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昭公七年 的原始碼
←
昭公七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引經據典/內容頂部}} '''昭公·昭公七年''' 作者:左丘明 【經】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三月,公如楚。叔孫若如齊位盟。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九月,公至自楚。冬十有壹月癸未,季孫宿卒。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傳】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齊求之也。癸巳,齊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聽命?先君之敝器,請以謝罪。」公孫皙曰:「受服而退,俟釁而動,可也。」二月戊午,盟于儒上。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甕、玉椟、鬥耳,不克而還。 楚子之爲令尹也,爲王旌以田。芋尹無宇斷之,曰:「壹國兩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爲章華之宮,納亡人以實之。無宇之阍入焉。無宇執之,有司弗與,曰:「執人于王宮,其罪大矣。」執而谒諸王。王將飲酒,無宇辭曰:「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馬有幸,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執人于王宮?』將焉執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閱』,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所以封汝也。若從有司,是無所執逃臣也。逃而舍之,是無陪台也。王事無乃阙乎?昔武王數纣之罪,以告諸侯曰:『纣爲天下埔逃主,萃淵數』,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諸侯而則纣,無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盜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往,盜有寵,未可得也。」遂赦之。 楚子成章華之台,願與諸侯落之。大宰薳啓強曰:「臣能得魯侯。」薳啓強來召公,辭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嬰齊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將使衡父照臨楚國,鎮撫其社稷,以輯甯爾民』。嬰齊受命于蜀,奉承以來,弗敢失隕,而致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傳序相授,于今四王矣。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楚國,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君若不來,使臣請問行期,寡君將承質幣而見于蜀,以請先君之贶。」 公將往,夢襄公祖。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適楚也,夢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實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嘗適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適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三月,公如楚,鄭伯勞于師之梁。孟僖子爲介,不能相儀。及楚,不能答郊勞。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晉侯問于士文伯曰:「誰將當日食?」對曰:「魯、衛惡之,衛大魯小。」公曰:「何故?」對曰:「去衛地,如魯地。于是有災,魯實受之。其大咎,其衛君乎?魯將上卿。」公曰:「《詩》所謂『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對曰:「不善政之謂也。