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世界之最/世界人文/殊像寺 的原始碼
←
世界之最/世界人文/殊像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沒有權限編輯
頁面
命名空間的頁面。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世界之最/內容頂部}} 【標題】:殊像寺 【內容】:殊像寺位普陀宗乘之廟西,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預言。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與“滿州”音近,所以西藏達賴喇嘛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爾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和太后對此不加可否,任說其說。回到京師,太后就令人按五臺山文殊模樣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寶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曆特命內務府仿五臺山殊像寺規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廟。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參加瞻禮,並作詩道:“殊像全規台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該廟喇嘛皆為滿族,故清廷稱此廟為家廟。 【序號】:478 {{世界之最/內容底部}} [[Category:世界之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idd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之最/內容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之最/內容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世界之最/相關欄目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底部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頂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至
世界之最/世界人文/殊像寺
。
導覽選單
管理员登录
操作和工具
关闭菜单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對話
貢獻
登入
搜尋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導覽
首頁
生活類實用查詢
學習類實用查詢
工作類實用查詢
旅行類實用查詢
休閑類實用查詢
網路類實用查詢
通信類實用查詢
最近變更
隨機頁面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快捷導航
IP地址搜尋定位
Emoji😄辭典📕
Emoji✂️複製📋
國語字典
國語辭典
國語大詞典
成語詞典
台灣數據集
香港數據集
中國企業數據集
各國企業數據集
📱 行動版
|
電腦版 💻
2009-2024 v1.22 a-j-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