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詞典/振聾發聵

出自 Tw.18dao.net
< 成語詞典
於 2006年11月2日 (四) 23:17 由 Robot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名稱】:振聾發聵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釋義】: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例子】:

【序號】:2251


關于“成語詞典/振聾發聵”的用戶留言:

新增留言

--111.246.211.216 (IP 位置 | 誰是 | 貢獻) 2017年9月7日 (四) 20:36 (CST)

留言:

振聾發「聵」 應是振聾發「憒」或 振聾發「瞶」。

振聾發「憒」(「憒」愚懵者,形符為心),意思為振發耳聾者使聽;警醒愚懞者使悟。

振聾發「瞶」,(「瞶」眼盲者,形符為目),意思為振發耳聾者使聽;開啟眼盲者使見。

「振聾發瞶/憒」其語法是一種縒綜插字修辭的「當句對」成語,前後兩部分都是動賓式結構,形成對仗映托,前字用「聾、聵、聧」(耳聾者,形符為耳),後字即用「瞶、矇、瞽」(眼盲者,形符為目)或「憒、懵、懞」(愚懵者,形符為心),如「開聾啟瞶、發聾振瞶、啟聾發憒、發聾醒憒、振聵發矇、醒聵覺懵」;前字若用「瞶、矇、瞽」或「憒、懵、懞」,後字即用「聾、聵、聧」,如「發矇振聵、發懵啟聵、提矇覺聵、醒懵警聵、發瞶振聾、啟瞶開聾、警憒覺聾、振憒發聾」,俾使前後對應字能並舉映襯。若寫成「振聾發聵/發聾振聵」、「提矇覺瞶/啟瞶發矇」、「提懞覺憒/開懵啟憒」就產生前後兩字類義詞為同義字不能互為對應,背離「當句對」語法結構的樊囿,無法顯示兩個相對應語素前後重複表意,反覆加強語氣的雙層作用意義。

1「開聾啟瞶」見於清•李漁《閒情偶寄•頤養部》:「有道而善談者,人生希覯,是當時就口招,以備開聾啟瞶之用者也。」亦作「開聾啟憒」。

2「發聾振瞶」見於《清史稿•黃爵滋列傳》:「雖頑愚沉溺之久,自足以發聾振瞶。」亦作「發聾振憒」。

3「振聾發瞶」見於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瞶,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故為此語以曉之。」亦作「振聾發憒」。

4「發瞶振聾」見於清•李圭《鴉片事略》:「夫以外夷之人,尚令行禁止,況我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雖愚頑之沉溺既久,自足以發瞶振聾。」亦作「發憒振聾」。

5「啟瞶開聾」見於清•袁于令《西樓記•第四齣》:「一霎時啟瞶開聾,從今後刺股懸梁,專心制義獻明光。」亦作「啟憒開聾」。

6「啟瞶振聾」見於清•秋瑾〈望海潮•送陳彥安孫多琨二姊回國〉詞:「仗粲花蓮舌,啟瞶振聾。喚起大千姊妹,一聽五更鐘。」亦作「啟憒振聾」。

7「警憒覺聾」見於清末民初•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賢士大夫主持風教,固宜默握其權,時與釐定,以為警憒覺聾之助,初非徒娛心適志已也。」亦作「警瞶覺聾」。

8「發矇振聵」見於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發矇振聵。」亦作「發矇振憒」。

9「提矇覺聵」見於《增評補圖石頭記•序言總評》:「或謂其盛衰循環提矇覺聵,或謂因色悟空回頭是道。」亦作「提矇覺憒」。

10《文選•枚乘•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亦作「發瞽振聾」、「發懵振聾」(開啟愚懵者使悟;振發耳聾者使聽)。。

新增相關留言✍