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谪于日月之災,故政不可不慎也。務三而已,壹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 晉人來治杞田,季孫將以成與之。謝息爲孟孫守,不可。曰:「人有言曰:『雖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禮也』。夫子從君,而守臣喪邑,雖吾子亦有猜焉。」季孫曰:「君之在楚,于晉罪也。又不聽晉,魯罪重矣。晉師必至,吾無以待之,不如與之,間晉而取諸杞。吾與子桃,成反,誰敢有之?是得二成也。魯無憂而孟孫益邑,子何病焉?」辭以無山,與之萊、柞,乃遷于桃。晉人爲杞取成。 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長鬣者相,好以大屈。既而悔之。薳啓強聞之,見公。公語之,拜賀。公曰:「何賀?對曰:「齊與晉、越欲此久矣。寡君無適與也,而傳諸君,君其備禦三鄰。慎守寶矣,敢不賀乎?」公懼,乃反之。 鄭子産聘于晉。晉侯疾,韓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寢疾,于今三月矣,並走群望,有加而無瘳。今夢黃熊入于寢門,其何厲鬼也?」對曰:「以君之明,子爲大政,其何厲之有?昔堯殛鲧于羽山,其神化爲黃熊,以入于羽淵,實爲夏郊,三代祀之。晉爲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韓子祀夏郊,晉侯有間,賜子産莒之二方鼎。 子産爲豐施歸州田于韓宣子,曰:「日君以夫公孫段爲能任其事,而賜之州田,今無祿早世,不獲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聞于君,私致諸子。」宣子辭。子産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施將懼不能任其先人之祿,其況能任大國之賜?縱吾子爲政而可,後之人若屬有疆場之言,敝邑獲戾,而豐氏受其大討。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豐氏也。敢以爲請。」宣子受之,以告晉侯。晉侯以與宣子。宣子爲初言,病有之,以易原縣于樂大心。 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鑄刑書之歲二月,或夢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將殺帶也。明年壬寅,余又將殺段也。」及壬子,驷帶卒,國人益懼。齊、燕平之月壬寅,公孫段卒。國人愈懼。其明月,子産立公孫泄及良止以撫之,乃止。子大叔問其故,子産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吾爲之歸也。」大叔曰:「公孫泄何爲?」子産曰:「說也。爲身無義而圖說,從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不媚,不信。不信,民不從也。」 及子産適晉,趙景子問焉,曰:「伯有猶能爲鬼乎?」子産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于人,以爲淫厲,況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孫,子耳之子,敝邑之卿,從政三世矣。鄭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馮厚矣。而強死,能爲鬼,不亦宜乎?」 子皮之族飲酒無度,故馬師氏與子皮氏有惡。齊師還自燕之月,罕朔殺罕魋。罕朔奔晉。韓宣子問其位于子産。子産曰:「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擇?卿違,從大夫之位,罪人以其罪降,古之制也。朔于敝邑,亞大夫也,其官,馬師也。獲戾而逃,唯執政所置之。得免其死,爲惠大矣,又敢求位?」宣子爲子産之敏也,使從嬖大夫。 秋八月,衛襄公卒。晉大夫言于範獻子曰:「衛事晉爲睦,晉不禮焉,庇其賊人而取其地,故諸侯貳。《詩》曰:『即□鴒在原,兄弟急難。』又曰:『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況遠人,誰敢歸之?今又不禮于衛之嗣,衛必叛我,是絕諸侯也。」獻子以告韓宣子。宣子說,使獻子如衛吊,且反戚田。 衛齊惡告喪于周,且請命。王使臣簡公如衛吊,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敢高幸、亞幸?」 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雲:『壹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孫纥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仲尼曰:「能補過者,君子也。