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正月 的原始碼
←
正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小雅·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鼠憂以癢。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秀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並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雲憎? 謂山蓋卑,爲岡爲陵。民之訛言,甯莫之懲。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爲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燎之方揚,甯或烕之?赫赫宗周,褒似烕之! 終其永懷,又窘陰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無棄爾輔,員于爾輻。屢顧爾仆,不輸爾載。終逾絕險,曾是不意。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鄰,婚姻孔雲。念我獨兮,憂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賀矣富人,哀此惸獨。 * 正(zhēng)月:正陽之月,夏曆四月。 * 訛(é)言:謠言。 * 孔:很。將:大。 * 京京:憂愁深長。 * 鼠(shǔ):幽悶。癢:病。 * 俾:使。瘉:病,指災禍、患難。 * 秀(yòu)言:壞話。 * 惸(qióng):憂郁不快。 * 無祿:不幸。 * 烏:周家受命之征兆。爰(yuán):語助詞,猶“之”。止:棲止。此下二句言周朝天命將墜。 * 侯:維,語助詞。薪、蒸:木柴。 * 蓋(hé):通“盍”,何。 * 懲:警戒,制止。 * 訊:問。 * 具:通“俱”,都。 * 局:彎曲。 * 蹐(jǐ):輕步走路。 * 倫、脊:條理,道理。毛傳:“倫,道;脊,理也。” * 虺(huǐ)蜴(yì):毒蛇與蜥蜴,古人把無毒的蜥蜴也視爲毒蟲。 * 阪(bǎn)田:山坡上的田。 * 莞(guān):蒲草,水蔥壹類植物。 * 扤(wù):動搖。 * 則:語尾助詞,通“哉”。 * 執:執持,指得到。仇(qiú)仇:慢怠。 * 力:用力。 * 燎:放火焚燒草木。揚:盛。 * 甯:豈。或:有人。烕(miè):即“滅”。 * 宗周:西周。 * 褒似(sì):周幽王的寵妃。褒,國名。似,姓。 * 終:既。懷:憂傷。 * 輔:車兩側的擋板。 * 載(zài)輸爾載(zài):前壹個“載”,虛詞,及至。後壹個“載”,所載的貨物。輸,丟掉。 * 將:請。伯:排行大的人,等于說老大哥。 * 員(yún):加固。毛傳:“益也。” * 仆:通“轐”,也叫伏兔,像伏兔壹樣附在車軸上固定車軸的東西。壹說仆即車夫。 * 曾:竟。不意:不留意。 * 炤(zhāo):通“昭”,明顯,顯著。 * 慘慘:憂愁不安。 * 雲:親近,和樂。 * 慇(yīn)慇:憂愁的樣子。 * 佌(cǐ)佌:比喻小人卑微。 * 蔌(sù)蔌:鄙陋。 * 椓(zhuó):打擊。 * 賀( gě):歡樂。 這是壹位憂國憂民、憤世嫉俗的周大夫創作的怨刺周幽王的詩歌。詩中表現了末世昏君、得志小人和廣大人民三種人的心態,道出了亂世人民的不幸。全詩十三章,前八章每章八句,後五章每章六句,通篇以詩人憂傷、孤獨、憤懑的情緒爲主線,並不斷地強化憂傷情緒,格調哀婉沈郁,情感跌宕起伏,結構首尾貫串,壹氣呵成。 正月地上滿是霜,讓我心中很憂傷。民心已亂謠言起,謠言傳播遍四方。獨我壹人愁當世,憂思不去萦繞長。可憐擔驚又受怕,憂思成疾病難當。 父母生我不逢時,爲何令我遭禍殃?苦難不早也不晚,此時恰落我頭上。好話既都嘴裏說,壞話也全口中講。憂心忡忡不合時,因此受辱遭中傷。 郁郁不樂心裏憂,想我沒福能消受。平民百姓無罪過,也成奴仆居末流。可悲我們若亡國,利祿功名哪裏求?看那烏鴉將止息,飛落誰家屋檐頭? 遠望樹林成壹片,粗細只能當柴燒。百姓正在危難中,上天昏睡不知道。如果天命已確定,沒人抗拒能奏效。上帝皇皇最英明,究竟恨誰請相告? 人說山丘多麽低,實爲高峰與峻嶺。民間謠言紛紛起,不去制止哪能行。但見老臣受征召,請他占夢來問訊。