X線鼻竇片無異常 2 好轉:症狀明顯改善,鼻腔檢查見充血、粘膜腫脹等表現減輕。X線鼻竇攝片有明顯改善。 3 未愈:症狀和體征無改善 【預防】:null 【序號】:327 {{疾病查詢/內容底部}} [[Category:疾病查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疾病查詢/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疾病查詢/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疾病查詢/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疾病查詢/鼻淵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