《詩》曰:『君子是則是效。』孟僖子可則效已矣。」 單獻公棄親用羁。冬十月辛酉,襄、頃之族殺獻公而立成公。 十壹月,季武子卒。晉侯謂伯瑕曰:「吾所問日食,從矣,可常乎?」對曰:「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類,官職不則,同始異終,胡可常也?《詩》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國。』其異終也如是。」公曰:「何謂六物?」對曰:「歲、時、日、月、星、辰,是謂也。」公曰:「多語寡人辰,而莫同。何謂辰?」對曰:「日月之會,是謂辰,故以配日。」 衛襄公夫人姜氏無子,嬖人稠姶生孟絷。孔成子夢康叔謂己:「立元,余使羁之孫幸與史苟相之。」史朝亦夢康叔謂己:「余將命而子苟與孔烝鋤之曾孫幸相元。」史朝見成子,告之夢,夢協。晉韓宣子爲政聘于諸侯之歲,稠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衛國主其社稷。」遇《屯》三。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三之《比三。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長之謂乎?」對曰:「康叔名之,可謂長矣。孟非人也,將不列于宗,不可謂長。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二卦皆雲,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筮襲于夢,武王所用也,弗從何爲?弱足者居,侯主社稷,臨祭祀,奉民人,事民人,鬼神,從會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故孔成子立靈公。十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翻譯== 七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北燕和齊國講和,這是由于齊國的要求。十八日,齊景公住在虢地。燕國人求和,說:“敝邑知道罪過,豈敢不聽從命令?請求把先君的破舊器物用來謝罪。”公孫皙說:“接受他們的歸服而退兵,等待有空子再采取行動,可以這樣做。”二月十四日,在儒水邊上結盟。燕國人把燕姬嫁給齊景公,送給他玉甕、玉櫃、玉杯。齊國沒有取得勝利而回國。 楚靈王做令尹的時候,打了國王用的旌旗去打獵,芋尹無宇砍斷旌旗的飄帶,說:“壹個國家兩個君主,有誰能忍受得了?”等到楚靈王即位,又建造章華宮,接納逃亡的人安置在裏面。無宇的守門人逃到章華宮裏。無宇要抓他,管理宮室的官員不肯,說:“在國王的宮裏抓人,這罪過就大了。”抓住無宇而進見楚靈王。楚靈王准備喝酒,無宇申訴說:“天子經營天下,諸侯治理封疆,這是古代的制度。邊境之內,哪裏不是國君的土地?吃著土地上的出産,誰不是國君的下臣?所以《詩》說:‘普天之下,無不是天子的土地。沿著土地的邊涯,無不是天子的臣仆。’天有十個日子,人有十個等級。下邊以此事奉上邊,上邊以此祭祀神明。所以王統治公,公統治大夫,大夫統治士,士統治皂,皂統治輿,輿統治隸,隸統治僚,僚統治仆,仆統治台。養馬有幸,放牛有牧,各有專司以應付各種事情。現在官員說:‘妳爲什麽在王宮裏抓人?’不在王宮,又在哪裏抓他呢?周文王的法令說,‘有逃亡的,要大肆搜捕’,因此就得了天下。我們的先君文王制訂懲罰窩藏的法令,說,‘隱藏盜賊的贓物,和盜賊同罪’,因此就得到直到汝水的疆土。如果按照那些官員的做法,這就是沒有地方去逮捕逃亡的奴隸了。逃亡的就讓他逃亡,這就沒有奴仆了。這樣,國家的工作恐怕就會有所缺失了!從前武王列舉纣的罪狀通告諸侯說:‘纣是天下逃亡者的窩藏主,是逃亡者聚集的淵數。’所以人們致死也要攻打他。君王開始求取諸侯而效法纣,只怕不可以吧!如果用兩位文王的法令來逮捕盜賊,盜賊是有地方可抓的。”楚靈王說:“抓了妳的奴隸走吧。有壹個盜賊正受到恩寵,還抓不到呢。”于是就赦免了無宇。 楚靈王建成章華之台,希望和諸侯壹起舉行落成典禮。太宰薳啓疆說:“下臣能夠得到魯侯。”薳啓疆前來召請魯昭公,致辭說:“從前貴國的先君成公命令我們的先大夫嬰齊說:‘我不忘記先君的友好,將要派衡父光臨楚國,鎮撫安定國家,使得妳們百姓安甯。’嬰齊在蜀地接受了命令。接受命令回來,不敢廢棄,而祭告于宗廟。過去我們先君共王伸著脖子向北望,每天每月都在盼望著貴國使者的到來,世代相傳,到今天經曆四位國王了。恩賜沒有來到,只有襄公爲了我國的喪事而光臨。孤和手下的幾個臣子心中動搖失掉了主意,治理國家尚且不得閑空,哪裏還能夠懷念您的恩德!