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詞典/《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的故事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摘自《林太乙自傳》

……

父親在陽明山居住的歲月,更為香港中文大學編纂《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在一九六五年底父母親到香港來看我們時,就與中大校長李卓敏談到他終生的抱負,即編纂一部適應現代需要的漢英詞典。當時只有兩種漢英詞典在國際間流行通用。一是一八九二年翟理斯(HerbertA.Glles)編的《漢英詞典》(“Chinese-EnglishDictionary”),以及一九三二年麥氏(R.H.Mathews)編的《麥氏漢英大辭典》(“Mathews,Chinese-EnglishDictionary”)。這兩部字典已經不足以應付當代的需要。一九六七年春,父親受聘為中文大學的研究教授,主持詞典的編纂工作。資料的收集、查核、抄寫等工作,由一小組人員在臺北擔任。

在臺北雙城街的辦公室工作人員有馬驥伸、黃肇珩,他們擔任收集資料、查核,後來添了陳石孚,他在英文方面有所貢獻。 父親認為編詞典的工作“如牛羊在山坡上遨遊覓食,尋發真理,自有其樂。”事實上,這分工作的龐大艱難,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料到。 他擬了詞典的藍圖,即編輯體例的概念,與馬驥伸、黃肇珩商量,要他們仔細研究,提出意見。最初六個月,大概都花在體例問題上,父親不憚繁瑣,一再提出修正意見,經過討論,最後決定了“大樣”。這時,編輯小組開始試稿。他們幫父親選擇中文單字和詞句,加以注釋,寫在單張的稿紙上面,並依國語注音符號的次序排列起來。這一切作好之後,把稿子交給父親,由他審定,再譯成英文。 每天七八個,甚至十個、十二個小時,他都坐在書桌前,用手寫出每個字和每個詞句的英文意義。這種繁重的工作成年累月地進行。凡在草稿中有疑問,他必反復問明出處、用法。偶爾觸發靈感,想到佳妙詞語,他便撥電話問辦公室的同仁,是否已採錄。譯到得心應手,他會將紙片交司機送到雙城街,供大家共賞。所有原稿自始至終他都一一過目、修改,並且一校再校。 工作雖然忙碌,但日子也過得很快樂。家裡有傭人,母親不必再自己操勞家務。早上有人挑剛剛從山上砍下來的竹笋來賣,中午殺一隻雞燉湯吃,那是幾十年來沒有嘗到的美味!進城吧,到圓環去吃蚵仔煎、炒米粉,或是去“一條龍”吃餃子。要不然換換氣氛,到統一大飯店的咖啡室飲一杯咖啡,吃一塊奶油蛋糕。 他也喜歡逛街,有一回他跨進五金店的門,買了一把錘子、一圈銅絲,和不少可用而不必要用的鋼鐵器物,原因很簡單,起初倒無意要買什麼。可是店主是一口真正的龍溪話,普通的閩南話,都有多少縣分的腔調不同,生為龍溪人,聽到真正的故鄉的音調,難免覺得特別的溫情。他們一談談到漳州的東門,又談到江東大石橋,又談到漳州的堿水桃、鮮牛奶,不覺一片兒時的歡欣喜樂,一齊湧上心頭。誰無故鄉情,怎麼可以不買點東西空手走出去?於是他們做一段小交易,拿了一大捆東西回家。 ……

那部父親認為是他寫作生涯的巔峰之作:《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於一九七二年十月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全書約一千八百頁。他費了五年的工夫在這部詞典上。記得我去香港啟德機場接他們,在乘小輪過海的時候,他站在甲板上,喜形於色,對我說:“我工作完畢了!從此我可以休息了!”我替他高興。他不知道,別人在七十七歲之前早就退休了。 ……

關于“漢英詞典/《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的故事”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