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殷武 的原始碼
←
殷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殷武'''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績。歲事來辟,勿予禍適,稼穑匪解。 天命降監,下民有嚴。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命于下國,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甯,以保我後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閑,寢成孔安。 * 撻(踏tà):《通釋》:“撻,蓋勇武之貌。” * 罙(深shēn):“深”的古字。《毛傳》:“罙,深。” * 裒(抔póu):俘虜。《鄭箋》:“俘虜其士衆。”《傳疏》:“裒即浮(俘fú)字。” * 有截其所:《集傳》:“盡平其地,使截然齊壹,皆高宗之功也。” * 享:進獻。《鄭箋》:“氐羌,夷狄國,在西方者也。享,獻也。” * 常:俞越《群經平議》:“常當作尚。” * 辟:《毛傳》:“辟,君。” * 績:迹。 * 禍:罪過。適:譴責。《鄭箋》:“來辟,猶來王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七:“禍讀爲過。《廣雅》:‘適,過,責也。’谪與適通。勿予過谪,言不施譴責也。” * 嚴:恭敬。《毛傳》:“嚴,敬也。” * 不僭不濫:《通釋》:“此承上文下民有嚴,謂民之畏法,故不敢僭濫,非謂上之刑賞也。” * 遑:閑暇。 * 翼翼:完美貌。《毛傳》:“商邑,京師也。”《傳疏》:“李賢《後漢書》注引《韓詩》文雲:‘翼翼然,盛也。’” * 極:標准。 * 濯濯:《正義》:“濯濯乎光明者,其見尊敬如神靈也。” * 丸丸:高大挺直貌。《集傳》:“景山,山名,商所都也。”《毛傳》:“丸丸,易直也。” * 斫(卓zhuó):砍。虔:截斷。《通釋》:“虔,猶伐也、刈也……方斫是虔,是削伐木于作室之際。” * 桷(覺jué):方椽。 * 梴(纏chán):《毛傳》:“梴,長貌。”俞越《群經平議》:“旅,當讀爲梠.《說文o木部》:‘梠,楣也。’楣與楹相接,故梠楹並言。”《正義》:“閑爲楹之大貌。”楹(盈yíng):廳堂前的柱子。閑:粗大貌。 宋君祭祀殷高宗的樂歌。歌頌他伐荊楚,服諸侯,修宮室。《殷武》篇寫作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時代。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興師討伐荊楚。 王師深入敵方險阻,衆多楚兵全被俘虜。 掃蕩荊楚統治領土,成湯子孫功業建樹。 妳這偏僻之地荊楚,長久居住中國南方。 從前成湯建立殷商,那些遠方民族氐羌, 沒人膽敢不來獻享,沒人膽敢不來朝王。 殷王實爲天下之長。 上帝命令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 每年按時來朝來祭,不受責備不受鄙夷, 好好去把農業管理。 上帝命令殷王監視,下方人民恭謹從事。 賞不越級罰不濫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 君王命令下達諸侯,四方封國有福享受。 殷商都城富麗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樣。 武丁有著赫赫聲名,他的威靈光輝鮮明。 既享長壽又得康甯,是他保佑我們後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樹柏樹挺拔參天。 把它砍斷把它遠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 長長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壯溜圓。 寢廟落成神靈安恬。 《殷武》壹詩,是《商頌》的最後壹篇,也是《詩經》三百零五篇的最後壹篇,《毛詩序》所作題解爲“祀高宗也”,謂其爲商人祭祀歌頌殷高宗武丁之詩。但魏源本三家詩之說,雲:“春秋僖四年,公會齊侯、宋公伐楚,此詩與《魯頌》‘荊舒是懲’,皆侈召陵攘楚之伐,同時同事同詞,故宋襄公作頌以美其父(桓公)。”(《詩古微》)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以爲“魏說爲此詩定論,毛序之僞,不足辨也”。然吳闿生《詩義會通》雲:“考《商頌》五篇,皆盛德之事,非宋之所宜有,且其詩有‘邦畿千裏,惟民所止,命于下國,封建厥福’等語,此複非諸侯之事,是序說無可疑者。”方玉潤《詩經原始》也指出:“或疑商時無楚,……殊不知《禹貢》荊及衡陽爲荊州,楚即南荊也。……又況《易》稱‘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與此詩‘深入其阻’者合。鬼方,楚屬國也。”其辨甚核,當從之。 殷高宗作爲成湯之後的壹代中興之主,《史記·殷本紀》載有他的業績:“帝武丁即位,思複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于傅險(亦作傅岩)中。是時說爲婿靡,築于傅險。見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爲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稚登鼎耳而句,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成驩(歡),殷道複興。” 這首《殷武》詩的主旨,就在于通過高宗寢廟落成舉行的祭典,極力頌揚殷高宗繼承成湯的事業所建樹的中興業績。 全詩共六章,壹、四、五章章六句,二、六章章七句,三章五句。前五章寫殷高宗武丁中興之事,最後壹章寫高宗寢廟落成的情景。 這首詩歌在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色,是各章都有它描寫的側重點。第壹章言武丁伐楚之功。“撻彼殷武,奮伐荊楚”二句,表現了武丁對楚用兵的勇猛神速。“罙(深)入其阻,裒荊之旅”,寫出武丁的軍隊是在突破險阻中取得節節勝利。“有截其所,湯孫之緒”,特別點明武丁之所以能征服荊楚之地,那是因爲他是成湯的後世子孫,理應有所作爲。第二章寫武丁對荊楚的訓誡。“維女(汝)荊楚,居國南鄉(向)”二句,從荊楚所處的地理位置,指出它理應俯首聽命。“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這是以成湯征服氐、羌的先例來告誡荊楚歸服,可謂是“剛柔並舉”。第三章只有五句,可能有脫文,是寫四方諸侯來朝。說殷武丁秉承“天命”統治諸侯,因之諸侯入國朝見天子、在封地勤治農事,都是他們應盡的職守。第四章,進壹步申述武丁是受“天命”的中興之主,人民百姓只能安分守己,按商朝的政令行動。第五章,寫商朝的國都西亳地處中心地帶的盛況,這裏曾是中興之主殷武丁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地方,故特別用“商邑翼翼,四方之極”兩句詩來渲染它,而武丁在位長達五十九年,說他“赫赫厥聲,濯濯厥靈”,並不過分。末章描寫修建高宗寢廟的情景,用“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兩句詩作比興,不但形象生動,而且有象征意義,象征殷武丁的中興業績垂之不朽。 這首詩在用韻上也有其特色。第壹章句句用韻,“武”、“楚”、“阻”、“旅”、“所”、“緒”同葉魚部韻;第二章除“維女荊楚”壹句不用韻,其余句句用韻,“鄉”、“湯”、“羌”、“享”、“王”、“常”同葉陽部韻;第三章句句用韻,“辟”、“績”、“辟”、“適(谪)”、“解(懈)”是錫支通韻;第四章句句用韻,前後換韻,“監”、“嚴”、“濫”、“遑”是談陽合韻,“國”、“福”葉職部韻;第五章句句用韻,前後換韻,“翼”、“極”葉職部韻,“聲”、“靈”、“甯”、“生”葉耕部韻;最後壹章句句用韻,“山”、“丸”、“遷”、“虔”、“梃”、“閑”、“安”葉元部韻。由于末章用元韻壹韻到底,頗能渲染出宗廟落成的喜慶氣氛。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殷武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