現在君王如果移步屈尊,和寡君見面,使楚國得到福澤,以重申蜀地那次會盟,送來君王的恩惠,這樣,寡君就已經受到恩賜了,哪裏敢希望再像蜀地那次結盟壹樣!敝邑的先君鬼神也會嘉許和依靠它,豈獨寡君?如果君王不來,使臣請問君王帶兵出動的日期,寡君將要捧著進見的財幣,而到蜀地去見君王,以請問魯先君成公的恩賜。” 魯昭公准備前去,夢見魯襄公爲他出行,祭祀路神。梓慎說:“君王最終是去不了的。襄公去楚國的時候,夢見周公祭祀路神,然後出行。現在襄公在祭祀路神,君王還是不去爲好。”子服惠伯說:“去!先君從沒有去過楚國,所以周公祭祀路神來引導他。襄公去過楚國了,然後祭祀路神,來引導君王。不去,到哪裏去?” 三月,昭公到楚國去,鄭簡公在師之梁慰勞昭公。孟僖子做副手,不能相禮。到達楚國,不能對答郊外的慰勞禮。 夏季,四月初壹,日食。晉平公向士文伯詢問說:“誰將要承當日食的災禍?”士文伯說:“魯國和衛國會遭到凶險。衛國受禍大,魯國受禍小。”晉平公說:“什麽緣故?”士文伯回答說:“日食的時候日頭離開衛國的分野到了魯國的分野。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災禍,魯國就應該承受。這次大災恐怕要落在衛君的頭上吧!魯國將要由上卿來承當。”晉平公說:“《詩》所說的‘那個日頭發生日食。是什麽地方不好’,是什麽意思?”士文伯回答說:“這說的是不善于處理政事。國家沒有好政事,不用好人,那就在日月的災禍裏會自找倒黴,所以政事是不能不謹慎的。致力于三條就行了:第壹叫做選擇賢人,第二叫做依靠百姓,第三叫做順從時令。” 晉國派人前來劃定魯國與杞國的邊界,季孫打算把成地給他們。謝息爲孟孫鎮守成地,不同意,說:“人們有這樣的話說,‘雖然只有小智小慧,守著器物就不能出借,這是禮。”他老人家跟隨國君,而守臣卻丟掉他的城邑,即使是您也會懷疑我不忠的。”季孫說:“國君在楚國,對于晉國來說就是罪過。又不聽從晉國,魯國的罪過就加重了,晉軍必然到來,我沒法抵禦他們,不如給他們算了。等晉國有機可乘,而再取之于杞國。我給您桃地,如果成地重歸于我國,誰敢占有它?這就是得到兩份成地了。魯國沒有憂患而孟孫增加封邑,您又擔心什麽呢?”謝息推辭說桃地沒有山,季孫又給他萊山和柞山,謝息這才遷到桃地。晉國人爲杞國取得了成地。 楚靈王在新台設享禮招待魯昭公,讓壹個長須的人相禮。把大屈之弓送給昭公表示友好。隨即又後悔。薳啓疆聽說這件事,進見昭公。昭公跟他說起這件事,薳啓疆下拜祝賀。昭公說:“爲什麽祝賀?”薳啓疆回答說:“齊國和晉國、越國想要它很久了,寡君並沒有肯定給他們,而送給了君王。君王防備抵禦三個鄰國,謹慎地保有寶物,難道敢不祝賀嗎?”昭公恐懼,就把弓送還給楚靈王。 鄭國的子産到晉國聘問。晉平公有病。韓宣子迎接客人,私下說:“寡君臥病,到現在三個月了,所應該祭祀的山川都祈禱過了,但是病情只有增加而沒有見好。現在夢見黃熊進入寢門,這是什麽惡鬼?”子産回答說:“以君王的英明,您做正卿,哪裏會有惡鬼?從前堯在羽山殺死了鲧,他的精靈變成黃熊,鑽進羽淵裏,成爲夏朝郊祭的神靈,三代都祭祀他。晉國做盟主,或者沒有祭祀他吧!”韓宣子祭祀鲧。晉平公的病逐漸痊愈,把莒國的兩個方鼎賞賜給子産。 子産爲豐施把州地的土田歸還給韓宣子,說:“過去君王認爲那個公孫段能夠承擔大事,因而賜給他州地的土田。現在他不幸早死,不能長久地享有君王的賜予。他的兒子不敢占有,也不敢告訴君王,所以私下送給您”宣子辭謝。子産說:“古人有話說:‘他父親劈的柴,他的兒子不能承受。’施將會懼怕不能承受他先人的俸祿,更何況擔當大國的恩賜?即使您執政而可以使他免于罪戾,後來的人如果碰巧有關于邊界的閑話,敝邑得罪,豐氏就會受到大的討伐。您取得州地,這是使敝邑免于罪過,又等于建立扶持豐氏。謹敢以此作爲請求。”宣子接受了,把情況報告晉平公。晉平公把州地給了宣子。宣子由于當初的話,占有州地感到慚愧,用州地跟樂大心交換了原縣。 鄭國有人因爲伯有而互相驚擾,說:“伯有來了!”大家都跑,不知跑到哪裏去才好。把刑法鑄在鼎上的那年二月,有人夢見伯有披甲而行,說:“三月初二日,我將要殺死帶。明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又將要殺死段。”到去年三月初二日那壹天,驷帶死了,國內的人們更加害怕。齊國和燕國講和的那壹月,二十七日,公孫段死了。國內的人們就越來越恐懼了。下壹月,子産立了公孫泄和良止來安撫伯有的鬼魂,這才停了下來。子太叔問這樣做的原因。子産說:“鬼有所歸宿,這才不做惡鬼,我是爲他尋找歸宿啊。”太叔說:“立公孫泄幹什麽?”子産說:“爲了使他們高興,立身沒有道義而希圖高興,執政的人違反禮儀,這是用來取得百姓歡心。不取得百姓歡心,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百姓是不會服從的。” 等到子産去晉國,趙景子問他,說:“伯有還能做鬼嗎?”子産說:“能。人剛剛死去叫做魄,已經變成魄,陽氣叫做魂。生時衣食精美豐富魂魄就強有力,因此有現形的能力,壹直達到神化。