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世界歷史/越南 的原始碼
←
世界歷史/越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越南歷史的考古資料顯示其真實歷史大約只從現代追溯至2500年前,但神話傳說可上溯至4000年前。越南從西元前11世紀至西元後1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是在中國古代皇朝的統治之下。西元939年越南得到實際上的獨立,又於西元968年制定其國號,算是真正成為民族國家的開始。 從遠古到現代,越南使用的國號有“文郎”(或是“越”和“於越”)、“甌雒”、“南越”、“萬春”、“野能”、“大瞿越”、“大越”、“大虞”、“越南”、“大南”等;但歷史上的中國、朝鮮半島、琉球、日本卻廣泛使用“交趾”(一作“交址”)、“安南”等來稱呼該國,直到十九世紀初期才正式改稱為“越南”。 ==上古傳說與古代中國的統治== 自中國秦朝以前,傳說中的英雄雒王(或稱雄王,有異說此人乃中國春秋五霸的越王句踐),于現在越南北部和中國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一帶成立國家,名叫文郎(也叫越國)。 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輾轉到達現在越南北部,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亂時期,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越南北部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漢)的直接管轄。 ==占婆的獨立== 東漢末年(192年),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從東漢獨立,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區(越南中部),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複國。 ==大越的獨立== 939年,吳權自中國五代南漢政權而獨立(吳朝),越南古老的心臟地帶——北部交趾地區告別了中國一千多年的統治,但是並未建立國號與使用年號。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與使用年號太平,定都華閭(今甯平省甯平市),算是越南正式脫離中國而自主之始。後來接受中國宋朝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中國古代皇帝正式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國本土。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1010年,李公蘊建立李朝,並遷都昇龍(今河內)。1225年,陳煚(實為陳守度)建立陳朝。令越南人自豪的是,陳朝接連三次擊退了蒙古大軍的侵略,陳興道是當時的抗元英雄。 ==越南的統一== 1407年至1428年,中國明朝成祖(永樂皇帝)趁越南皇朝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並在昇龍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1428年,黎利擊敗明朝軍隊,自立為帝建立後黎朝,於是明朝從越南撤兵,並承認越南獨立。1471年,滅占婆。1527年,後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後黎朝復辟,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併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發西山三兄弟起義,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1802年,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國清朝嘉慶帝的更改冊封為“越南國王”,正式建立新國號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名稱的由來。 ==法國的佔領與再次的獨立== 1859年,法國聲稱保護傳教士和天主教徒,佔領湄公河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柴棍(西貢),於1862年得到越南南部。又于1884年佔領整個越南,並將之歸入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地之內,為此與越南的宗主國清朝爆發了清法戰爭(1883年至1885年);與此同時,法國傳教士為本來採用漢字的越南,設計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就是現在越南人稱呼為“國語”的拉丁化越南文字。 1904年開始,越南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革命家潘佩珠流亡海外成立越南維新會,後來在1912年見到中國的辛亥革命成功,並于中國廣州改組為越南光復會,此團體成員曾先後潛回越南發動武裝起義,試圖推翻法國殖民政權,卻因倉促的行動與裝備的落後而遭遇失敗。之後潘佩珠於1925年遭到法國殖民政權特務的綁架,並押解回越南而終生軟禁。到了1930年,越南的共產主義革命家胡志明得到蘇聯莫斯科的協助,組建了印度支那共產黨,並開始在北越領導對抗殖民運動。 1940年,日本進侵越南,美國為了對抗日本的侵略而對胡志明革命勢力提供軍事支持,並承諾戰後支持越南尋求獨立。1945年,日軍宣佈投降之際,胡志明在河內宣告獨立並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美國和法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繼續讓法國殖民政權統治越南,胡志明轉而向蘇聯尋求支助。1954年,當北越軍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指揮和援助下取得奠邊府之役大勝之後,再次宣告獨立,並立即得到蘇聯和中國更廣泛的支援。為了跟以胡志明為首的北越對抗,法國政府在日內瓦和會(1954年)上宣佈將權力移交給阮朝的末代皇帝阮福晪(保大皇帝),並成立名為“越南國”的南越政府而和胡志明領導的北越政府抗衡。阮福晪並且委任了吳廷琰為首相。1955年,吳廷琰在美國的支持下簽署法令廢除皇室,並宣佈自立成為“越南共和國”的總統。 ==越南戰爭== 受到美國等西方反對共產主義制度的國家支持,以吳廷琰為首的南越政府拒絕在最後期限1955年7月前和北越政府就普選問題進行磋商。南越拒絕遵守巴黎協定,並宣佈成立共和國,北越隨即由胡志明宣佈建國。為保障南越政府的發展,美國在1960年代對南越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從不間斷,直到1973年南北雙方簽訂停火協議為止。之後,美國從南越撤軍(參考越戰)。 兩年後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擊敗南越政府,成立“南越南共和國”,翌年兩越在北越領導下統一。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次戰爭總共導致三百八十萬人死亡,其後遺症在戰爭結束之後二十年也未能平息。香港的越南船民直到1997年之後才全部被遣返越南。 ==統一與改革== 越南統一後內政、外交傾向蘇聯陣營,先後發動了入侵老撾和柬埔寨的戰爭,並與中國和泰國發生邊界衝突。1979年越南在蘇聯政府支持下在同中國的邊境地區發動了戰爭,其中1979年2月至3月的戰鬥在中國方面被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歷時28天。在這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奪取諒山等3座省會,逼近越南首都河內後撤回本國境內,中越兩國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邊境流血衝突。1989年,越南從柬埔寨撤軍。1992年12月,中越關係正常化。1995年,美國承認越南現政權。雖然數十年戰爭的空前破壞難以完全恢復,由於越南政府實行革新開放,並在世界各國,特別是東盟成員的幫助下,國家建設有了一定的成就。 2006年6月27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志明市市委書記阮明哲在越南第十一屆國會第九次會議選舉中獲得94%的贊成票,當選為越南國家主席。 {{世界各地|地區=越南}} {{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各地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歷史/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世界歷史/越南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