都說自己最靈驗,烏鴉雌雄誰分清? 人說天空多麽高,我卻怕撞把腰彎。人說大地多麽厚,我卻怕陷把腳踮。高聲呼叫這些話,有條有理不瞎編。令我悲哀今世人,爲何像蛇毒牙尖! 請看山坡田地裏,禾苗特出長得茂。上天這樣折磨我,唯恐把我打不倒。當初朝廷來求我,唯恐推辭不應召。得到我後很慢待,不再重用與倚靠。 心中憂愁深又長,好像繩結不能解。當今政治真難說,爲何越來越暴烈?大火熊熊燒起時,難道有誰能撲滅?輝煌顯赫周王朝,褒似竟然將它滅。 憂傷滿懷常慘慘,又遇天陰雨綿綿。車箱已經裝載滿,竟然抽去車擋板。等到貨物掉下來,大哥幫忙才叫喚。 車上箱板不要扔,加固輻條牢又安。軸上伏兔勤檢查,裝載貨物莫丟散。這樣終能渡艱險,莫將此事等閑看。 魚兒生活在池沼,並非讓它樂逍遙。即使深藏不敢動,水清照樣看得到。憂思滿懷愁不已,想那朝政太殘暴。 他有美酒醇又香,山珍海味任品嘗。四鄰五黨多融洽,姻親裙帶聯結廣。想我孤獨只壹身,郁郁不樂心憂傷。 卑鄙小人有華屋,庸劣之徒有米谷。今世黎民貧無祿,飽受天災無人助。富貴人家多歡樂,可憐窮人太孤獨。 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政治遠見,也有能力。故統治階級當權者開始極表需要他(“彼求我則,如不我得”),但得到之後又不重用(“執我仇仇,亦不我力”)。他擔憂國家的前途,同情廣大人民的苦難遭遇,反而遭到小人的排擠和中傷(“憂心愈愈,是以有侮”)。他是壹個憂國憂民而又不見容于世的孤獨的士大夫知識分子形象。詩的抒情主人公面對霜降異時、謠言四起的現實,想到國家危在旦夕,百姓無辜受害,而自己又無力回天,壹方面哀歎生不逢時(“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壹方面對于壹會兒這麽說,壹會兒那麽說(“好言自口,秀言自口”),反覆無常、擾亂天下的當權者表示了極大的憤慨。他最終身心交瘁,積郁成疾(“鼠憂以癢”)。詩中還表現了三種人的心態。第壹種是末世昏君。此詩沒有明確指出周幽王,而是用暗示的方法讓人們想到幽王。“天”在古代常用來象征君王,詩中說“民今方殆,視天夢夢”,就是很嚴厲地指責周幽王面對百姓危殆、社稷不保的現實毫不覺悟,卻只顧占蔔解夢(“召彼故老,訊之占夢”)。“赫赫宗周,褒似滅之”二句,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此詩批評最高當權者親小人(“瞻彼中林,侯薪侯蒸”),遠賢臣(“乃棄爾輔”),行虐政(“念國之爲虐”)。指出如果國家真正顛覆,再求救于人,則悔之無及(“載輸爾載,將伯助予”)。這樣的末世昏君前有桀、纣,後有胡亥、楊廣,曆史上不絕如縷,所以其揭露是有意義的。第二種是得志的小人。他們巧言令色,嫉賢妒能(“好言自口,秀言自口”),結黨營私,朋比爲奸(“洽比其鄰,昏姻孔雲”),心腸毒如蛇蠍(“胡爲虺蜴”),但卻能得到君王的寵幸與重用,享有高官厚祿,詩人對這種蠹害國家的蟊賊表示了極大的憎恨與厭惡。第三種人是廣大人民。他們承受著層層的剝削和壓迫,在暴政之下沒有平平安安的生活,而只有形形色色的災難(“民今無祿,天天是椓”),而且動辄得咎,只能謹小慎微,忍氣吞聲(“不敢不局”、“不敢不蹐”)。詩人對廣大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民之無辜,並其臣仆”,表現了無比的沈痛。昏君施行虐政,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上天懲罰昏君,百姓也要無辜受過。此詩正道出了亂世人民的不幸。 全詩四言中雜以五言,便于表現激烈的情感,又顯得錯落有致。全詩以詩人憂傷、孤獨、憤懑的情緒爲主線,首尾貫串,壹氣呵成,感情充沛。其中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如以魚在淺池終不免遭殃,喻亂世之人不論如何躲藏,也躲不過亡國之禍。還運用了對比手法,如詩的最後兩章說,得勢之人有酒有菜,有屋有祿,朋黨往來,其樂融融;黎民百姓窮苦無依,備受天災人禍之苦。“賀矣富人,哀此惸獨”正像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壹樣,表現了詩人的極大憤慨。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正月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