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不能善終,他們的魂魄還能附在別人身上,以大肆惑亂暴虐,何況伯有是我們先君穆公的後代,子良的孫子,子耳的兒子,敝邑的卿,執政已經三代了。鄭國雖然不強大,或者就像俗話所說的是‘小小的國家’,可是三代執掌政權,他使用東西很多,他在其中汲取精華也很多,他的家族又大,所憑借的勢力雄厚,可又不得善終,能夠做鬼,不也是應該的嗎?” 子皮的族人飲酒沒有節制,所以馬師氏和子皮氏的關系很壞。齊軍從燕國回去的那個月,罕朔殺了罕魋。罕朔逃亡到晉國,韓宣子向子産詢問安排他什麽官職。子産說:“君王的寄居之臣,如果能容他逃避死罪,還敢選擇什麽官職?卿離開本國,隨大夫的班位。有罪的人根據他的罪行降等,這是古代的制度。朔在敝邑的班位,是亞大夫。他的官職,是馬師。得罪逃亡,就隨您安排了。能夠免他壹死,所施的恩惠就很大了,又豈敢要求官職?”宣子由于子産答複恰當,讓他隨下大夫的班位。 秋季,八月,衛襄公死了。晉國的大夫對範獻子說:“衛國事奉晉國恭敬親近,晉國不加禮遇,包庇它的叛亂者而占取它的土地,所以諸侯有了二心。《詩》說:‘鹡鸰在平原上,遇到急難兄弟互相救援。’又說:‘死喪是那麽可怕,兄弟要互相懷念。’兄弟不和睦,因此不相親善,何況遠方的人們,誰敢前來歸服?現在又對衛國的繼位之君不加禮遇,衛國必然背叛我們,這種做法是和諸侯絕交。”獻子把這些話告訴韓宣子。韓宣子很高興,派獻子去衛國吊唁,同時歸還戚地的土田給衛國。 衛國的齊惡向周朝報告喪事,同時請求賜予恩命。周景王派郕簡公去衛國吊唁,同時追命衛襄公說:“叔父升天,在我先王的左右,以輔佐事奉上帝。我豈敢忘了高幸、亞幸?” 九月,昭公從楚國到達。孟僖子不滿意自己對禮儀不熟悉,就學習禮儀,如果有精通禮儀的人就跟他學習。等到臨死的時候,召集他手下的大夫,說:“禮儀,是做人的根本。沒有禮儀,不能自立。我聽說有壹個將要得志的人名叫孔丘,是聰明人的後代,而他的家族卻在宋國滅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本來應當據有宋國而讓給了宋厲公。到了正考父,輔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命而做了上卿就更加恭敬,所以他的鼎銘說:‘壹命低頭,二命彎身,三命把腰深深彎下。沿著牆趕快走,也沒有敢把我欺侮。稠粥在這裏,稀粥也在這裏,用來糊住我的口。’他的恭敬就像這樣。臧孫纥有話說:‘聰明人裏具有明德的人,如果不能做國君,他的後代必然有顯貴的。’現在恐怕會在孔丘身上吧!我如得以善終,壹定把說和何忌托給他老人家,讓他們事奉他而學習禮儀,以穩定他們的地位。”所以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把孔子作爲老師來事奉。孔子說:“能夠彌補過錯的,就是君子啊。《詩》說,‘要取法仿效君子’。孟僖子可以學習仿效了。” 單獻公抛開親族而任用寄居的客臣。冬季,十月二十日,襄公、頃公的族人殺死了單獻公而立了單成公。 十壹月,季武子死了。晉平公對伯瑕說:“我所詢問的關于日食的事情,應驗了。可以經常這樣占驗嗎?”伯瑕說:“不行。六種事物不相同,百姓心志不壹致,事情輕重不是壹類,官員好壞不壹樣,開始相同而結果相異,怎麽可以經常這樣呢?《詩》說‘有人舒舒服服地安居休息,有人精疲力盡地爲國操勞’,它的結果不同就像這樣。”晉平公說:“六種事物說的是什麽?”伯瑕回答說:“這說的就是歲、時、日、月、星、辰。”晉平公說:“很多人告訴我辰的意義而沒有相同的,什麽叫做辰?”伯瑕回答說:“日和月相會叫做辰,所以用來和日相配。” 衛襄公夫人姜氏沒有兒子,寵姬稠姶生了孟絷。孔成子夢見康叔對自己說:“立元爲國君,我讓羁的孫子幸和史苟輔佐他。”史朝也夢見康叔對自己說:“我將要命令妳的兒子苟和孔烝鉏的曾孫幸輔佐元。”史朝進見孔成子,告訴他夢見的情況,兩夢情況相合。晉國韓宣子執政,向諸侯聘問的那壹年,稠姶生了兒子,爲他取名叫元。孟絷的腳不好不善走路,孔成子用《周易》來占筮,祝告說:“元希望享有衛國,主持國家。”得到《屯》卦。又祝告說:“我還想立絷,希望神靈能夠允許。”得到《屯》卦變成《比》卦。把卦像給史朝看。史朝說:“‘元亨’,就是元將會享有國家,又有什麽懷疑呢?”孔成子說:“‘元’不是說爲首的嗎?”史朝回答說:“康叔爲他取名,可以說是爲首的了。孟不是這樣的人,他將不能列爲宗主,不能叫做爲首的。而且它的繇辭說:‘利建侯’。嫡子嗣位而吉利,還建立什麽侯?建立不就是嗣位。兩次卦像都那麽說,您還是建立他爲好。康叔命令了我們,兩次卦像告訴了我們。占筮和夢境相合,這是武王所經過的,爲什麽不聽從?腳有毛病只能待在家裏閑居。國君主持國家,親臨祭祀,奉養百姓,事奉鬼神,參加會見朝觐,又哪裏能夠閑居?各人按照他所有利的去做,不也可以嗎?”所以孔成子立了靈公。十二月二十三日,安葬衛襄公。 {{引經據典/內容底部}}
返回至
昭公七年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