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優惠券產品設計攻略 的原始碼
←
優惠券產品設計攻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香港優惠券/內容頂部}} 優惠券和限時折扣、滿減、滿返、買贈、加價購、任選、階梯價……這些最大的不同在於優惠羣體的可定製性。對用户來説,試想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不經意間抽中一張運營MM為你準備的優惠券,立馬感受到尊享待遇,內心泛過一絲小得意有沒有~ 那麼如此靈活的優惠券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只要抓住以下幾個要點即可:生成、發放、使用、統計。 '''一、生成優惠券''' 優惠券批次&單張優惠券 在設計優惠券產品時,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優惠券批次、單張優惠券。 優惠券批次:是指N張同類型優惠券的集合,主要作用是便於針對同一使用條件生成若干張券,發放後可統計整體使用效果。 單張優惠券:指附帶了使用條件的可供用户使用的一張優惠券。 生成優惠券批次 添加優惠券批次,需設定以下條件(見圖),批次生成後,根據設定的數量自動生成若干張優惠券。 批次名稱:即用户看到的優惠券名稱,例如“新春有禮滿100減20” 描述:可填寫優惠券的使用範圍、使用方法、運營文案等,在有需要的時候展示給用户查看,比如自動領取的頁面裏。 投放渠道:進程需針對不同投放渠道定義不同優惠券命名規則。 這個有什麼用呢?舉個例子,最近運營小A發現某寶上大量在以5毛錢出售本公司優惠券,只需花5毛錢得到一張優惠券,就可查詢到是哪個市場渠道流出去的。 數量:自定義數量顧名思義就是限定發放的數量,這樣更容易控制活動預算(當然預算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使用率);而不限數量,多應用於系統自動發券,比如新用户註冊送券,慎重使用。 優惠類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優惠在訂單中立即生效,比如滿x元減x元,滿x件減免x件金額,滿x元x折,滿x元贈x(這裏説明一點,很多時候運營MM希望能生成無使用限制的優惠券,這並不是一種新的優惠券類型,只需要將優惠形式設置為滿0元減x即可),所產生的優惠在訂單中直接納入計算;另一種是訂單結束後生效,比如滿x返x,一般是訂單支付成功或者過了7天無理由退款申請期後返至賬户。 抵扣類別:大部分優惠券是抵扣商品的,也會有專門抵扣運費、關税、分期手續費等的優惠券。 使用限制:主要作用是約定優惠券的使用範圍,在使用優惠券時需校驗相應邏輯。這裏注意一點,使用限制區別於發放條件/領取條件,後者主要用於限制誰可以得到此優惠券,是對賬户的限定,而前者更多的是對訂單的限制。 '''二、優惠券的發放''' 一般情況下優惠券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發放的:系統自動觸發、運營手動觸發、用户自主領取。 發放必然伴隨着通知,比如短信、郵件、微信、app push等等,因此營銷工具和通知系統的打通也很重要。 系統自動觸發 多用於日常運營行為,鼓勵用户與平台產生更進一步的互動。觸發條件如新用户註冊、完成新手任務、連續登錄、購買達標等等。規則有效期通常比較長,設定後長久有效。 而針對臨時運營活動,比如大促期間連續簽到5天即送券、召集8個好友砍價即送券,多數情況下只能拜託程序員GG臨時寫邏輯了。 運營手動觸發 由運營來設定發放人羣和發放時機。多用於週期性運營活動,刺激留存用户、喚醒沉睡用户。 設定發放人羣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運營MM説“我需要最近30天交易次數大於1次的用户名單”然後把excel名單倒入系統,系統跑批插券。再自動化一點的是運營MM直接設定好人羣和券,由系統執行。 以上兩種方式基本上已經涵蓋了70%-80%的使用場景了。但毛病在於人為判定發放人羣是否存在決策漏洞?比如,某些具備成為核心用户潛質的用户沒有被激勵和引導,而某些重要客户反覆被各種券轟炸滿滿產生疲倦心理。 因此,為了提升營銷效果引入機器學習定義潛在客户、建模管理用户羣(比如最常用的RFM模型)、啟用防優惠券騷擾機制,是產品和運營逐漸成熟後,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用户自主領取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永遠有恃無恐”大概是這樣消費心理吧,用户自主領取的優惠券使用率往往會高於自動發放的。自主領取還可以和抽獎功能結合,增強趣味性和參與感。 設置自動領取 上面的腦圖裏對於如何設置領取條件以及説的挺詳細的了,下圖是如何設置優惠券抽獎。 生成領取鏈接 針對不同活動生成不同的領取鏈接,可以嵌入任意產品頁面中,使用時統一調取已封裝好的領取邏輯,包括計算抽中概率、返回抽中結果以及向用户賬户中發放抽中的優惠券。 以前運營MM經常會在活動裏讓用户抽獎領券,開發GG類似的邏輯要寫好幾次,一接到這樣的需求就唉聲歎氣,現在就無需這樣的顧慮了。 '''三、用户使用優惠券''' 使用的場景基本就是這兩種:用户手動輸入優惠碼,或是優惠券已在賬户中。 這裏主要要做的是以下幾件事: 校驗:校驗用户此訂單是否有使用這張優惠券的權限,這個涉及到上面生成優惠券時提到的一系列限制邏輯。 優惠計算:用户選擇使用後,將優惠納入訂單金額計算。 記錄使用&金額分攤:訂單提交後將優惠金額分攤到每個商品上,以便於財務計算銷售成本費用,以及當用户申請部分退款時能夠清楚知道應退多少。 例如,某訂單購買了A(50元)B(30元)C(30元)三個商品,使用了一張滿100減10的優惠券,訂單生成時不單單要記錄使用的優惠券碼是多少,還要能夠將10元的優惠分攤到ABC三個商品上,分攤方法是: A優惠=10*50/(50+30+30); B優惠=10*30/(50+30+30); C優惠=10-A優惠-B優惠。 '''四、效果統計''' 上面費功夫做了這麼一堆事,最後就是看成效的時刻了。 單一批次效果 在時間維度上對使用情況和帶來的銷售額進行統計。 使用情況包含優惠券的投放數量、領取數量、使用數量、使用率、購買產品的分佈情況。 銷售額統計包含成交金額、訂單數、客單價等。 多批次對比效果 某個月針對不同用户發了好幾批券,一定想要知道哪批效果最出眾。所以統計不同批次的效果對比,發現原因、總結經驗,也很重要。 總結,以上是經歷了多個優惠券產品後的經驗總結。不同的產品使用場景也略有不同,只要掌握了最基礎的設計思路,必能以不變應萬變。 [[Category:香港]] {{香港優惠券/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香港優惠券/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香港優惠券/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香港優惠券/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優惠券產品設計攻略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