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汽車車標/A級 的原始碼
←
汽車車標/A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汽車車標/內容頂部}} <center>'''A級'''</center> 賓士a級車是賓士的入門級車,它既不會像smart和mini那樣領導時尚,也不會因為是級別最低的賓士車而降低品質標準。 1998年,第一代賓士a級轎車問世。不過,問世的過程卻是痛苦的。1997年底的一次蛇形繞樁(s形)無制動行駛示範時發生翻車事故,令人對其穩定性發生質疑。為了提高穩定性,設計師降低了底盤的高度,換上扁寬輪胎,在車輛上加裝了電子穩定系統(esp)及側傾角感測器,橫向速度感測器等,使這個問題得到了完全解決。不過底盤降低在國內的道路條件下產生了不小的問題:據使用者反應,該車經常發生托底。 歷經6年的市場洗禮,賓士a級轎車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了110萬輛。賓士最近推出了更具創新意識的新款a級,計畫於2004年秋季正式上市。該級別轎車有兩大型號:五門掀背型和首次在a級中出現的三門掀背型,以期營造更為年輕和動感的形象。 新a級具有單廂車的造型特點 '''基本設計原則並未改變,內部空間是新a級強調的重點''' 新一代a級車並不是設計上的革命,它是賓士對原有設計理念的堅持,再加上持續不斷的改進才取得的成果。單廂車的造型和三明治夾層設計都未改變,但腰線上升,車窗面積增大,側面的棱線非常突出,車輪罩也向外拱起,再加上一系列被著重強調的水平線條,可以看出設計者努力使新a級向運動化風格靠近。 現在小型車的設計都希望獲得更大的車內空間,新a級的軸距是2.57米,寬1.76米,高1.59米,與老款相比尺寸明顯增大了(五門型)。和舊款比較,肩部空間增加了97毫米,肘部空間增加了95毫米,後排乘客的膝部空間增加了30毫米,前後排座椅之間的距離達到805毫米,達到了一般中級轎車的水準()。後備箱的容積最大能夠達到1995升,比舊款提高了15%。3.84米的車身長度甚至超過了上一代的加長型,不過與奧迪a3、寶馬1系、大眾高爾夫這些競爭對手相比仍然短了40釐米。當然在擁擠的街道上尋找停車位時這又成了優點。 各尺寸示意 儘管車身長度的增加被較長的車頭抵消了一部分,車內空間的增大還是很明顯的。肩部寬度居然增加了九釐米,讓人在車內有了更大的活動餘地。腿部空間介於上一代的標準型和加長型之間。選裝的百葉窗式車頂會佔用車內高度,但仍然帶給人寬敞明亮的印象。 車內空間示意 行李廂容量也增大了,而且更加方便實用。打開行李廂門,不做任何折疊就可直接放進一輛嬰兒車。如果放倒後排座椅靠背,容積就能增加到1370升,而且放倒的靠背能與行李廂地板形成一個平面。如果還需要更多的空間。就卸下後排座椅的坐墊,把它放在行李廂的地板下面或者再多花348歐元,加裝easy-vario-plus行李廂可變裝置,這樣除了駕駛員座椅之外,所有座椅都能卸下來,使裝載容積達到1995升,放進兩輛自行車看來是不成問題了。通過放倒副駕駛座椅,進深長度可達2.34米。 直接放入一個嬰兒車 放倒後排後竟然硬是裝入了兩輛自行車 舒適性是賓士向來的強項 雖然是賓士入門級的作品,但是舒適性方面卻不輸于同級車。從體貼的細節設計到舒適的後排座椅,再到結實耐用的整體印象,新車向人們表明它再次捍衛了賓士品牌的傳統價值觀。可惜的是中控台依然是賓士複雜淩亂的風格,另外六方向可調的座椅均為手動調節,也不是很方便。 '''細緻的針腳和質感優良的真皮透著“賓士”味''' 儀錶盤清晰地顯示各種資訊 司機周圍按鈕密佈 a級車的座椅位置比較高,好處是上下車很方便,但夾層式的結構令車廂地板有點高,坐在車內腿部並不像在高大的suv裏那樣舒展,不過整體感覺還是令人愉快的。另外,儘管a柱已經設計得比較細了,但在泊車時還是有些影響視線。 '''動力和底盤方面的改進才是重點''' 為佈局考慮,發動機獨特的傾斜佈置 賓士在開發新款a級的時候就提出了“動力更強,油耗更低”的目標。新款a級共有7種四缸發動機可供選擇,包括三款最 近開發的cdi直接點火式柴油發動機和一款142千瓦的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和以前的型號相比,發動機的性能平均提高了38%,扭矩輸出平均提高了46%。而平均油耗則降低了10%。所有發動機均滿足歐洲4號排放標準,客戶還可以為柴油發動機選裝一個特別設計的濾清器。另外,為了操作更舒適和節省燃油,每款a級車都有裝備autotronic無級變速箱的型號。 為柴油機特別設計的濾清器 a級裝備的cvt變速器 底盤方面,除了增大的軸距和輪距使行駛穩定性增強之外,性能的提高主要得益於前懸掛的三角形下支臂、拱形後橋以及新的自適應式減震器。整套機構無需借助電子裝置就能發揮作用,而且在不同的負荷狀況下都有效,彈簧快速壓縮時懸掛會突然變硬,有效避免了橫向的擺動和側傾。缺點是當車輛滿載並遇到較大的路面不平時會有明顯的衝擊,不過對細小振動則有較好的吸收。這樣的特性非常適合在良好路面行駛,但是不適合路況較差的情況。 拱形後橋 轉向方面,新a級配備的是電動可變助力轉向機,它比以前的液壓助力轉向機更準確,也能提供足夠的回饋,問題是速比的變化不夠均勻,快速過彎時先是感覺遲鈍,緊接著又變得很敏銳,需要機警地加以控制才能平穩行駛。 由於a級車的重心比較高,它畢竟不能成為強調操控性的駕駛者之車,外側的轉向輪要承受更多的側向力,能保證11.1米的轉彎直徑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新a級的操控明顯比上一代靈活,儘管是前輪驅動,轉向不足的傾向也不明顯。即使遇到不理智的操作,靈敏的esp系統也會及時出面干預,刹車系統表現也不錯,總之安全是有充分保證的,新a級應該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安全性滿足對一台小車的要求''' 車身結構 前頭胸氣囊 側頭胸氣囊 車身在進行強振測試 作為小型轎車,通常人們挑剔的焦點之一就是它的安全性。又小又嬌的小車雖然很吸引人,但是卻很難令人有安全感和穩重的感覺。因此賓士公司在安全方面不遺餘力,新一代a級車應用了共200多項專利技術,頭部和前、側胸部氣囊取代了之前的側氣囊,abs(防抱死制動系統)、ba(緊急制動輔助)和esp(電子穩定程式)均為標配。“三明治”型的夾層式設計能使碰撞時,發動機向車輛底部移動,避免對乘員造成傷害。整車的安全性完全符合對一台小車的要求。 [[Category:汽車車標]] {{汽車車標/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汽車車標/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汽車車標/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汽車車標/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汽車車標/A級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