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漢語詞典/睨 的原始碼
←
漢語詞典/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漢語詞典 |拼音=nì, |繁體=睨 |部首=目 |部首筆劃=05 |五行=木 |簡體筆劃=13 |繁體筆劃=13 |吉凶寓意=凶 |拼音輸入=ni |五筆輸入=hvqn |筆順=豎折橫橫橫撇豎橫折橫橫撇折 |詳細解釋=睨 nì 〈動〉 (1) (形聲。從目,兒(ní)聲。本義:斜視) (2) 同本義[lookaskance] 睨,視也。――《說文》 余與褐之父睨之。――《左傳·哀公十三年》 睨而視之。――《禮記·中庸》 雖羿逢蒙不能眄睨也。――《莊子·山水》 相如持其璧睨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宋·歐陽修《歸田錄》 (3) 又如:睨注(斜著眼睛注視);睨笑(斜視而笑);睨視(斜視,旁視;傲視) (4) 視[see] 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左傳·哀公十三年》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楚辭·離騷》。玉逸注:“睨,視也。” (5) 顧視,回視[lookaround] (6) 尋視[lookfor] 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墨子》 (7) 窺伺[peepat]。如:睨望(窺望) (8) 偏斜[inclinetooneside;slant]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莊子》 睨 nì ㄋㄧˋ (1) 斜著眼睛看:~視。睥~。 (2) 偏斜:“日方中方~”。 鄭碼:LNRD,U:7768,GBK:EDFE 筆劃數:13,部首:目,筆順編號:2511132151135 |序號=11300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漢語詞典/首字注音索引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漢語詞典/睨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