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韓國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史前時代

  韓半島從何時起有人類居住現已無法確定。

  根據現代考古學家的研究,大約在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有人類居住,從公元前6千年起進入使用磨制石器和土器的新石器時代。

古朝鮮時代 (2333-108 B.C)

  據“建國神話”記載,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以遼甯地區和韓半島西北地區爲中心,統壹了周邊的部落,建立了古朝鮮王國,直至公元前108年,遼東及韓半島西北部地區形成了韓國最初的王國,稱“檀君朝鮮”。其後,滿洲地區各部落遷徒至韓半島南部並定居,由此形成了今天韓國的基礎。

三國時代 (37 B.C-A.D 668)

  從公元前37年~1世紀末,高句麗,百及,新羅三國依次建立了以王爲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並采取了儒教和佛教的國家等級制度。三國在時而相互討伐,時而結盟鬥爭中向前發展。

  這些部落聯盟中,位于鴨綠江中遊的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國。

  遊牧民族堅韌的特性開創了廣開圖大王, 長壽王時代,建立了滿洲和韓半島的大帝國。至今,廣開圖大王陵碑矗立還在南滿洲,見證著這段曆史。 此外,在鴨綠江和韓江流域的百濟和新羅相繼建國,由此形成了三國以各自王爲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並采取儒教和佛教思想建立了國家基本制度,三國在相互征戰及結盟中向前發展。 在這樣的曆史漩渦中,三國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高句麗文化氣勢雄渾,生動傳神;百濟文化以優雅和精致的手藝聞名;新羅以簡樸而和諧之美爲特征。

  三國的文化傳向日本,對日本古文化的形成産生了極大影響。

統壹新羅時代和渤海時代(668~935)

  消滅了百濟和高句麗,首次統壹韓半島的統壹新羅(676-935)將三國的文化巧妙地繼承和融合,創造了以佛國寺和石窟庵爲代表的優秀民族文化。然而,在統壹後的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中,專制王權的統壹新羅走向了沒落。貴族間爭權奪勢,使王室極度混亂。最終,隨著935年高麗的建國而滅亡。

  與此同時,高句麗滅亡前夕,由大祚榮建立的位于滿洲的渤海王國(698-926),其領土的大部分爲當時侵占高句麗所得,其支配層由高句麗人構成。 其與南部的統壹新羅時代壹起,形成了南北國的局勢,渤海王國繼承了高句麗的傳統,並受唐文化的影響,創造了雄壯華麗的文化風格。

高麗時代 (918-1392)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壹後壹直由壹個單壹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壹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嶽(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爲都城,並宣稱要收複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爲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未能收複失地,但卻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榮興盛爲代表的輝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國古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壹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多塊,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

  這些稱爲 《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曆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以及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鬥,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于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鬥爭,但高麗仍淪爲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1個世紀之久。

朝鮮時代(1392-1910)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壹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爲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朝鮮的統治者以良好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壹時期,科舉考試成爲做官的重要途徑。

  以儒家學說爲導向的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但鄙視工商。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産生傾軋。

  爲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采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政治與文化改革。這壹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很多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進步文章,但政府並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

大韓民國 (1945至今)

  韓國人民對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複沒有立即給他們帶來他們爲之英勇奮鬥的國家獨立。 相反,由冷戰引起的意識形態的分歧造成了國家的分裂。

  韓國爲建立壹個獨立政府的努力,因美軍占領半島南部和蘇軍控制半島北部,而遭到失敗。 聯合國大會于1947年11月通過壹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壹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准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

  于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壹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總統選舉于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于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1948 年,李承晚當選爲大韓民國第壹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産黨政權。 北韓于1950年6月25日無緣無故向南方發動大規模入侵,引發了壹場持續3年,由美國、中國和其他外國軍隊介入的戰爭。整個半島遭到破壞。

  1953年7月簽訂了停火協議。 韓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300萬,成百萬人流離失所,骨肉離散。李承晚政府領導時期嚴重的社會騷亂不斷。 當時韓國的民主並不成熟,國家經曆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困難。李承晚總統最終因壹次學生領導的起義而于1960年4月下台。

  民主黨的張勉于1960年8月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但是,新政府卻被樸正熙少將于1961年5月16日發動的政變所推翻。以樸正熙爲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利。 樸正熙于1963年的壹次選舉中當選爲總統。

  樸正熙政府致力于快速實現工業化,並于20世紀60、70年代實現了被稱爲“漢江奇迹”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是,樸正熙的統治伴隨著對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嚴格限制。 樸正熙總統于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後,出現了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代總統崔圭夏于1980年8月辭職,強有力的軍官集團的領袖全鬥煥由統壹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爲總統。 20世紀80年代民主運動高漲。

  1987年修改了憲法,恢複了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 在新憲法下,另壹位將軍出身的人——盧泰愚當選爲總統。盧泰愚執政期間,民主有了長足的發展,爲32年來選舉第壹位文人總統打下了基礎。 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活動家金泳三以執政黨候選人的資格于1992年當選爲總統。 1997年,主要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領袖金大中當選爲總統。金大中政府被稱爲“國民政府”,是韓國憲法史上第壹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産生的政府。 盧武铉政府,即“國民參與政府”,成立于2003年2月25日,是韓國曆史上第十六屆政府。盧武铉政府提出了3項目標:“國民共建民主主義”、“建立國民共享,均衡發展的社會”和“迎接和平與繁榮的東北亞時代”。

  盧武铉政府是國民力量的産物。珍視原則和情理的公民自願籌集資金開展選舉活動,從而使盧武铉在總統競選中獲得勝利。 最爲重要的是,盧武铉政府是在國民普遍參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壹如在其誕生時壹樣,在政府未來的運作過程中,國民的參與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韓國其他相關資訊

世界各地 國際區號 地圖集錦 世界國旗 世界貨幣 世界歷史

關于“世界歷史/韓國”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